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行政管理 农垦交通工作的宗旨是为农场经济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十多年来,交通局认真贯彻
执行《黑龙江省运输管理条例》,培育发展公路运输市场,积极进行客运、货运、运输保障
3个网络体系建设,加强了交通行业管理,使垦区公路市场呈现出统一、开放、有序、竞争
的繁荣景象。7个农牧场现有长途营运客车63台,场内出租车200多台,营运载货汽车697台,
比1985年增加一倍多。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农场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一、客运管理
1986年齐垦区营运客车19台,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客流量不断增加,客运工作很不适
应。1992年进行了站、车分设,国营车辆实行单车转让,鼓励个体购车上线,个体营运客车
增加很快。1994年实行线路招标,客运线路有偿使用,引入竞争机制,使用干线、热线经营户
收取一定的线路招标费,对于使用边远分场、生产队和地方乡村线路的经营户减收费或免收
费,解决了热线大家抢、冷线不愿跑的矛盾,拓宽了农村的客运市场。1995年又进行了车辆
结构调整,即:干线、热线向高档车发展,开新线增好车,不合格车辆(应报废的车辆)更新
上档次。购买高档车的经营户优先批线。由于实行的措施对头,营运客车逐年增加,到2000
年各农场已有营运客车63台,其中依维柯4台,中亚星4台,大亚星4台、胜利、牡丹40台,
龙江大客11台(1986年营运客车都是单一的龙江大客车)。并开通了30条营运线路,总营运里
程5 839公里,日发班次136个,镇通车率100%,村屯通车率60%,年运送旅客70余万人次,
完成客运周转量7 800余万人公里。各农场都有发往齐齐哈尔市的客车,查哈阳农场、克山
农场有发往哈尔滨市的班次。已形成了农场与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大庆市,农场与周边
县市以及农场之间的四通八达的客运网络。
1995年后,加强了客运基础建设,交通部门积极积累资金并争取了上级交通部门的补贴,
先后在6个农牧场建立了两个客运站,4个代办站,候车室总面积1 700多平方米。达到了“车
进站、人归点”的要求,为旅客提供方便、舒适的候车环境。其中:克山农场客运站建筑面
积780.17平方米,配有7名站务人员,实行微机售票,日发班次12次,年发送旅客16万人次,
该站1996年被省交通厅授予文明标兵单位和“三优、三化”达标单位,是管局交通系统文明
示范窗口。查哈阳农场客运站建筑面积647平方米,配有站务人员11人,实行微机售票,每
日发车班次22次,年发送旅客25万人次,该站1996年被省交通厅授予文明单位。
对农牧场的出租车也进行了统一管理。自1989年开始对出租车采取减征客运附加费及简
化办证手续等措施,使出租车市场迅速繁荣起来。到2000年齐垦区出租车已发展到200多台,
其中:轿车20台、吉普50多台,其他为黑豹、松花江、聚宝等微型车和港田三轮摩托车等。
随着客运市场的发展,个体营运户的大量增加,不文明、不规范的经营行为时有发生。
在培育客运市场的同时,对客运市场进行了规范管理,针对实际状况采取了四项措施:
——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客运发展规划,严格公路旅客运输资质审批,
建立健全客运档案,严把市场准入关,调整运力与总需求的平衡。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实行从业人员先培训后持证上岗制度;组织
从业人员学习国家有关道路运输政策、法规,提高车主法制观念;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
服务意识。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明在长途客运”、“文明在出租车”等活动;树立克
山农场客运站为文明示范窗口,以此为切人点,带动全局文明客运建设;每年在春运期间,
开展旅客运输行业“确保安全、规范经营、优质服务”百日评比活动,从而改善车辆、站、
场服务设施,打击非法经营,实行规范管理,文明服务,促进了运输质量提高,建立了良好
的交通秩序。
——加强稽查监督。通过依法对运输市场经营行为的监督,杜绝违章经营、无证经营及
欺行霸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合法权益。经过约两年的强化管理,使客运市场出
现了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良好局面。
表3—4 客运线路、车辆情况表
二、货运管理
1986年后,经营不利的国营运输企业将汽车承包和转让给个人经营,当时全局营运载货
汽车300多台。随着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农业连年丰收,运输市场逐渐繁荣起来,为适
应市场需要交通部门采取了“先扶持,后规范”鼓励个体营运等措施,到1988年个体营运车
辆增加到445台,到2000年又增加到597台,而且运输车辆结构也向新型车、大吨位、专业车
方向发展。
为加强货运市场管理,制定了《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并制定了货运行业“七五”
期间的发展规划。
1989年按照《交通部关于整顿治理道路、水路运输市场的决定》的要求,交通、工商、
物价、保险等部门联合整顿货运市场秩序,进行经营资格审查,完善证照制度,并采取核发
定编证的办法,针对市场的需求有计划发展运力、促进旧车更新。农场成立货运站,加强货
源管理,发挥中介作用,50吨以上的货物由货运站调配车辆发运,并结算运费,既方便货主,
又防止不正当竞争,稳定了运价。
查哈阳农场货运站当年组货20万吨,组织车辆26 000台次,回程配载7 600吨,结算运
费130万元,节约油料10余吨。
1994年克山农场国营运输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失利,将车辆拍卖给个体经营,公司变为货
运中心,为货主和营运户牵线搭桥,当年组织货源7 530吨,结算运费32.7万元,盈利1.6万
元。
1997年,有条件的农场成立了运输协会,将分散经营的个体营运户联合起来,统一组货、
配车。如查哈阳农场运输协会吸纳会员车150台,年完成货运量占全场50%以上。
1998年贯彻落实《黑龙江省运输管理条例》,进一步促进个体营运联合经营和挂靠经营
(个体营运户挂靠在企业上),到2000年全局营运车辆80%实现了挂靠经营。
表3—5 2000年营运载货汽车基本情况表
三、汽修业及技术管理
经济体制改革前,各农场没有汽车修理业,简单的修理由农机修配厂负责,复杂些的到
齐齐哈尔市修理。改革后全局先后出现25家汽修业户,其中:一级2家,三级23家。1997年
按照农总交发(1997)59号文件要求,交通、工商等有关部门对25家汽修业户进行整顿,并开
展了文明经营,优质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汽修业户的文明经营程度和维修质量。
1997年前,车辆等级和车辆技术状况检验需请总局科学院机动车检测局进行检测。1998
年经省运输局批准,齐垦区成立了机动车检测站,购置了交通部认可的济南无线电六厂生产
的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车。检测站成立后,对全局营运汽车二级维护质量及车辆技术状况进
行全面检测,至2000年底平均年检车908台次,检测率90%,合格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