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编后记

编后记


随着牧场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绿色草原牧场史》终于出版问世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在场党委的直接关怀下,在嫩江管局局志办的具体指导下,经过修志人员含辛茹苦,历时三年
两个月,把绿色草原拓荒建设者们二十八年艰苦奋战的业绩载入了史册,这是“盛世修志”的
胜利。我们希望这部牧场创业史书能起到“鉴古知今、探索规律、启迪后人,继续前进”的作
用。
《绿色草原牧场史》共八编,三十八章,一百二十二节,约三十万字。书中翔实记载了牧
场自然、经济、政治、文教、卫生、人物、史话各个方面的历史资料。在编纂中我们力求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力求以党的十一后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
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力求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在体例运用上,我们力
求做到“以志为主,史志结合”,张纲举目,逻辑严谨,文字简洁。
在撰史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广大干部和职工的热情支持,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书
面资料和口碑资料。“十年动乱”牧场档案室也遭劫难,1958年至1966年的资料遗失殆尽。原
党委书记李泽、副书记邢银奎两位老领导、原行政科副科长王树魁等,通过回忆为我们澄清了
编史当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特别是曾在建场初期当过场行政秘书的赵真明同志,把他保存多年
的文件稿和本人日记交给了我们,使我们“补苴罅漏”获益匪浅。此外离退休老干部邓伯扬、
杜宝山、马荣太,老工人何连鞠、王志、王玉臣多次坐在一起回忆、争论,明确了许多模糊不
清的问题。在此,我们谨向给予《绿色草原牧场史》热情帮助、积极支持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
由衷地感谢。
《绿色草原牧场史》虽然已经问世,但由于修志人员功底薄、知识粗浅、加之编纂水平又
低,错误遗漏在所难免,敬请热心读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