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发展布局

第二节 发展布局



  面对全省畜牧业向区域化、产业化发展的大趋势,总结借鉴全省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的经验,对全省畜牧业的发展重点和区划布局进行了新的调整和部署。

  2000年5月26日,下发了《黑龙江省加快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该方案对畜牧业的发展重点和布局作了具体部署。

   《方案》确定,根据资源优势、市场潜力和初步形成的产业化格局,围绕以下重点项目加大发展力度。

  一、奶牛:以雀巢、金星、光明松鹤、完达山、龙丹、红星、绿乐尔、鹤王等乳制品加工企业为重点,带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郊区和双城市、呼兰县、肇东市、安达市、杜蒙自治县、富裕县、八五一一农场、八五三农场、八五○农场等重点奶牛生产基地的发展,形成乳业产业化生产格局。

  二、肉牛:以木兰肥牛公司、安达金利达公司、海伦老村集团公司、穆棱食品公司、黑河华辉牧业公司冷冻加工厂等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为重点,带动宾县、阿城市、肇东市、巴彦县、海伦市、木兰县、桦南县、安达市、密山市、穆棱市、尚志市、宁安市、黑河市爱辉区等重点肉牛生产基地的发展,形成肉牛产业化生产格局。

  三、猪:以大庆金锣、望奎哈慈、青冈迪卡、绥芬河肉联、哈尔滨大众、牡丹江德利斯、绥化生猪屠宰有限公司、海伦粮联屠宰加工厂、省兰西原种猪场、鸡东永安公司种猪场、牡丹江大湾种猪场等为重点龙头,带动哈尔滨市、大庆市、牡丹江市郊区和望奎、海伦、五常、巴彦、阿城、宾县、肇东、双城、绥化、呼兰、青冈等县(市)重点生猪基地的发展,形成生猪产业化生产格局。

  四、羊:以省大山种羊场、大庆种羊场、青冈金事达集团公司、佳木斯西波肉业、依兰绒山羊场、明水种羊场、龙江种羊场等为重点龙头企业,带动杜蒙自治县、林甸县、肇州县、兰西县、青冈县、龙江县、甘南县、富裕县、依兰县、桦南县、肇东市、依安县、绥棱县、富锦市等毛用羊、肉用羊和绒山羊基地的发展,形成羊产业化生产格局。

  五、禽:以黑龙江正大、伊春友好、依安天鹅、讷河大兴、大庆禽蛋公司、双城新胜禽蛋市场、肇东向阳有利禽蛋协会、黑龙江鹅育种中心等为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伊春市郊区和双城、阿城、肇东、呼兰、巴彦、宾县、绥化、讷河、依安、肇源、望奎、海伦等重点市县禽业基地的发展,形成蛋鸡、肉鸡和大鹅产业化生产格局。

  六、特种养殖:以牡丹江黑宝药业集团和杜蒙自治县、绥化市、饶河县、鸡西市、海林市、肇源县、绥棱县、汤原县、黑河市爱辉区等为重点,通过引种、扩繁,带动周边市县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形成狐、貉、熊、蜂、鹿、兔、犬、山鸡等各具特色的养殖基地。

  2003年12月10日,省政府第22次省长办公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03~2020年)》,该规划对全省畜牧业区域布局与建设重点作了新的部署。要求畜牧业发展布局突出四个战略重点:把粮食主产区同时建成畜产品主产区;把牧区、半牧区和畜牧业基础较好地区的畜牧产业提升到新的层次;把畜牧业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重点之一;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围绕上述战略重点,根据全省的资源状况、基础条件、市场潜力等因素,确定奶牛、肉牛、生猪为主导品种,积极发展肉羊、蛋禽、肉禽、绒山羊、特种养殖品种。松嫩平原以奶牛、生猪为重点;东部山区、半山区以肉牛、肉羊为重点;三江平原以肉羊、大鹅为重点;大、小兴安岭以毛皮动物特种养殖为重点。按照产业布局的要求,注重发挥区域优势,建设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特色优势明显、布局相对合理、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产业带、产业群。

  省畜牧局根据省政府印发的上述两个《规划》要求,分别召开了奶业振兴计划启动会议,肉牛产业发展专题会议和生猪生产专题协调会议,具体研究落实发展任务,出台了《奶业振兴规划》《肉牛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到2005年,以重点区域发展为支撑,以进一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为目标的新一轮基地建设工程全面启动,使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