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章 天气预报

第二章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利用现代化监测手段,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大气环境形势,对某一地区未来一定时期的天气状况做出的预测,是气象部门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提供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天气预报技术是研究预报时段内风、云、降水、温度等天气现象变化的技术。而影响和产生这些天气现象的各种物理因子、大气环流特征以及外部动力热力因素等则是必须研究和反复探索的重要内容。1986年后,天气预报技术在主要天气系统和灾害性天气预报方法、建立专家预报系统、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和天气预报平台研发等方面均有新的进展,省、市(地)、县气象台站分别承担本区域的天气预报业务。

  1986年后,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天气预报逐步发展为面向公众的天气预报、党政机关领导决策需要的天气预报及根据企事业等单位需要的专业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图表从手工填图、手工绘图、人工分析发展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填图、绘图业务并能完成大量的智能预报。随着雷达、气象卫星等探测手段的增加和数值预报的深入开展,预报能力逐步提高。预报的时段在常规短期预报(1~3天)、中期预报(3~10天)以及月、季、年的长期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基础上,增加了短时(6小时)预报、临近强降雨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松花江流域面雨量预报。黑龙江省于2004年2月起对11类突发天气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