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卫生防疫
第二节 卫生防疫
一、传染病防治
全垦区主要以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结核病三种传染病为主。采取了宣传
和预防接种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针对不同季节、不同人群为特殊人群接种
疫苗,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同时,加强了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使全垦
区的报告发病率由90年代初的 340/10万,下降到2000年的194/10万。
1、肝炎。肝炎(甲肝、乙肝)是垦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病,发病率呈
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以乙肝为主。尤其是在1998年,全局遭受百年不遇的特
大洪水期间,肝炎的发病率骤然上升,全年发病166例,占传染病总报告发病
率的59.67%,由此可见,肝炎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是当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
务。
2、流行性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是惟一的传染源。是全国北
方地区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据1994年嫩管局防疫站抽查,
全局发病198人,死亡5人。
近年来,分局卫生局和防疫站,举办出血热、地甲病、流行病调查学习班
3个,培训基层农场、生产队专业防疫站技术人员达210人次,以分局中心医院
“出血热治疗技术指导小组”牵头,形成对出血热防治的三级医疗网。
出血热的预防普查一直是齐齐哈尔垦区防疫工作的重点。曾在“田间鼠类
密度调查”、“黑线姬鼠在齐垦地区群中比例”、“发病季节的超前防疫宣传
和普及本病早期症状的宣传”三个环节上进行宣传教育,作到人人警惕,增强
自我保健、防病意识,严格按照“三早一就”防治原则进行防治。
1995年以来,嫩江垦区注射流行出血热疫苗5万余人。到2000年,全局发
病人数下降到23人,通过实践证明,在传染病高发区对特需人群接种流行性出
血热疫苗是防治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
3、结核。结核病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慢性传染病。根据1986年
省颁布的《黑龙江结核病防治条例》精神,各农场成立了结防组织,不断采取
有效预防措施。建立健全报告制度。克山农场防疫站,坚持每年为结核病人进
行一次全面检查,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案。
1997年开始,对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接种率达100%。
在垦区卫生、防疫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积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使结核病的发病
率控制在1‰以下。
二、计划免疫
齐齐哈尔垦区共有计划免疫接种点120个(场直7个、生产队113个),接种
专业技术人员133人。各场卫生防疫站坚持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为基础的每月
一次例会制度,常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接种质量。两级计免人员都能坚持
“一人一针一管”制,接种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均能给予相应的处理,全局
在多年的计免工作中未发生接种事故。
1992年起连续7年对全局0~4周岁儿童进行了小儿脊髓灰质强化免疫,未
发生脊髓灰质炎病例。全局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8%以上,并于1996年开始,
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工作程序,卡介苗、乙肝两项接种率达100%。查哈
阳农场防疫站、富裕牧场防疫站,在省、市组织的计划免疫大检查中多次受
到表彰。
三、学校卫生
学生患病水平是反应社会保健与学校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标准。
齐垦区有中小学校41所,学生15298人,防疫站对学生的身体普查工作自
1992年以来,做到了每年一次。
1997年分局卫生局、教育局对全局学校的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中期工作进
行了考评,并针对考评中出现的问题下发了考评学生健康的整体意见和规范学
生体检工作的有关规定,使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有章可循。截止到2000年,学
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在全分局各场已全面展开,相应的卫生监督及管理工作
已步入法制化轨道。
四、放射卫生
齐垦区医用放射线X光机共12台。省卫生厅发放许可证10台。从事放射工
作人员20人全部参加过总局举办的X线防护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专业人员自我
保护能力。卫生防疫站对可修性机器不断检修和增加辅助设备,尽量减小X线
对工作人员的辅射和伤害,使放射装置许可证发放率达100%。目前,全局医
用放射线X光机防护措施完善。
五、食品卫生
自1984年以来,全局共举办卫生监督员、企业法人等普法学习班7期,全
局25名食品卫生监督员经常深入到食品加工及饮食服务行业,进行卫生监督、
监测工作。坚持经常性预防监督,杜绝不卫生及不合格食品流入垦区市场,全
局各级卫生防疫站每年对其从业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对患有法律规定传
染病的从业人员,及时调离工作岗位,确保垦区人民的身心健康,由于全局
各级卫生监督人员的共同努力,多年来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六、劳动卫生
全局各农牧场都能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和《
黑龙江省工业劳动卫生管理条例》,使劳动卫生建档率达80%,从事有害作
业人员体检率达75%。几年来未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农药中毒事故。
七、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工作以公共场所管理以及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为主。全局卫
生监督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坚持经常对全局200
多家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不断完
善公共场所的用具消毒制度。使全局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纳入法
制化管理。
80年代末期,全局有深水井(机电)近80余眼,但由于部分机井年久失修
及管理不善,有近20眼机井遭到不同程度的损环,自1992年起,管局卫生防
疫站根据《黑龙江省生活饮用水管理条例》,保证垦区居民吃上卫生安全水,
坚持每年对近60眼机井进行一次水质检验,对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
限期改造,对暂不能改造的给予消毒处理,使全局由水源引发的地方病及流
行病大大降低。
八、卫生宣传
齐垦区各农场都能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在每
年的“4?25”计划免疫日、“5?5”碘缺乏病宣传日活动中,各场都能充分利
用广播、电视、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儿童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
碘缺乏病的危害性。1998年在全局中小学生中开展了地方病防治知识和中小
学生常见病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普及率达90%以上。目前,全局
已有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健康知识水
平,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