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学艺术
第四十七章 文化
第一节 文学艺术
一、文艺创作
齐齐哈尔垦区广大文艺工作者,多年来一直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作出一大批反映北大荒精神风貌的优
秀作品,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好、作风硬、艺术造诣高的文艺工作者。他们思想不断
解放,视野不断开阔,创作异常活跃,一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参赛人选、获奖、被收
藏,有些作品还受到国外艺术界的关注和收藏。
1992年11月20日,为了实现省委提出的“造就北疆文艺劲旅,创作文学艺术精
品”的战略口号,嫩江垦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00余名文学艺
术界工作者,共商繁荣嫩江垦区文学艺术事业大计,认真总结了建局16年来文学艺
术工作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文学艺术的目标和措施,选举产
生了嫩江垦区文学艺术界第一届委员会。
为了促进垦区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和发展,1992年管局举办了首次“嫩江垦区文
学艺术成果回顾展”。在这次回顾展中,管局党委授予傅强等30人为“优秀文艺工
作者”,这30人同时受到奖励。
1.文学创作。全局的文学创作队伍人数较多,分布较广。局宣传部傅强是齐
市作协理事、黑龙江省作协会员、北大荒作协理事,自1992年他先后发表小说、散
文、报告文学80篇,其中报告文学《巨浪沉浮录》在第五届全国工人报刊好作品评
比中获三等奖、散文《雾思》获北大荒文学创作二等奖;富裕牧场毛飞是齐市作协
会员、北大荒作协会员,他先后发表小说30篇,其中《丑女》被《北疆》文学刊物
选用;绿色草原牧场刘志军,笔名雅鲁,是齐市作协会员、北大荒作协会员,他先
后在《北京文学》等刊物上发表诗歌60多首,在垦区内较有影响。
1995年4月25日,管局文联协同有关部门举办了全局文学作品评选活动,共征
集文学作品68篇,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5篇。1996年7月在总局举
办的“建设家乡、振兴北大荒”主题文艺系列活动评比中,克山农场赵桂香、刘喜
军的散文《走出温馨》、《故乡恋歌》分获征文三等奖。1997年,广大文艺工作者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创作出一大批弘扬北大荒精神,弘扬主旋律的
文艺作品,有的作品还先后在省级以上获奖,在总局第二届“北大荒文艺创作奖”
和“特别贡献奖”的评比中,傅强的小说《酒戮》获文艺创作二等奖。1999年,傅
强的作品《万众岿然坝岿然》被农垦日报社、黑龙江农垦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1998
年度“头条大赛”征文一等奖。同年,分局举办了“巨浪杯”征文大赛,全局共有
70多名作者、100多篇作品参赛,共评出19个奖项,克山农场张林的散文《知青系
列》、巨浪牧场张忠亮的散文《全家福》分获一等奖;查哈阳农场李晶霞的散文
《魂牵心园》、顾秀艳的散文《生活的变迁》、绿色草原牧场王玉辉的诗歌《我爱
你中国》、巨浪牧场何丽的散文《一杯白糖水的记忆》分获二等奖,此次征文学生
组也有5部作品荣获二等奖。 2000年分局文化局和团委组织了“面向新世纪,我该
做什么”征文大奖赛,全局共征集作品167件,其中有23件作品获奖,此次活动对全
局的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美术。原查哈阳农场二中教师关明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
他个人的辞条被收入《中国当代文艺群星辞典》中,从1979年开始,他的作品在省
内外各级刊物中被选用百余幅。国画《赏秋图》1986年被选送到加拿大参展并被收
藏,《仲春夜》、《星落》 1990年分别选送到美国、日本展出,同年,香港《美
术家》杂志刊出他的作品专版。毕树铭、万志泉、韩海生的绘画作品也曾在各级展
览中获奖。傅强的剪纸《龙凤呈样》在1981年总局美展中获一等奖,石万民、王雪
莲的剪纸作品《春恋》曾人选省第二届剪纸展览,王雪莲的剪纸《二龙戏珠》在齐
市美展中获二等奖。1996年在总局举办的俨建设家乡、振兴北大荒”主题文艺系列
活动》评比中,克山农场姚丽平的国画《罗莎》获三等奖。1999年在总局美术展中
,查哈阳农场石万民的国画获银奖。同年在分局“建筑杯”美术大赛中,查哈阳
农场毕树铭、石万民分获国画一等奖,查哈阳农场李德福、耿本召分获国画、工笔
画二等奖。
3.书法。管局书法协会成立于1984年。协会主要职责搞全局性的展览,同时还
积极参加总局和齐市的书法展览,使全局书法同仁们开阔了眼界,锻炼了队伍,结
出了硕果。外贸公司李维国是书法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北大荒书法协会理事,
他擅长于行书,作品曾多次在齐市和总局获奖,部分作品还被选送到日本和香港展
出。展销中心王景峰是书法界的后起之秀,1986年和1988年,他的硬笔书法先后人
选全国首届和第二届硬笔书法展,1989年他的行书被齐市选送到香港展出,1992年
5月,他和展销中心张子鸿一起在齐市举办了个人书法展,引起市内书法界的强烈反
响。1996年7月,在总局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书法优秀作品展”活
动中,克山农场李伟光的书法获银奖。1999年在总局书法展中,种子公司李维国的
书法作品获金奖、绿色草原牧场宋佩志的书法作品获银奖。同年,在分局举办的
“建筑杯”书法大赛中,种子公司李维国的书法作品获特等奖,绿色草原牧场宋佩
志、查哈阳农场王俊生分获草书、硬笔书法一等奖;查哈阳农场石万民的行书、分
局教育中心阚超的篆刻、巨浪牧场段德红的楷书分获书法二等奖。2000年分局文化
局和团委组织的全局“书法大赛”中,有24幅作品获奖。
4.摄影。分局宣传部张祥超是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农垦摄影协会会员,他
本人的辞条被收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他的作品《绿海泛舟》1983年人选
《全国农牧渔业摄影艺术展览》,《夜航))1987年在省天鹅艺术节影展中人选。局
宣传部傅强是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农垦摄影协会会员、北大荒摄影家协会副主
席,他的作品《专家讲课到咱村》获第三届全国农垦摄影展三等奖;《种子加工厂》
被《人民画报》选送驻外各国使馆巡回展出;《粮食处理中心》被香港《经济世界》
刊用;还有多幅作品分别被《民族画报》、《农民画报》、《摄影世界》、《台声》、
《全国农业博览会》等报刊选用。依安农场杨军的作品《喜送鲜奶》在北京王府
井橱窗展出;《育珠姑娘》人选北京垦区现代化成就摄影展。
1995年管局文联举办了全局摄影作品评选活动,征集摄影艺术作品103件,经评
选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5个。1996年7月,在总局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
党建党 75周年摄影优秀作品展”活动中,局宣传部张祥超摄影作品获铜奖。1997年
在总局第二届“北大荒文艺创作奖”和“特殊贡献奖”的评比中,傅强的摄影《小
村的早晨》获文艺创作摄影二等奖、张祥超的摄影《北大仓》获文艺创作摄影三等
奖。1999年在省第六届“群星奖”评比中,傅强的摄影作品获铜奖。傅强、张祥超
多幅摄影作品人选齐齐哈尔市“庆祝建国五十年,迎澳门回归,展望新世纪”摄影
展。在总局摄影展中,傅强和张祥超的摄影作品获金奖。同年,分局举办了“建筑
杯”摄影大赛,傅强、张祥超的摄影作品分获特等奖;查哈阳农场李凤祥的《加油》、
富裕牧场王财的《抗洪组照》分获摄影作品一等奖;依安农场杨军的《丰收的
八月》、克山农场贾安平的《光与影》、富裕牧场的综合展板分获摄影作品二等奖。
5.音乐、舞蹈、曲艺。查哈阳农场文艺演出队曾多次代表分局到总局参赛,取
得较好成绩。在总局文艺会演中,查哈阳农场文艺演出队的舞蹈《稻田里的姑娘们》
获优秀节目奖;双人舞《再见吧妈妈》获表演奖,丛凤林、宋春彦分别获个人表演
三等奖。在总局青年歌手赛上,克山农场的姜雄飞获二等奖。刘建国在齐市职工卡
拉OK比赛中获优秀歌手奖。 1995年在黑龙江垦区第二届“丰收杯”文艺会演中,管
局代表队获得10个奖项和精神文明队奖,其中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2个,
优秀奖3个。1999年在黑龙江垦区第三届“丰收杯”文艺会演中,分局代表队获得11
个奖项和精神文明队奖,其中傅强、张敬丰创作的诗表演《悲壮的嫩江》获创作一
等奖;王利明、齐莉、轩兴海创作的歌曲《北大荒有个查哈阳》获创作二等奖;轩
兴海、张忠宪创作的小品《回家》获创作三等奖;董春苗演唱的《草原颂》获表演
二等奖;张殿久、董春苗演唱的《北大荒有个查哈阳》获表演三等奖;曹安全演唱
的《什么也不说》获表演三等奖;王勇表演的《万众岿然坝岿然》获表演三等奖。
同年,在省“搞好第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主题文艺系列活动中,查哈阳农场
董春苗演唱的《请到我们农场来》获优秀节目奖。在分局举办的“草原杯”歌手赛
中,全局参赛歌手25名,其中青年组17名、老年组8名,富裕牧场曹安全获青年组一
等奖;查哈阳农场丁宁、绿色草原牧场刘继坤分获青年组二等奖;查哈阳农场董春
苗、克山农场王宇、绿色草原牧场李蕾分获青年组三等奖。老年组参赛选手也有三
人获优秀歌手奖项。克山农场刘天楠是总局曲艺协会会员,曾多次在总局文艺会演
中取得较好成绩。为促进和繁荣全局音、舞、曲的发展,分局曾多次举办歌手大赛
和中小学艺术节。
6.广播电视艺术方面。1990年由查哈阳农场广播站陆亚芳编辑、卢春霞播音的
《阳光与光蕾》获省广播电视学会和总局广播电视学会优秀节目一等奖。1992年至
1993年,由傅强、齐莉撰稿,傅强、朱以俊摄制的电视专题艺术片《燃烧的晚霞》、
《稻乡盛开金达莱》分获总局党教专题片评比一等奖;傅强、郑国、苏中广、陈铁
群摄制的《克山风采》上下集,获省广播电视学会和总局广播电视学会电视专题片
三等奖。还有《嫩垦水利开拓史》、《枕戈北疆兴大荒》、《大教育雄伟旋律》等
多部片分别在总局获奖。
二、文化下乡活动
为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2000年,由分局文化局牵头,组织分局机关和直属单
位向农场生产队捐赠各种科技书刊1600册,价值近万元。分局党委和文化局的领导
将这些书籍送到全局的贫困场富裕牧场十队,受到牧场职工的欢迎,分局文化局还
与十队建立了文化扶贫联系点的关系,帮助他们制定生产队文化发展规划,组织科
技文化下乡活动。与此同时,各农场文化站也发挥其服务职能,组织场直单位、机
关各部门干部捐书,共捐赠4000余册,集中分类送到最偏远的生产队办图书室,使
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到最基层的生产队。分局文化局组织了一系列积极向上的群众文
化活动,例如:参加总局第三届“丰收杯”文艺会演演出队在总局刚刚结束演出后,
即直接到绿色草原牧场作汇报演出,牧场的群众说:“我们有20多年没看到下乡的
演出队了。”通过文化下乡的方式,直接为基层服务,深受群众的欢迎。另外还将
全局各界人士非常关注的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大赛的获奖作品在全局各场进行巡
回展出,行程千里,进行文化艺术讲座。在创造热烈喜庆文化氛围的同时,造成声
势,引起反响,形成合力,消除人们对文化工作认识中的盲点。通过举办系列高品
位的文化活动,使更多的人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提高了职工群众文明素质和欣赏品
位,也提高了文化的知名度,进而扩大文化工作的影响。
分局文化局干部下基层搞巡回展览。 张祥超 供稿
0000099;[/$$p]
三、业余文化活动
分局及各农场为活跃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室、
文化广场等场所,开展经常性、知识性、参与性强的健康丰富的文化活动。举办了
各类文艺比赛,知识竞赛,职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等活动,广大群众自娱自
乐,满足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得到了自我充实、自我教育。组织开展大型广场文艺晚
会,扭秧歌,跳舞蹈、歌表演、放电影,以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了职工群
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他们自编自演一些歌唱祖国,歌唱改革开放,歌唱
北大荒的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使群众受到教育,升华情感,凝聚人心,振奋精神。
同时还举办了全局演讲比赛、征文大赛、歌手大赛等,一浪推一浪,高潮叠起,在
全局形成一种文化热潮。各类文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特别是广场文化和校园文
化活动更为突出。查哈阳农场由宣传部和工会牵头的广场文化活动开展得十分红火,
以每天早晚的广场娱乐活动为基础,每周五还举行由具体单位承办的广场晚会,而
且每周还穿插放映两场电影;以参赛形式新颖的家庭文艺演出活动独具特色,调动
了全局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查哈阳农场的各个学校也都进行文艺创作,组织学生进
行广场演出,具有一定水平。“省文化先进场”克山农场,坚持在各企事业部门中
评比文化先进单位的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据统计,2000
年全局配合形势教育演出 10场次,观众达9000人;宣传鼓励群众直接服务于经济
建设的演出6场次,观众3800人;配合形势教育举办各种展览14次,参观人数达6500
人。在取缔法轮功斗争中,以科学清除愚昧,以文化占领阵地,促进了社会稳定。
四、文化市场管理
1992年,省政府将文化市场管理权委托给垦区行使,为此,嫩江管局成立了文
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开始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因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地处齐齐哈
尔市,没有文化市场,市场主要在农场,其重点放在查哈阳农场和克山农场。同年,
这两场同时成立了文化市场管理站,并设有专职人员负责文化市场管理工作。1994
年,全局文化市场经营业户 70家,经营项目有台球厅、电子游戏厅、舞厅、放像厅、
书店。1995年,全局7个农场都有了文化市场,其中有30%的分场、连队也都建
起了娱乐市场,全局的文化市场发展已初具规模。到1996年以后,除查哈阳农场、
克山农场外,其它各场的文化市场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呈萎缩现象。1997年12月,总
局机构编制委员会下文,在分局党委宣传部增挂“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分局
文化局”的牌子,行使文化艺术管理职能。分局文化局局长由宣传部长兼任。1998
年,全局文化市场经营业户增至123家,随着文化市场的发展又增加了经营项目,如
印刷厂、复印社、歌厅、音像出租、音像茶座等。同年,新闻出版也纳入了文化市
场管理。至2000年,全局印刷厂3家、复印社30家;另新增开网吧!家。同年按上级
文件精神,对全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进行了专项治理,重新审核登记,由原来的16
家减至6家,净化了市场。
嫩江管局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把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
抓,本着“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做到及时检查,及时管理。在检查
中,注意宣传法规,执法严明,同时,把抓文化产业作为参与经济建设的切人点,
把精力用于市场培育和发展建设上。1994年制定出了基本配套的文化市场管理制度,
出台了《关于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若干规定》,在全局提出了完备
的、全面的、文化市场区域性管理的行政规定。1996年,全局文化市场管理实现了
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克山农场36个基层单位建立起了比较齐全的“三室二场”
(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篮球场、运动场)。查哈阳农场通过努力健全了文化市
场秩序,提倡健康的企业文化、场队文化、校园文化。
1998年,分局文化局在文化建设方面重点抓了:(1)对文化市场管理。首先是抓
组织建设,完善领导机构和管理队伍,文化市场管理人员均通过了省级专业培训,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95%以上。其次是抓设备配置,分局文化局配备了必要的检
测设备,加强了对音像制品的检测工作。再次是抓档案建设,从分局到农场均建立
了文化经营业户档案,使文化市场的管理及时、准确、全面,档案保管使用合格率
达到100%。(2)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全局统一建立了收费标准、文化市场管理人
员准则,并经常对经营业户进行法制教育,《文化经营许可证》的办理比例达到总
局规定的标准。(3)加强了文化市场的稽查工作。全局文化市场坚持“扫黄、打非”
常抓不懈,对那些败坏社会风气,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
(4)加强了文化市场的收费工作,并从全局的实际出发,对下岗职工开办经营项目给
予适度的优惠政策扶持,给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经营户适度采取减免的措施,帮助
他们克服困难度过难关。(5)积极抓好与其他工作的结合。首先抓好文化市场工作
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文化市场能否净化,取决于文化消费者的思想和文化素质
的高低,因此,抓好职工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改善文化市场环境的根本措施,同时在
全局开展了“十佳文明户”评比竞赛活动。其次是抓好市场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
开展了“文化先进单位”评比活动。再次是抓好市场文化与群众文化的结合,各场
都积极组织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包括歌手大赛、交际舞大赛、秧歌大赛等,吸引更
多群众进入文化领域,从而进一步吸引他们由群众消费到个体消费的转变。
1999年,分局文化局增强了对文化市场管理的主动性。积极自觉地参加了垦区
文化系统“为经济建设服务,树行业新风”评议活动,并借此契机进一步改变工作
作风,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为群众服务;不失时机地消除
不良文化现象,为繁荣全局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工作。为提高办事效率,
使管理与服务上一个新台阶。一是文化市场实行了承诺制:(1)四到户,即法律宣
传到户,许可证办证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2)四优惠,即对残疾人优惠,对
困难职工优惠,对灾民优惠,对下岗职工优惠;(3)五做到,即做到不勒、拿、卡、
要,做到不多收、少收、乱收管理费,做到不以权谋私、乱罚款,做到不违犯法规、
执法严明、办事公道,做到不遗余力地为群众服务,有文必复、有诉必应、有案必结。
承诺制实行以来,全局新增文化经营业户11户,为全局的文化市场注入了活力。二是
加强文化市场的净化工作。做到了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监督检查和帮助改进工
作相结合;集中整顿与日常治理相结合。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文
化市场从业人员严格遵守法律,自觉抵制不正当经营行为及假冒伪劣商品。全年共
组织了两次局、场两级联合文化市场大检查,及时清除不良文化现象,净化了文化
市场。该年分局文化局被授予垦区文化系统“双评”活动先进单位。
2000年,为使“双评”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在工作中,第一、继续坚持承诺
制。根据各单位和经营业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下步工作做了具体的整改,健全
了审批、收费、报停及处罚制度,严格规范了执法行为,保护经营者的权益,得到
了经营业户的认可。以管理促发展,在符合卫生、消防、公安部门规定的前提下,
其开办条件可适当放宽,允许边投入、边经营、边改进。审理文化经营者在法律政
策允许的范围内,不以任何理由、借口人为地限制其发展。把文化市场当作一项产
业来抓,为农业经济发展和安排下岗、分流职工做贡献。第二、加大文化市场管理
力度,消除整顿不合法的经营业户。认真清理整顿检查出版物市场,对书刊、音像
制品等进行了全面清理;清理了文化娱乐场所;查禁政治非法出版物。通过不断研
究工作方法,紧密围绕经济工作,积极转变工作职能,努力改变工作作风,使得在
工作中注意把握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和创建性,如注意把握动态,增强文化市场管理
的主动性,做到“三个联系”,即联系市场、联系基层、联系经营者,广泛有效地
收集信息,注意学习场外、局外的经验,以弥补自身不足;以法律管理和热心服务,
推动全局文化市场的发展;把文化市场与经济工作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与分局发展战略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