第二节 职工队伍 1981年牧场职工总数1,794人。其中农业工人895人(包括种植,林业,机务);牧业工人37
人,管理人员223人,文教、卫生、服务人员246人,其他人员343人(工副业,基建)。
牧场职工由以下人员组成,复员转业军人134人,东山移民,支边青年45人,大中专分配
来的85人,城市知识青年15人,有商业厅下放干部9人,1960年盲目流入人员443人,垦区职工
子女自然增长就业1063人。
建场27年来,职工变动很大。曾经并入的敖林公社新兴大队社员,以后退回,省厅下放干
部多数调走,支边青年多数退场,盲目流入人员来去不定,下乡知识青年基本返城,建场的老
职工年老病故,退职退休。现在农场职工主力军是自然增长的职工子女。
牧场接收城市下乡知识青年是从1969年开始的,先后接收上海、哈尔滨、齐齐哈尔的知识
青年541人。
接收城镇下乡知识青年统计表
来场的知识青年,1978开始,有的办接班,有的病退,有的参军、上学。现在在牧场真正
扎根的下乡青年只有15名,占职工总人数的0.08%。
根据农垦部1968年的决定,牧场从1972年开始把牧场职工子女——中小学毕业生已满劳动
年龄的吸收为职工,到1977年末已达到1063人,占职工总数的60%。真正成了牧场事业的接班
人。1980年后,牧场不大批接收职工子女就业,待业青年逐年增多。1984年末,这些待业青年
积极兴办家庭农,林。牧场,成为发展个体经济的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