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教学研究

第六节 教学研究


  牧场教育科设有教学研究室,负责牧场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教研室编制2人。

牧场的教学研究工作,是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部署,结合牧场教育的实际开展的。1986年
以来,牧场教研工作的重点是围绕“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展开的。1990年以后进一步加强了
对教学工作和教研教改的管理,不仅注意能力的培养,而且注重思想教育和非智力因素。1998
年以后,教研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指导思想。

一、规范完善教学常规1989年下半年,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结合牧场教育的具体情
况,教研工作的开展主要围绕建立标准、规范、科学的“教学常规”开展的。教研室制定了
“常规教育”的具体要求。对教学计划、备课、授课、作业、辅导、成绩考核等都提出了明确
要求。具体体现在备课的“四个精心”,授课的“四项要求”,作业的“三个标准”和辅导的
“一条规定”上。从备课抓起,备课要做到精心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目的、重点和
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做到精讲多练,及时巩固;精心设计板书,合理运用教具,做到纲
目清楚,直观形象,并对教案的书写格式做了具体要求,打开教案,首先是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学生记分册,然后是单元教案、课时教案。每单元结束都要进行单元验收,教案中
要有单元测试题及测试分析。建立了教案检查制度。学校领导要在期中、期末检查教案。学年
组长每天检查教案,未经学年组长检查盖章的教案不准进课堂。

上课的“四项要求”是:1 、要求教师在一节课中选择学生精力旺盛、情绪饱满、接受知
识的最佳时期完成新课的讲授。2 、要求教师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每节课至少有20分钟时间
进行课堂练习,练习的内容要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梯度。3 、教师要发扬教学
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民主、信任、和谐的教学气氛,同时要注意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和
感染力。4 、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做到“三清”,即节节清、天天清、
单元清。

作业的三条标准是:1 、教师要精心选择作业内容,通过作业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
固与强化,反馈课堂教学,克服留作业的随意性。2 、作业格式要规范,在布置作业时,教师
要具体指导本次作业的书写格式,学生作业要字迹工整,格式正确,教师批改作业要规范化,
对学生做错的地方不打“×”,只做标记,以利于学生在作业发回后改正,作业评分要写在作
业的下面,不得超过两行格。通过规范作业,培养学生的审美观。3 、严格控制作业量。一年
级不留课外作业,作业课堂完成。二、三年级每天作业量不许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
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 小时。

辅导的一条规定是:不许给学生补课。教学任务必须当堂完成。

自1990年开始,小学引进宝泉岭管局的单元试卷与期末试卷,强化单元测试,并开展全场
小学生作业展评活动。1991~1995年,共举办了3 次较大规模的各年级、各学科的作业展评。
另外在教师中开展集体备课,试讲评议活动。具体做法是大家同备一节课,然后谈各自的备课
设想,最后由执教者集中大家的意见,写出修改后的讲课方案在课堂上试讲,全体教师听后进
行复议,经过这样的“分头备、大家议、一人讲、众人评”的几个步骤,完成一次课堂教学实
验活动。几个学期下来之后,形成了一个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诱导,以训练为主线的课堂
教学结构基本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实施愉快教育实验

1991年小学借鉴上海一师附小、北京一师附小等全国7 所小学近年来成功的教学实践,开
展了愉快教育实验研究。此项实验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改进课堂教法,减轻学
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与实验相适应的教学常规,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改变课堂教学,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二阶段,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第三阶段,发展学生个性,建特色学校。

实验采取试点班先行,点面结合逐步推广的方法,在全校选择二个班做试点。试点班通过
减少作业量,停止补课,增加活动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发动学生献书,建立班级图书
角,开展读书活动,坚持写日记并定期进行交流及刊登墙报,组织学生外出游览等丰富学生的
课余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巩固所学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上,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一统天下,
把说、唱、跳、演等形式引进课堂,把投影、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段引进课堂,激发学生求知欲,
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典型班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在小学全面
推开,愉快教育在小学全面展开。

活动课是愉快教育实验第一阶段的重要内容。活动是连接语言与思维的桥梁,是培养学生
兴趣和特长的必要手段。上好活动课,首先是班主任组织的活动课,以班为单位,全班学生参
加,以组织科技活动、做手工、培养简单的劳动技能,组织野游或参观等。二是由指导教师组
织的各种兴趣的小组活动,如文艺小分队、武术队、小学生数学奥林匹克学校、手工制作、书
法、绘画、电子琴小组等等。三是学校组织大型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学科竞赛、讲演、
诗朗诵会、书画展等,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
了充分发挥。

1995年愉快教育实验第一阶段结束。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提高。1995
年与1990年相比(用宝泉岭局试题),学生的平均分提高12.6分,优秀率增长20个百分点。二
是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作业适量,取代学生补课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三是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嫩江农场管理局精神文明建
设标兵单位。学校文艺小分队连续两年获嫩垦中小学文艺汇演第三名。1993年学校获黑龙江垦
区中小学生征文集体奖,先后有11名学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 名学生在全国小学生数学竞赛
中获奖。学生的近视及一般常见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四是推动了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
高。1991~1995年中2 名教师获管局教学能手称号,17篇论文在总局以上单位获奖。1995年6
月《嫩垦教学研究》以《更新教育观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关于绿色草原牧场小学实施
愉快教育的调查》为题,在管局内进行了报道。愉快教育第一阶段的实验报告《通向素质教育
的桥梁》在省教育学会第15次学术讨论会上交流,并获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十五”期间,愉快教育实验研究被列为垦区重点研究课题。并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课堂
教学上,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变———使学生学会学习。

三、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1998年8 月24日,牧场召开素质教育动员大会,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贯彻落实齐齐哈尔农垦分局关于开展素质教育的指导精神。
牧场教育部门根据上级要求及牧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绿色草原牧场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标志着素质教育在牧场全面展开。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
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内的一场深刻变革。牧场首先在1998年小学停止使用家庭
通知书,启用小学生素质报告单。对学生的学科成绩、兴趣与特长、身体健康情况、行为规范
和思想品德进行全面评价。一改常规写法,实行激励引导,写实评语。1999年为改变课堂教学,
开始引进和创建课堂教学模式,先后引进“数学尝试教学法”,语文“四段八步”教学法,英
语“三位一体”教学法和初中生物“纲练式”教学法等十几个现代教学模式。2000年又引进了
《快速作文》和《快速阅读》等方法,正在运作当中,为推动牧场的素质教育开展开了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