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来信来访
第四节 来信来访
随着牧场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一
些新问题、新情况。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新老观念的转换和各种利益的碰撞,各种矛盾逐
渐显露出来。接待群众来访,阅处群众来信是场领导保持同群众联系,认真听取群众意见、要
求和愿望的主要渠道,也是深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多年来牧场信访部门
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牧场的经济发
展、社会的稳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信访机构
自1985年以来,牧场的信访机构逐渐完善和发展,牧场成立了以常务副场长为首的信访工
作领导小组,场行政办公室与信访办公室合署办公,办公室主任兼信访办主任,吕学文、张宝
珠、张智慧先后兼任信访办主任。2000年苏庆明兼信访办主任。牧场各基层单位也都成立了由
单位领导牵头3 ~5 人组成的信访工作小组。全场形成了自下而上的信访网络。为职工群众排
忧解难、化解内部矛盾,预防了越级上访,为社会安定做出了贡献。
二、信访状况
1985年兴办家庭农场以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家庭农场的完善、提高,使国家、集体、
个人矛盾上升,牧场陆续出现了上访案件。1986年个别规模过大的家庭农场,在理顺调整过程
中,场回收了多余的土地和部分农机具,本人对此不理解,不想承担1985年经营亏损的挂账,
上访4 起。1986年以后职工上访逐年增多,主要是因为职工负担过重,下岗再就业和基层干部
态度粗暴,不认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生产队干部违纪等问题。最多是2000年32名下岗职工
联名给宋法棠省长写信上访。为妥善化解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改善和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牧场党委十分重视信访工作,在充分完善场、队两级信访组织的基础上,从1996年开始实行信
访工作目标责任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方案》,确定了小事不出队,
大事不出场的管理目标。经过全场信访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多年来基本没有出现越级上访。
三、案件处理
自1985年以来,牧场按照分局要求,推行了《黑龙江省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的规定》和
《黑龙江省人民群众逐级上访和分级受理办法》,特别是1996年国务院发布信访工作条例后,
实行了文明接待,建立了接待制度,做到来信来访有登记,催办有记载,对初信初访案件建立
了详细的调查记录和处理档案,力争一次性解决,不留尾巴。对老大难和信访老户,因势利导
多方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力争小事不出队,大事不出场。对群众的来信来
访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结案率在95%以上。
1985到2000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90 次,其中到场内上访104 人次,在基层单位解决70人
次,34人次在场信访办给予了满意的处理;到分局上访14人次。2000年32名下岗职工给宋法棠
省长联名写信上访,经分局信访办协助场信访部门,调查核实后通过协调,给予了满意的处理,
并将处理结果上报分局信访办公室。其它一些上访户由于牧场领导重视,信访部门深入实际,
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讲清政策,促膝谈心,让群众充分理解,不仅化解了矛盾,理顺了关
系,同时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做劳动致富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