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专业气象预报业务与技术

第二节 专业气象预报业务与技术



  1996年后,专业气象预报逐步建立发展起来。这种预报是根据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和个人对气象服务的特殊需要而提供的专业预报,是在公众天气预报基础上,加工专门的气象预报产品或研制新的气象预报产品。专业气象预报涉及面较广,其中,为农业生产、抗旱防汛、森林防火提供的气象预报等均属专业气象预报范围。本节所列的专业气象预报业务系指开展有偿专业气象服务后新建立的气象预报业务及主要方法。

  各级气象台站通过对气象条件敏感的铁路、公路、航运、电力、电信、建材生产、仓储、保险、商业、企业等部门对气象预报的不同需求和影响危害生产的气象指标。到1994年,共建立专业气象指标1000余条,编印了《行业气象指标汇编》供各地气象台站参考使用。为了推进专业预报方法的建立,黑龙江省气象局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省、市(地)气象台研制专业预报方法和自动化系统。1988~2005年,省、市(地)气象台先后研制了森林、城镇、草原火险等级预报、晒粮天气预报、铁路和公路沿线天气预报、松花江开封江及流凌日期预报、仓储温度预报、蔬菜大棚温度预报、烤烟苗定植期及抢收期预报、医疗气象预报、砖坯生产及防冻预报、白菜收割期及产量、供暖节能预报和公路雪阻等专业预报方法。

  (一)森林火险专业预报

  长期火险趋势预报方法,即火险气候指标法。大兴安岭林区春季防火期火险趋势的主要气候指标为前一年夏季(6~8月)降水量和气温、秋季(9~10月)降水量、前冬(当年11月~次年2月)降雪量、积雪深度和气温、前一年入汛日期、太阳活动、厄尔尼诺现象等,综合上述指标的实况及当年春季长期预报,预测春防期火险等级趋势。秋防期火险趋势预报主要分析6~8月气温、降水,同时参照长期天气预报及秋霜早晚造成可燃物枯萎期和干燥程度进行制作。短期火险等级预报方法,在普查历史森林火灾发生时的天气形势、气象要素、数值预报产品的基础上,归纳出发生较大森林火灾的主要天气形势(高空极涡型、强锋区型、东低西高型、东高西低型和地面南高北低型),然后建立预报方程,通过计算,建立黑龙江省31个站点春、秋防火期各站逐月预报方程。预报因子取自数值预报产品48小时预报的20°N~70°N、60°E~160°E范围内700百帕温度、散度、比湿和850百帕垂直速度等,预报未来24小时森林火险等级。

  (二)城镇火险等级预报

  首先根据火险等级标准(5级)、火灾发生率与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的统计关系,确定各地逐月各气象要素的火险等级分级标准,即气象指标,建立火险等级预报模型,利用逐日气象要素预报值和火险等级气象指标,代入火险等级预报公式,计算出火险等级预报结果。

  (三)松花江流凌日预报

  江河封冻前的流凌对航船威胁较大,黑龙江省气象台研制了松花江流凌日预报方法。确定流凌日指标为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江水温度在0.2℃以下,江面出现冰花即为流凌。确定流凌日早晚的气象因子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副热带高压北界在24°N~29°N,流凌日偏早,在30°N~34°N时流凌偏晚;10月极涡在亚欧一侧时流凌日偏早,11月极涡在亚洲一地流凌偏晚;与8~11月亚洲东部500百帕高度场正负距平有反相关。哈尔滨11月平均气温偏低年中有86%流凌日偏早,气温偏高年中有76%流凌日偏晚。

  (四)日相对湿度预报

  相对湿度对仓储、制药、纺织生产等有一定影响。黑龙江省气象台确定大于等于(≥)70%的相对湿度为有害指标。经普查,大于等于(≥)70%相对湿度的天气形势有5种类型,即东阻型、横槽转竖槽型、副高偏北西风槽型、副高偏北横切变型、台风与西风槽相汇型;夏季日最小相对湿度大于等于(≥)70%时,6月多为东北至北风,7~8月多为东北风、南风或西南风,在降雨前后日最小相对湿度均在70%以上。日相对湿度预报公式使用大气环流关键区涡度、南北风分量、东西风分量作为因子,用编码查找形势相似做出最小湿度预报。

  (五)供暖节能预报

  对于各种参数已经固定的供暖系统,保证室温达到标准所需的供水和回水温度高低,主要取决于日平均气温。以日平均气温与供水、回水温度的关系曲线可确定燃煤量。服务时先预报日平均气温,方法是将预报日最高、最低气温相加除以二,得出预报的日平均气温,再根据有关系曲线指导燃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