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干部制度

第三节 干部制度


  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增加用人制度
的透明度,在全分局范围内干部实行竞争上岗,这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自党的
十二大以后,取消了干部管理体制的终身制,随着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在干部任
用上坚持“四化”方针(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实行公开、
公平、公正竞争上岗。特别是进入90年代,更新了用人观念,实施能人战略,引入竞争机制,
改革单一委任制,推行了聘任制、聘用制、招聘制和选举制,坚持干部能上能下,彻底取消
干部终身制。在选拔任用干部坚持重政绩、重实践、重公论,对于不胜任领导工作和不具备
领导干部素质的进行调整,对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企业亏损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对
问题严重的干部下岗,不能易地做官,并追究相关的责任。为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党员、群众
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参与选择、监督权力,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建立了“公示”制度,在选拔任
用前首先向群众进行公示,征集来自各方面意见,取得人民群众的认可方任用。
由于在党的干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扩大了识人视野,拓宽了选人渠道,使优秀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通过近几年
的调整,全局减少各层次管理干部400多人;在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同时,教育、卫生
系统也加大了改革力度,精减人员600多人,并全部实行了聘任制;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局直
企业和农牧场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加大,通过企业股份制和民营化的体制变革,减少干
部近千人。
在后备干部培养选拔上,按照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总体要求,
各级党委建立起了队级、科级、场级三级后备干部队伍,跟踪考察、动态管理。为加大人才
引进、培养、使用工作的力度,自1995年以来面向社会招录干部,实行竞争上岗,积极从高
等院校引进大学本科毕业生,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毕业生到垦区,全局每年引进大学本科生
30人左右,改善了干部队伍的知识和年龄结构。到2000年末,全局干部总数4 755人,具有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2 984人,占干部总数的62.8%,比1992年增加了39.9个百分点。
在年龄结构上场、处级干部平均年龄降至46岁。
为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分局党委于2000年下发了《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决定》,
提出了注重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建立起一支稳定在80人左右的场级后备干部队伍;对现
行的领导干部实行职代会民主测定与组织考核末位淘汰制,能者上,劣者下,搞活用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