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植物保护

第三节 植物保护



自90年代以来,主栽作物病、虫、草发生种类与防治方法是:
一、小麦
1、小麦根腐病。此病属常发性、多循环病害,发病率较高,土壤带菌和种子带菌是苗期
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叶、茎、穗上病菌靠气流传播,可进行多次侵染。防治方法,一是精
选无病种子,二是种子药剂处理。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25%粉锈宁
可湿性粉剂加增产菌浓缩液拌种。
2、小麦赤霉病。该病对小麦危害性很大,不但造成小麦减产,对粮食品质和使用价值—
影响也很大。病原菌在病株残体和种子上越冬,翌年于小麦扬花期侵染穗部,在籽粒灌浆到
成熟期穗部显现症状。一般小麦抽穗扬花期多雨、高湿发病重。防治上主要是控制穗部初侵
染,减少病粒率的增加。具体做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麦收后及时耕翻,三是小麦抽
穗开花期应用施保克或多菌灵加磷酸二氢钾、增产菌浓缩液、米醋混合喷雾。
3、粘虫、麦蚜。粘虫属间歇性害虫,有突发性特点,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吃光,亦可将抽
出的麦穗吃光;麦蚜是麦田常发性害虫,主要以成、幼虫吸食叶片、茎秆和嫩穗汁液,影响
小麦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导致生长停滞,最后枯黄。防治指标为:粘虫1~2龄幼虫每平方
米10只以上、3~4龄幼虫每平方米30只以上,田间卵块平均每平方米有卵块0.5块,即达防治
指标;麦蚜每株10只以上就应防治。
4、麦田除草。在麦田重点防治阔叶杂草和野燕麦。防治野燕麦用燕麦畏,春施秋施均可;
苗后用骡马、野燕枯、禾草灵。麦田防治阔叶杂草由于长期使用2.4一滴丁酯,一些抗性杂草
如鼬瓣花、刺儿菜、猪毛莱、卷茎蓼、鸭跖草、小蓟、酸模属等危害日趋严重,目前逐渐采用
磺酰脲类除草剂如宝收(阔叶散)、巨星(阔叶净)、百草敌等与之混用或取而代之。
二、大豆
1、大豆苗期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胞囊线虫、潜根蝇,其次是蓟马、跳甲。防治重点
是保主根、保幼苗,目前防治方法最好的是种衣剂与增产菌混合拌种。
2、草地螟。属间歇性害虫,食性杂,除危害大豆外,还可危害甜菜、向日葵、苜蓿等作
物,食物缺乏时可取食禾谷类作物和杂草。低龄幼虫取食叶肉,留下叶脉,3龄以后可啮尽叶
片,大发生时可造成大片死亡。草地螟成虫产卵选择性很强,喜欢产在灰菜、苋、刺儿菜等
植物近地面的茎叶上。防治指标是大豆每百株有幼虫30~50只,旬平均气温20℃左右,成虫
高峰期后10天,即大部分幼虫进入3龄期应进行药剂防治。
3、大豆食心虫。一般8月下旬为大豆食心虫幼虫人荚盛期,幼虫在荚内危害20~30天后
老熟。幼虫危害豆荚严重影响大豆品质,降低等级。防治指标是在成虫发生盛期,连
续3天累计百米(双行)蛾量达100只或一次调查平均百荚卵量达20粒,有可能造成
10%以上的虫食率,应进行防治。
4、大豆蚜。大豆蚜是大豆田常发性害虫,有趋嫩习性。大豆蚜密在大豆植株顶部和分
枝的幼嫩茎叶上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卷缩,生长迟缓,影响大豆产量和质量。4月下旬到5月中
旬及6月下旬到7月上旬雨水充足利于大豆蚜发生。大豆蚜每株有虫l0只以上应该防治。
5、豆田除草剂选择。大豆田苗前安全性好的除草剂有速收、广灭灵、都尔、普乐宝、宝
收(阔叶散)、普施特、卫农、禾耐斯等,对大豆幼苗有抑制作用的有2.4一滴丁酯、50%乙草
胺、氟乐灵;苗后防治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如拿捕净、威霸、精禾草克、精稳杀得、高效盖
草能等对大豆安全;苗后防治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如杂草焚、克阔乐、虎威、克莠灵等在不良
环境条件下均会使大豆受到不同程度药害;长残效除草剂如普施特、豆磺隆、阔草清等只能
在小麦、大豆、玉米轮作区内使用,下茬对其比较敏感的作物有甜菜、油菜、马铃薯、高粱、
水稻、蔬菜等。
三、水稻
1、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其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均有发生。根据其发生
时期和受害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茎瘟、枝梗瘟、谷粒瘟等,以穗茎瘟、枝梗瘟
对产量影响最大。稻瘟病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个别严重地块可减产40~50%,甚至
绝产。水稻在分蘖期和抽穗期遇持续低温、多雨、寡照天气,容易引起叶瘟和茎瘟,在适宜
温度范围内多雨潮湿病害容易流行;偏施氮肥引起生长过旺、土壤干旱缺水或长期深灌、冷
水灌田或日照不足,植株抗病力下降,都容易使水稻发生此病。防治办法主要是选育抗病品
种,淘汰感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秧田重在培育壮苗,苗床使用安全性好的除草剂,淘汰
丁草胺、丁西、丁扑、丁苄等安全性差的除草剂。生育期间搞好平衡施肥,纠正重施氮肥、
轻视磷钾肥的倾向;药剂防治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前施药,采取综合措施,在分蘖期、拔节
期结合叶面喷肥、健身防病措施同步进行。
2、水稻立枯病。水稻立枯病是寒地水稻旱育秧及大棚盘育秧苗病害的总称,发病严重时
会引起秧苗成片枯死,甚至毁苗。发病因素:育苗期间遇持续低温、阴雨、光照不足天气,
水稻出苗晚,生长慢,病害加重;种子质量差,水稻发芽力及生活力降低,抗病力差;床土
粘重、偏碱,播种过早过密,覆土过厚影响种子发芽,秧田施氮肥过多,水分及通风管理差,
均利于立枯病发生。
3、水稻负尼虫。水稻负尼虫是水稻苗期主要害虫,以成虫及幼虫沿叶脉取食叶肉,幼虫
为害较重,受害的稻叶上残留一条白斑,严重的造成叶片枯黄而死,受害植株常贪青晚熟,
严重影响稻苗生长。稻田附近及田间杂草多,有利于负尼虫发生。防治指标:当田间有3%
左右稻苗上有卵时,是防治成虫最佳时机;当卵孵化70~80%,幼虫处在低龄期,如黄米粒
大小,植株叶尖受害发白,应立即进行药剂防治。
4、稻田除草剂选择。齐垦区无霜期短,水稻生长发育阶段主要灾害是受延迟性低温和
早霜影响,因此除草剂选择首先应考虑安全性。旱育秧田苗床推广禾大壮、新马歇特、杀草
丹等安全性好的除草剂,淘汰快杀稗、丁草胺及其混剂;移栽田防治稗草安全性好的是禾大
壮、快杀稗,防治阔叶杂草安全性好的有草克星、金秋、威农、莎多伏、太阳星、农得时、
排草丹(灭草松)等。2甲4氯是激素型除草剂,喷雾施药对水稻均有不同程度药害,应淘汰。
四、玉米
1、玉米螟。属玉米田常见害虫。5~6月雨水充足,空气相对湿度高,气候温和,利于玉
米螟发生;连作地幼虫越冬基数大,植株被害率高。
2、玉米苗期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防治上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
措施。用种衣剂加增产菌混合拌种防效较好。
3、玉米除草剂选择。玉米化学除草应以苗前土壤处理为主,苗后茎叶处理为辅。可使用
的除草剂有都尔、普乐宝、玉农乐、宝收(阔叶散)、赛克(甲草嗪)、百草敌、施田补、2.4
一滴丁酯、阿特拉津、安威、赛类斯(百得斯)、宝成等。阿特拉津(莠去津)每公顷用量超过
有效成分2000克,第二年不能种水稻、大豆、小麦、甜菜、蔬菜等作物。
五、甜菜
甜菜田主要防治对象是甜菜褐斑病、甜菜根腐病及甜菜跳甲、甘蓝夜蛾。防治野燕麦用
燕麦畏播前土壤处理;防治禾本科杂草苗后用拿捕净、精稳杀得、高效盖草能、威霸、精禾
草克。
六、油菜
油菜田重点防治菌核病和小菜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