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加工业

第三节 加工业



垦区的加工业,是以丰富的农副产品为原料,由为垦区内部生活服务,逐渐发展成商品
生产企业,为繁荣市场,活跃经济做出贡献。
一、粮油加工
1948年国营农场开荒播种以来,土地面积逐年扩大,职工不断增加,为满足农场内部粮
油供应建立了粮油加工厂,并随着农场的发展壮大,加工业规模也逐渐扩大,现有粮油加工
企业8家,浸油企业1家。主要产品有等级面粉、标准大米、豆油、豆粕、挂面、白酒、酱油、
食醋、淀粉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各农场的加工业,由为内部服务转为为市场提供优质
商品。由过去的普通米、标准面粉,发展为精制大米、免洗大米、特一、特二面粉、富硒面
粉、富硒大米、精制挂面、二级大豆油等十多个品种。这些产品,不但销往北京、上海各大
中城市,而且出口俄罗斯、日本、保加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查哈阳”牌大米、“嫩雪”牌
面粉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十分畅销。
1986~1999年齐垦区累计生产大米135 035吨、面粉146 282吨、豆油12 582吨、豆粕
34 702吨,饲料64 549吨。
近些年来,一些小型国营粮油加工企业因经营不利,陆续停产转让给个体经营,只有查
哈阳农场米业有限公司仍是国有。随之而起的是个体和私营加工企业的兴起,仅查哈阳农场
个体大米加工企业就有50余家。
二、乳品加工
齐垦区乳品加工业起步较早,1960年10月查哈阳农场金星分场用平锅加工乳粉、炼乳,
并购制一台奶油分离器加工奶油。1964年查哈阳农场自筹资金10万元,建立一座日处理5吨
鲜奶的机械化奶粉厂。采用离心喷雾、生产“雪花”牌全脂速溶奶粉。当时,中国尚无速溶
奶粉,是东北农学院骆承祥教授在该厂试制成功。1966年10月在天津全国食品工作会议上,
介绍了研制经验。1980年查哈阳农场淘汰了小乳粉厂,又建一座日处理鲜奶40吨的机械化乳
粉厂。
到1986年垦区已有6家乳粉厂。日加工能力为:查哈阳农场乳粉厂40吨,巨浪牧场乳粉
厂10吨,克山农场乳粉厂5吨,绿色草原牧场乳粉厂5吨,富裕牧场乳粉厂20吨,长吉岗农场
乳品厂主要生产干酪,垦区日加工鲜奶能力80吨。
1985年齐垦区调整产业结构,奶牛业发展很快,到1988年奶牛存栏达到15 000多头,当
时奶粉市场也看好。1987—1989年克山农场、绿色草原牧场、巨浪牧场对奶粉厂进行改造扩
建,日处理鲜奶均提高到20吨。
1988年4月,泰来农场建一座日处理鲜奶20吨的乳粉厂,1990年11月投入生产。
1994年,克山、绿色、巨浪、富裕四场乳品厂又进行技术改造,日处理鲜奶均提高到40
吨。
1995年齐垦区7家乳品厂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了240吨,生产的品种也由单一的全脂加糖
奶粉发展为全脂淡奶粉、全脂强化奶粉、配方奶粉、婴儿奶粉、豆奶粉、干酪、麦乳精、奶
油、奶块、麦丽素、冰点等5大系列20多个品种。产品质量不仅符合国家标准并且达到了同
行业先进水平。查哈阳乳品厂生产的“雪花”牌全脂强化奶粉,198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
产品,1990年被评为农业部优质产品。富裕牧场生产的“天一”牌全脂加糖奶粉,绿色草原
牧场乳品厂生产的“绿色”牌全脂加糖奶粉和巨浪牧场乳品厂生产的“浪花”牌全脂加糖奶
粉1991年被评为农业部优质产品。长吉岗农场乳品厂生产的“红梅”牌圆型硬质干酪于1985
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1989年又通过复评认定。国家开展绿色食品认定后,查哈阳乳
品厂“雪花”牌奶粉、克山乳晶厂“雪峰”牌奶粉、富裕乳品厂“天一”牌奶粉、绿色草原
乳品厂“绿色”牌奶粉、巨浪乳品厂“浪花”牌奶粉,均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
“绿色食品”。
1990年省农场总局建立完达山乳业联合体。富裕牧场乳品厂、绿色草原乳品厂加入该联
合体,生产国家级优质奶粉。查哈阳农场乳品厂同泰来农场乳品厂联合生产农业部级优质奶
粉。
1994年各乳业联合体解体。1997年1月齐垦区成立黑龙江农垦雪花乳业集团公司。董林
生任名誉董事长、肖永久任董事长、查哈阳乳品厂厂长孙英凯任总经理。对7家乳品厂进行
统一管理。
1998年齐垦区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奶牛存栏大幅度减少,奶源不足。乳业集
团撤销。同年秋,巨浪牧场乳品厂转卖给个体经营,富裕牧场乳品厂、长吉岗乳品厂由个人
租赁经营。其他四家乳品厂实行股份合作制。
日加工能力40吨的查哈阳雪花乳业(集团)公司。


1986~2000年齐垦区累计生产乳制品65 715吨。15年中12年盈利,3年亏损,盈亏相抵,
累计利润1 896.2万元。年利润超百万元的乳品厂有三家,其中绿色草原乳品厂自1991~
1996年连续6年盈利超百万元。
三、制糖业
1984年经农业部批准立项,建设查哈阳糖厂。1985年筹建,1986年停建,1987年复建,
1990年建成试产,1991年正式投产。糖厂设计生产能力为日处理甜菜700吨,年产机制糖
15 000吨、酒精1 100吨、颗粒粕9 000吨。
1991年收购甜菜83 578吨,生产白糖14 381吨、酒精1 165吨,实现利润205万元。
1992年收购甜菜88 076吨,生产白糖9 884吨、酒精1 001吨,颗粒粕3 102吨,经营亏
损350万元。该年向俄罗斯出口白糖1 340吨,向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出口甜菜干粕
3 145吨,创汇66.6万美元。
1993年因甜菜种植面积减少,只收购甜菜29 559吨,生产白糖6 147吨,酒精548吨,颗
粒粕3 148吨,因达产率不到30%,经营亏损1 579万元。
1994年2月为解决制糖原料不足,提高达产率,管局组建糖业集团公司,将种植甜菜的
查哈阳、克山、富裕3个农场与糖厂联合起来。公司董事长由管局局长董林生兼任,总经理
由主管工业的副局长吕振祥兼任。该年收购甜菜100 244吨,是收购甜菜最多的一年,但是,
该年秋雨过大,甜菜含糖量太低,生产白糖6 023吨,酒精565吨,颗粒粕3 092吨,又加上
当年糖价下跌,经营亏损1 911万元。三年累计亏损3 858万元,使糖厂陷入困境。截止到
1995年1月糖厂全部资产为9 387.2万元,负债14 514.6万元,负债率154.6%,被迫依法破
产。
1995年8月为盘活糖厂资产,查哈阳农场与糖厂职工以股份合作制形式,组建了糖业总
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1 100万元,农场占56%、职工占44%,依法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
股东大会。该年收购甜菜130 088吨,生产白糖7 262吨,酒精421吨,颗粒粕3 089吨,经营
平衡。
1996年收购甜菜120 038吨,生产白糖17 674吨、酒精1 282吨、颗粒粕6 568吨,实现
利润158万元。
1997年收购甜菜93 466吨,生产白糖14 973吨、酒精1 199吨、颗粒粕6 540吨,经营利
润1万元。同年7月,该厂生产的“傲霜”牌绵白糖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绿色食品。
1998年查哈阳糖业总公司易名为查哈阳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当年收购甜菜38 000吨,生
产白糖3 084吨、酒精251吨、颗粒粕1 356吨,经营亏损1 045万元。1999年停产。
四、肉类加工
1985年绿色草原牧场建一座肉类加工厂,装备一条肉鸡分割生产线,一条八分体牛肉生
产线和贮藏100吨的冷库。生产能力为年加工100万只鸡,1 250头牛。1987年建成投产,截
止到1995年共生产分割鸡134.3吨,171吨分割牛肉。
1996年因原料不足、销售不畅而停产。
五、造纸业
齐垦区造纸厂有3家。建厂最早的是依安农场造纸厂,建于1960年,开始生产包装纸。
1985年改单缸为双缸,生产卫生纸,年产卫生纸1 200吨左右。1996年因经营不利,以184
万元将厂房卖给吉林省公主岭市粮食局,改造为浸油厂。
1965年查哈阳农场建一座造纸厂,主要设备是一台1 575米双缸圆网抄纸机。1983年又
建一个二车间,安装双缸长网抄纸机,以麦秸为主要原料,生产邮封纸和有光纸。年产机制
纸1 000~1 500吨。1988年该厂生产的“银山”牌22克邮封纸被认定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
1989年“银山”牌35克有光纸也被认定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
1994年该纸厂因连续亏损,资不抵债,被迫依法破产。破产时资产总额981万元,负债
额1 620万元,负债率165%。
1995年查哈阳农场将纸厂租赁给原纸厂副厂长杨贵,杨贵经营三年收入颇丰。1998年因
遭洪水灾害,原料奇缺,停产。
富裕牧场造纸厂建于1989年,采用1092米圆网纸机,生产包装纸和瓦楞纸。因效益不好,
1990年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