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技术队伍新
第四节 技术队伍新
经济体制改革前垦区的农机技术队伍健全,包括管理人员3 268人,农业机械实行承包、
租赁、转让后,由于放松了管理,曾有两年受到削弱,自1989年开始逐渐加强了技术队伍建
设,到1999年底全局农机技术人员总数达到4 300人,比改革前1985年增加1 032人,增加
24%。其中管理人员190人,驾驶员2 440人,学员1 500人。并且,文化素质也有很大提高,
具有大中专学历的177人,高中毕业的1 290人,初中毕业的2 833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1人,
工程师75人,获得初级职称的85人。
一、机务人员管理。农业机械产权虽已转让给职工个人所有。但需经过考核考试合格后
进行定岗定编。改革初期,有些驾驶员将副驾驶员和助手都辞退了,用自己的子女或亲友,
造成农机作业质量下降。1990年开始,机车副驾驶员、助手、学员均由农机管理部门配合生
产队按照机车种类编配车组,定编定岗,建立档案,严格管理。增加或变动农机人员,由生
产队申报,由农场(分场)审批。如果机车组随便减少编制,不但受到批评,还要降低作业收
费标准。由于采取上述措施,10多年来技术队伍保持了相对稳定,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
二、技术培训。一是全员培训,每年利用冬闲分级对农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农垦分局
负责培训农场主管机务副场长、农机科长、分场主管机务副场长和部分生产队主管机务副队
长;各农场负责培训生产队主管机务的副队长、技术员、驾驶员(车长);分场或生产队负责
培训其他农机人员。学习内容主要是农机管理两个《条例》、农机管理标准化、农机作业标
准化、节本增效新技术应用、新机型的操作,保养、维修、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培训结束
时均进行严格考试,将成绩存人个人档案。二是岗前培训。每个农机作业季节都要进行岗前
培训,主要针对上年的经验、教训和新的情况,讲标准,讲操作,“树样板”,提要求。农
机管理部门在作业前还要进行抽查考试,不合格要补课,使每个人都做到“四懂、四会”。
三是专项培训。进入90年代,农业机械知识更新加快,农机机型更新也加快了。为适应这两
快,农垦分局、农场都针对实际举办专项培训班。如大马力机械液压技术培训班、电气系统
故障与排除培训班、油料净化班计算机操作、微机管理以及基础理论讲座等。四是送农机管
理干部到高等院校进修深造。自1994年以来全垦区有80多名在岗管理干部、技术人员进修取
得了高等学历。1997年以来又有计划地组织管理人员分期分批赴上海、无锡、北京等地参加
农垦总局、国家部委举办的农机管理干部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