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第四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与登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允许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1981年,国务院又
提出“积极引导重点发展待业青年走自谋职业道路”。按照农场总局的具体部署,重点发展
手工业、服务业和修理业。为把好审批关,驻各农场工商分局成立了个体工商户发展审批领
导小组,由分局工商局统一发照。到年末,登记注册296户,从业人员347人,其中待业青年
98人。
1982年国家将发展个体经济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据此
精神要求,制定了对个体工商户放宽经营对象、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经营形式、发照范围、
业户名称,简化开业审批程序等宽松政策。各驻场工商机构根据境内实际情况和工商局的规
定,深入分场和生产队,重点发展加工业、手工业、修理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
业,在总场、分场所在地发展“一条龙”综合服务项目,为职工群众吃、穿、修、补、配等
生产生活服务。同时采取鼓励引导开厂办店,发展第三产业,放手发展坐商,开辟新摊区,
不限制行业等措施,以发展私营经济。到1984年末,个体业户发展到415户,从业人员476人,
其中待业青年173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1%。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为迅速发展个体经济这个新的经
济增长点,工商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采取指标到位,落实到人,优化局部环境,简化办
照手续,放宽经营范围等措施,以超常规速度发展个体经济。到1994年末,个体经营户已发
展到1 550户,从业人员达到2 096人,资金达到1 068万元,营业额达到2 808万元。1998年,
继续坚持“发展、引导、提高”的方针,力求个体、私营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粗
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组织计划发展向市场经济引导发展转变,使个体、私营经济的发
展真正成为垦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1998年,齐垦区又实施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
引导教育广大下岗职工、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走自强自立之路。并为其创造条件,拓宽
市场增加业户容量,减免收费,增强服务意识,办真事、办实事、办好事。截止到1998年末,
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3 070户,资金5 017元,营业额6 000万元,从业人员3 558人,私营企
业发展到20户,资金1 756万元,营业额2 000万元,从业人员306人。
个体工商户发展及经营情况统计表
表4—7


二、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
1、年检。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管理,除平时边发展边注册登记外,每年都要有计划有
组织地进行一次年检。年检的主要内容:验营业执照,对照户口,检查各种证明,审查企业
名称,审查执照有无涂改,执照有无转借、出卖,从业人员有无冒名顶替,是否按核准项目
经营,是否挂证经营,是否长期持证开业,是否正常纳税等。1986年,为了稳定发展个体工
商户,要求在登记发照时必须具备有场地、有房产、有设备、有资金、有卫生许可证、从业
人员健康合格证。各驻场工商所个体劳协,在工作中认真宣传各项管理法规,积极组织广大
业户学习《条例》、《消法》,提高他们遵纪守法、讲求信誉、文明礼貌、爱岗敬业的自觉
性。经常对个体工商户检查指导,每季定期检查一次,对经营好的给予表扬,违章的给予批
评教育,对于不够经营条件的,不准开业。同时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的业务培训,自1985至
1995年共举办业务培训班8期,受训人员900人次,提高了个体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
量。
2、开展优质服务竞赛。1984年,在个体工商户中开展“遵纪守法好,服务态度好,卫
生保洁好,团结互助好,交纳税费好”为内容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劫,年末,全局评选出“五
好”个体工商户28户。1985年又开展了争创“文明个体工商户”活动,年末评出“文明个体
工商户”36户。1988年,各场成立了“个体劳动者协会”,又开展了“争做双文明能手”竞
赛,年末评出“五好文明先进劳动者”19名,其中分局级14名,总局级2名。1990年开展了
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活动。评出“文明经营户”57户,“物价信得过
个体户”15户。1992年,为落实分级管理制度,采取按不同行业和经营方式、经营规模、经
营范围等不同特点,分别开展“创文明十好”活动。年末评出甲级户95户,占12%,乙级户
80户,占9%。1995年评出先进个体劳动者40人,其中分局级26人,总局级2人。1998年评出
先进个体劳动者120人,其中分局级10人,总局级5人,先进个体劳协分会1个。
3、开展致富不忘报国活动。在开展文明经商,优质服务活动的同时,组织个体工商户
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引导他们致富不忘报国,1984年到1998年,全局个体工商户共认购国库
券600万元,爱国储蓄公债1 300万元,抗洪抢险扶贫捐款12万元(包括实物),支援副食品基
地建设储蓄120万元,希望工程捐款7万元,亚运会捐款3万元,见义勇为捐款8万元,购纪念
奖券2万元,为敬老院五保户捐款4万元,为贫困学生捐款1万元,合计2 057万元。组织各种
义务活动200次,参加人数达1 ooo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