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粮食收购与销售

第三节 粮食收购与销售


一、粮食收购:

粮食收购主要指牧场粮油加工厂收家庭农场的粮食。60年代以生产队为单位,留足本队的
种子、口粮、饲料外,全部交到粮油加工厂。70年代,生产队只留种子和牲畜饲料,余下的粮
食交粮油加工厂,供应全场的口粮。这两个时期牧场没有国家征购任务,1981到1982年不仅保
证了“三留”,还完成了国家征购粮任务。

   收购家庭农场粮食统计表
表4-3 单位:斤
0000065;[/$$p]

  1995年以后,牧场再没有发生粮食收购业务。

  二、粮食销售:

粮食销售主要指粮油加工厂收购家庭农场的原粮,加工成品粮油之后,供应场职工口粮和
完成国家定购粮业务。

  1、口粮供应:

计划经济时期,口粮供应分两部分。一是在职职工和家属,解放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和家
属享受平价粮,其余人员吃议价粮(市场价)。解放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和老工人,每月供应
量全部为细粮、一斤豆油,其余人员细、粗粮各半,豆油0.5 斤。粮食放开之后,牧场不再供
应口粮,全部进入市场。

   粮食销售情况表
表4-4 单位:斤
0000066;[/$$p]

  大米主要靠从查哈阳农场购进。

  2、定购粮:

从1983年开始,到1995年,这期间国家下达给牧场的定购粮指标主要是小麦,由于杜蒙自
治县不是小麦主产区,全县的定购粮任务主要是玉米,而牧场年产小麦不能满足全场的口粮需
要,而就杜蒙自治县粮库而言,牧场交的小麦也难于处理。为此,经杜蒙自治县粮食局与场、
嫩江农场管理局粮食处沟通,取消了牧场的定购粮指标,而由兄弟农场(小麦产区)代为完成。

90年代初,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新品种推广应用,科学种田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单产、
总产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偏低,出现了卖粮难。玉米的市场价比国家定购粮价格偏低,分局
粮食处为了均衡,调整了粮食定购指标,1996年恢复了牧场的国家定购粮任务,全场每年上交
玉米为300 吨,1996年上交到杜蒙自治县一粮库301 吨玉米。同时为了解决职工卖粮难,上交
胡吉吐莫粮库玉米300 吨,作为还贷粮。当年争取到保护价指标,卖到胡吉吐莫粮库玉米1950
吨。

1997年完成定购粮任务300 吨玉米,交杜蒙自治县五粮库。

1998年,由于玉米水分大,粮食部门拒收,上级对定购粮要求不严,牧场的征购粮指标由
县粮库代收。

1999年仅上交87吨,其余指标因水分偏高,玉米品质受旱灾影响欠佳而由县粮库代收。

2000年,由于牧场牧业的发展,牲畜拥有量迅猛增加,自产粮食仅够饲料,粮食定购任务
上级业务部门要求不紧,定购粮没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