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职工自营经济
第五节 职工自营经济
职工自营经济是由庭院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1985年后,通过全面兴办家庭
农场,广大职工家庭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由于农业生产特别
是种植业生产的季节性,使得家庭农场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力,如何消
耗转化剩余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力,成为当时的重要课题。1986年,嫩江垦区工会借鉴新
疆垦区工会系统引导职工发展庭院经济的经验,尝试在嫩江垦区鼓励引导职工以住宅房前
屋后为从业场所,大力发展以养殖业、棚菜生产及小型加工业等为主的庭院经济。
随着庭院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小小庭院已不能满足广大职工发展家庭经济的强烈愿
望。1994年6月,农业部农垦司和中国农林工会在建三江管局联合召开了全国农垦系统庭
院经济工作会议,会上正式确定将庭院经济更名为职工自营经济,庭院经济已经发展过渡
到职工自营经济这一历史发展新阶段。
随着职工自营经济的不断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工作组织机构不断发展和完善。从1986
年庭院经济的开创,到1989年全局庭院经济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由工会单独抓这项工作已
不适应庭院经济的发展。为此管局及务农牧场成立了庭院经济指导委员会,由各级主要领
导担任主任,有关部门领导担任委员。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会,并配备
了专职工作人员。庭院经济指导委员会实行定期例会制度,日常工作由各级工会领导,庭
院经济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自此,职工自营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经济形式被纳入各级领导
的工作日程。1994年底,管局及农牧场庭院经济办公室更名为职工自营经济办公室。1996
年分局机关机构改革,进一步明确了职工自营经济办公室设在工会,由分局负担工作经费。
农牧场有的叫自营经济办公室,也有的叫非国有经济办公室,仍然归属工会领导。
一、基地建设
加强基地建设一直是职工自营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15年来的努力,齐齐哈
尔分局职工自营经济现已形成六大生产基地:一是以绿色草原牧场、富裕牧场、查哈阳农
场、克山农场、巨浪牧场为主的奶牛生产基地,奶牛存栏达到1.85万头;二是以查哈阳农
场、富裕牧场、依安农场为主的棚菜生产基地,棚菜种植面积达到75万平方米;三是以查
哈阳农场、富裕牧场、依安农场为代表的小尾寒羊生产基地,存栏达到1.25万只;四是以
富裕牧场为主的养鱼生产基地,养殖水面达到4.65万亩;五是以查哈阳农场、克山农场、
富裕牧场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生产基地,播种面积达到25万亩;六是以富裕牧场、查哈阳
农场、克山农场为主的特种养殖生产基地,饲养各类野生、皮毛及禽类动物10万多只。
以上六大基地中,奶牛、棚菜及小尾寒羊三大基地在全垦区职工自营经济基地建设中
占有重要地位。奶牛存栏占全垦区的20%以上,棚菜面积占全垦区的30%以上,小尾寒羊
存栏占全垦区的80%以上。以上奶牛、棚菜及小尾寒羊三大生产项目已经成为具有齐齐哈
尔垦区特点的职工自营经济主导产业项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实施了“三特工程”,
即:特种种植、特种养殖及特种加工,已成为全局职工自营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二、宣传培训
职工自营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庭院经济阶段,各级工会注重专业人才的培训,扩大
宣传面。通过会议典型介绍、图片图板展、新闻稿件等方式广泛宣传和介绍经验,推动了
职工自营经济从业项目、从业户及从业人员的迅猛增长,为职工自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
了坚实基础。十几年来,分局工会及分局自营经济办先后举办了多期培训班。1990年5月,
管局工会在克山农场举办了养猪培训班,邀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顾问、全国著名养猪专家、
庄氏养猪法创立者庄庆士教授主讲。共培训养猪专业户120余人,提高了专业化养猪水平。
1992年11月和1993年11月,管局工会分别在查哈阳农场和富裕牧场举办了两期棚菜种植培
训班,邀请总局自营经济办主任、垦区著名棚菜种植专家郝秀君主讲,两期班共有近300
多棚菜种植专业户参加培训,这些学员后来成为分局棚菜生产的主力军。多年来,各场工
会及自营经济办与有关单位和部门积极配合,利用科技之冬,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举办各
类培训班350期次,培训从业人员2.1万人次。组织各级工会及自营经济办人员参加考察学
习200人次;组织从业职工参观考察学习1 500人次。全面提高了工作水平和从业技能,促
进了职工自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十多年来,齐齐哈尔垦区工会在黑龙江垦区内开创了职工庭院经济先河,为黑龙江垦
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1989年,被省庭院经济协会授
予“发展庭院经济先进单位”光荣称号;1998年被农垦总局授予“发展非国有经济先进局”
光荣称号;1997年,查哈阳农场被农垦总局授予“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先进场”光荣称号;
1998年克山农场被农垦总局授予“发展非国有经济先进场”光荣称号。
三、服务体系
完善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职工自营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职工自
营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十多年来,齐齐哈尔垦区职工自营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
了长足发展。首先,分局及各农牧场都成立了职工自营经济办公室(非国有办公室),配备
了专兼职干部主抓此项工作。在宣传发动、典型培养、项目引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等
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职工自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其次,各级工会充
分发挥工会组织网络优势,积极为职工自营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为广大从业职工排忧
解难,解决他们在发展自营经济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第三,局场两级农业、畜牧水产、科
技、工商、经委等行业主管和技术服务部门也都做了大量具体工作,从而保证了职工自营
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1993年以来,各级工会和自营经济办在抓服务体系建设中突出抓了职工自我服务组织
的建设。各场相继成立了许多民间服务组织和机构。查哈阳农场、富裕牧场、依安农场等
先后成立了西瓜种植协会、棚菜种植协会、稻米加工协会、养鱼协会、养羊协会等职工群
众组织。制定行业规则、开展有序竞争;增强合作意识、共同开拓市场;树立有偿服务意
识、完善自我约束机制。职工自发成立的各类行业协会组织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为垦区职工
自营经济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四、经济效益
在各级工会组织的正确引导和广大从业职工的积极努力下,庭院经济很快发展不断壮
大。1986年底统计,庭院经济实现总产值2 200万元。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总结
出许多工作方法和先进经验。嫩江垦区工会系统抓职工庭院经济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管局
党委和农垦工会的充分肯定,进而引起总局党委、省总工会和中国农林工会的高度重视,
并在黑龙江垦区和全国农、林、水产业系统全面推广。经历了“七五”期间和“八五”前
期的快速发展,庭院经济已形成相当规模。到1993年底统计,全局庭院经济总产值已经达
到 7 500万元,纯收入达到5 000万元。庭院经济已经成为垦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职工及
家属子女就业的主渠道,职工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国营农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3年6月,总局党委在宝泉岭管局召开了有各管理局和农牧场主要领导参加的庭院
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出台了鼓励庭院经济发展的20条优惠政策。依安农场在会上介绍了
“开展滚动扶贫,发展庭院经济”的经验,得到了总局党委的充分肯定。总局党委决定
投资1 000万元开展滚动扶贫,促进庭院经济快速发展。同年9月,管局党委在克山农场
召开了庭院经济工作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庭院经济“八五”后三年发展规划,制定了
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23条优惠政策,为今后一个时期庭院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
实基础。1996~2000年期间分局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自营经济工作会议,并于2000年11月
召开了表彰大会,树立典型、现场参观,推动了自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自总局1993年宝泉岭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到1994年建三江会议将庭院经济
更名为职工自营经济,嫩江局职工自营经济进入了产业化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年均增长
速度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截止2000年底统计,全局职工自营经济实现总产值30 000
万元,占全局工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纯收入17 500万元,占职工家庭总收入的
一半以上。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基地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臻
完善,产业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