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群众文化生活
第二节 群众文化生活
牧场职工的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起步早,基础较好。早在1964年场工会因势利导,曾组织全
场文艺汇演。1965年牧场党委曾组织由20多人组成的文艺宣传队,背着行李、乐器,经常步行
到各基层生产队,活跃牧场职工的文化生活。1966年组队参加了杜蒙自治县成立十周年的庆典。
尤其是1969年知识青年的分批到场后,牧场的文化生活更加活跃,歌曲《牧民爱读毛主席的书》
及自编节目《红色积肥员》、《我为祖国放骏马》及舞蹈《牧民心向红太阳》等节目,分别在
嫩江农场局和杜蒙自治县文艺会演中获奖,也培养出一批具有表演才华的文艺工作者,中学教
师于福田,成为男高音独唱演员,后选入北大荒文工团;青年学生唐自立舞蹈功力突出,多次
代表农垦参加省知青会演,后为齐齐哈尔群众艺术馆舞蹈队教师。1983年牧场扭亏为盈,取得
了六超历史的好成绩,举办了“草原之声”音乐会。短小精悍的表演唱、小合唱及三句半等节
目,充分表现了牧场在四化建设中的大好形势和所取得成绩。
1985年兴办家庭农场以后,职工文化活动主要以小型分散、自娱自乐为主。每逢节日,各
单位举办一些联欢会、大秧歌等活动。1991年夏,场工会组织全场范围的八步健身操比赛,全
场组织了23个代表队460 人参加,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年龄之长为建场之最。1992年春节,
又举办了全场范围的秧歌大赛,生产队和场直单位都组队参赛,极大地活跃了职工群众的业余
生活。1997年,为庆祝建党76周年,迎接香港回归,由宣传部、工会、共青团联合举办了“庆
七一,迎回归”大型文艺演出庆祝活动,场直单位和生产队21个单位,共演出39个文艺节目。
这是继1983年“草原之声”音乐会之后,首次全场范围的大型庆祝活动。1998年为庆祝建场40
周年,举办了场庆活动,期间还举办了首届黑板报展评活动,全场有11个单位,14块黑板报或
图板参展,其内容主要以讴歌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20周年,建场4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
主,充分展现了新时期草原人的风采。
1999年为庆祝建国50周年,迎接澳门回归,由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部、工会、共青团、
教委配合,举办了文艺汇演,国史知识竞赛,歌手大赛和美术、书法、摄影展等一系列庆祝活
动。9 月26日,以分局宣传部长傅强为团长的参加总局“夏收杯”文艺汇演的分局艺术团来场
演出,场面宏大,盛况空前,深受全场人民的欢迎。
10月5 ~7 日,分局“庆国庆,迎回归,建筑杯美术书法摄影巡回展”在场举办。由于场
领导重视,全场广大干部职工热情参与,在分局评比中,牧场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和组织奖。其
中参加总局书法大赛,学校教师宋佩志作品获银奖,获分局建筑杯书法大赛一等奖;林顺清获
书法三等奖;王玉辉的《我爱你,祖国》获分局“巨浪杯”征文比赛二等奖;王长江获三等奖;
孟庆君的摄影作品《王局长与灾民》获分局“建筑杯”摄影比赛三等奖;刘继坤、李蕾分别获
分局“草原杯”歌手大赛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