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医疗技术水平

第三节 医疗技术水平


  一、医疗设备:

80年代牧场医院就已完善了基础设备和常规设备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牧场经济的发
展,又陆续添置了“黑白B超”、X光机、救护车、高压灭菌器及十二孔无影灯等设备。随着
时间的推移,这些设备从长远的发展观点看,只能维持现状,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
也制约了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

二、医疗技术水平

1985到2000年,医院的诊断符合率96.3%,治愈率95.5%,床位使用率76%,患者平均住
院天数4 天。

内科:对季节性常见多发病诊断,治疗、治愈率均在95%以上,对有机磷中毒、脑血管意
外救治成功率达到98%。治疗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等疾病已不再是难题,深受场内外患者的信
赖。

外科:自1985年开展外科手术治疗以来,进行阑尾切除手术200 余例,无一伤口感染,近、
远期效果良好。治愈骨折200 例,运用固定术,愈合功能恢复均较理想。1991年9 月,2 例打
草机割伤足背部和小腿部,粉碎性骨折,肌健断裂5 根患者,经外科固定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1992年1 名14岁小孩被驴咬伤头部,头皮撕脱12×12厘米,撕脱头皮在草甸子上2 个多小时经
过清创再植获得成功。此病例论文获国家一等奖。外科治疗“孢子丝菌病”解决了本地独患这
一疾病的难题,获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妇科:曾一期做输卵管结扎手术60例,术后近远期效果良好。爱婴医院启动以来,母乳喂
养率达到97%以上。

三、医务队伍

按医院分级管理的要求,卫生技术人员要占区域人口的1 %。牧场的医务人员2000年现状
是:卫生科(医院)长1 人,副院长1 人,计划生育办主任1 人;妇幼保健站1 人;防疫站3
人;内科医生4 人,其中主治医师3 人,医师1 人;外科大夫4 名,其中主治医师3 名,医师
1 名;妇科4 名大夫,其中主治医师2 名,医师1 名,医士1 名;儿科医师1 名;五官科医师
1 名;中医科1 名主治医师;药剂科2 名主管药剂师;X线科1 名主治医师,1 名医师;检验
科1 名检验师;心电、B超医士1 名;护理科10人,其中主管护士师8 名,护士师2 名;基层
生产队卫生员12人。

在全体医务人员中,4 人为大中专毕业的统招生,其他人均为在职进修、离职学习和场内
自培等渠道取得学历。多年来为了推动牧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他们先
后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苏州医学院、吉林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
江省中医学院、牡丹江医学院、大庆职业卫校、农垦卫校和省职业中专等学校进修或培训,使
各门类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历年医院就医人数统计表
(1985~2000年)
表7-15
000014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