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防疫灭病

第三节 防疫灭病



1989年按照省里的统一布置,进行疫病普查工作,并建立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扼
制了疫病的发生。
对牛的结核病,布氏杆菌防治。除绿色草原牧场以检免疫结合外,其它各场均采取春秋
两季以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为主进行检疫。为了加强对奶牛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防治。
1986年要求各农牧场对奶牛进行奶牛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的两种疫病进行保偿,克山农场一
次性淘杀两疫阳性牛72头,财务补贴27万元,其他场也先后将阳性牛淘杀,全局共淘杀阳性
牛373头,原4个疫点全部解除。1987年克山农场牛的两疫检疫率均为零。进入90年代,奶牛
的两疫保偿均发展为奶牛保险,由管局风险办具体负责;截止到1998年末,奶牛结核病阳性
检出率仅为0.05%,布氏杆菌病的阳性检出率仅为0.01%,全局饲养的两疫阳性牛为零。从
而保障了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对生猪的防疫工作除正常的预防注射外,重点是放在生猪口蹄疫的防治工作上,各级成
立“防五”指挥部,建立健全“防五”机构,责任到人,同时采取对生猪口蹄疫病的监控工
作,尤其在春秋两季的多发季节,严格控制外源的生猪及其产品的流入,同时对所有内源的
生猪及其产品进行普查和清圈清毒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羊的防疫工作除正常的预防注射驱虫外,主要是针对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工作,
检出的阳性羊及时淘杀。
畜禽年度年末存栏
表2—5 单位:头、只
0000037;[/$$p]
续表2—5
000003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