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技队伍
第二节 科技队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牧场以全面兴办家庭农场为突破口
的经济体制改革,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日趋形成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1985
年3 月牧场党委下发了[1985]2 号文件《关于加强知识分子工作的决定》,决定就提高知识
分子的政治地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努力改善知识分子生活条件及加强对知识分子工作
的领导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特别是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极大地调动了全场
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他们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群众,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技攻关,热
情为家庭农场服务,为牧场的经济建设服务。与此同时,广大知识分子也通过多渠道、多方面
的进行函授、短训等方法进行再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素质。1985年底,全场专业技
术人员达到263 人。
专业技术人员情况表
(1985年)
表7-1
0000111;[/$$p]
随着家庭农场的完善提高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家庭农场种田、养畜积极性空前高
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已被人们所公认。1988年为了适应职称改革工作的需要,保
证职称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牧场下发了黑绿办发[1988]21号文件,成立了以场长吴丰为首
的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同时又调整充实了“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学技术协会”,1990年又
制定了《1990年科技兴农起步方案》和《1990~1995年科技兴农总体方案》。农业科技推广网
络初步形成,1990年许吉万被农业部授予“增产菌推广先进工作者”。牧场的科技人员达到245
人。
牧场科技人员统计表
(1990年)
表7-2
0000112;[/$$p]
1991年4 月,6 名中级职称的知识分子家属正式批转合同工上班。7 月牧场成立经常性专
业技术职务评聘领导小组和评聘委员会,加强了对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领导。1992年嫩江
垦区制发了《关于固定农林第一线科技人员岗位津贴的具体规定》,极大地激发了全场科技人
员的积极性,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为家庭农场服务中去,刻苦攻关,坚持科技推广,为家庭农
场致富提供科技支撑。在1995年,管局第六次科学技术大会上,许吉万、李长军被农垦总局先
后授予“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牧场有8 项成果获嫩江农场管理局科技进步奖。会议印
发了《关于加强科技工作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
规定》,激励全场广大知识分子自觉接受再教育,促进知识更新,此期间,牧场聘请有关专家
来场讲课,又几次派出去学习农、畜等有关专业知识,加强了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再提
高,同时创造条件接收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队伍的专业技术结构大大提高。到1995年,专
业技术人员达到296 人。
专业技术队伍情况表
(1995年)
表7-3 单位:人
0000113;[/$$p]
1997年,赵锡藩、张良清被嫩江农场管理局授予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
2000年,全场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96 人,其中高级工程师6 人,中级91人,初级199 人。
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27人,农业技术人员49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7人,教育系
列82人,经济系列17人,财会系列37人,统计专业18人,档案专业1 人,政工系列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