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整治交通秩序
第二节 整治交通秩序
1986年,全省大中城市开展集中治理“五车一堵”的专项整顿,各地通过清理占道、拓展道路、增加交通设施和合理分流车辆等整治活动,使全省城市120余条主要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交通堵塞现象得到缓解。
1987年8月10日,省政府召开全省交通管理工作哈尔滨现场会,市委书记李根深主持会议,市长宫本言作《综合治理城市交通秩序总体战》报告,省长侯捷、副省长安振东和各市地主管领导及哈尔滨县团级以上单位负责人参会。齐齐哈尔市恢复交通综合治理委员会,并成立指挥部,各县(区)建立领导小组,共建立1 114个交通安全委员会。城区140个单位门前实行“三包”(包秩序,包卫生,包绿化),1 027个单位建立交通安全责任制。全年下发3次综合治理通告,调整16条街道和40处市场,迁走870个摊床,取缔游商1 270个,清理杂乱设施2 668处,设置13处停车场和68处自行车存车点。通过3次集中整顿,处理违章173 490人次,行政拘留110人,吊扣驾照144人,罚款67万元。当年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全省扎扎实实开展整顿交通秩序活动,普遍建立交通安全责任制,加强了路检路查,严格路面管理,对违章、无证、酒后驾驶人员管理严罚,交通秩序有较大变化,与上年比,交通事故下降39%,死人下降20%,伤人下降28%,经济损失下降27%。
1988年,全省开展了春运、夏游、秋运和冬季冰雪期交通安全集中整治活动。在城市通过整治交通秩序总体战和百日交通安全竞赛活动,调整优化交通流向,清理路障,增加警力部署,加强重点街路和重点车辆管理,使一些地区“五马闹市”(马路工厂、马路仓库、马路经商、马路操场、马路停车场)的顽症有所改变。各地还从实际出发,专项整治交通秩序中突出问题。仅哈尔滨市就纠正交通违章66万余件,有3 072名职工因交通违章受到所在单位经济处罚。
1989年,全省重点加强客车、旅游车、个体车、承包车、出租车运营秩序的整顿。一季度,开展专项治理公交客车会战,各地组织公安、交通客运部门加强路检路查,从严取缔客车超员、带“病”行驶和“三品”上车,保障了春运。二季度开展专项治理个体车、承包车、出租车会战,公安、工商、物价、运输管理部的统一行动,协同作战,公路检上述车232 700多辆次,对其中49 678辆次的违章车按规定分别予以处理。轻微违章者教育放行,严重违章者予以处罚,共拘留112人,吊扣驾驶证462人,罚款38 133人。三季度,重点加强旅游车辆管理,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五大连池等交警部门深入旅运单位,加强安全监督,堵塞安全漏洞,保证了旅游季节的交通安全。四季度,重点抓长途客车管理,交警部门同客运单位和驾驶员签订安全责任状,严格检查客运车辆技术状况,保证了冬运安全。同时,继续推广哈尔滨市综合治理交通秩序经验,动员社会力量,条块结合,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普遍整顿了城市交通秩序。各地在整顿行人、行车秩序同时,集中整顿了违章占道秩序。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佳木斯等市主管领导亲自抓,持之以恒,使交通秩序有了较大改善。
1990年,全省组织开展规模不等的交通安全会战。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层层建立交通安全责任制,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综合治理交通秩序的各项措施。在城市,着重抓整顿车辆、行人通行、停车和占道秩序,调整优化交通流向,缓解交通阻塞;在公路,着重抓预防事故,重点控制特大交通事故及事故突发路段和其他危险路段,实行联防、联勤和联检,增设安全标志,加强巡逻管理和死看死守。城乡都把大部分警力投放到控制路面上。为确保首届中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贸洽谈会的交通安全,在省公安厅统一部署下,哈尔滨支队成立整顿交通、保卫洽谈会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制定了方案,把任务分解到基层科、所、队。交通干警全力以赴,奋战3个月,整顿街道174条,清理摊区171个,摊点1 297处,取缔违章占道商贩14 917人次,清理基建占道118处,马路仓库60处,整顿停车场56处;组成50人的军警车辆联检组上路严格整顿军警车辆,使日均上路的3 000台军警车违章率由25%降至2%;增设和粉刷交通标志、隔离护栏、标线和岗亭等交通设施。各地在整顿交通时,重点加强对洽谈会期间出入哈市车辆驾驶员的管理教育和车况把关。哈市周边的双城、阿城、五常、宾县、呼兰、肇东等县(市),在所辖路段增加警力,严检严查入哈车辆。黑河市为加强边境贸易运输安全,5月下旬连续召开综合治理交通研讨会处理场办公会,2名副市长带领40多名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深入街道和路段现场办公,对违章占道的“钉子户”做出停业、限期搬迁、立即拆除的决定。黑河口岸随边贸货物量增加,日均出入境车辆达40多台次,每日都由交警前导车开路,疏导交通,保障安全。洽谈会期间焕然一新的交通设施和畅行无阻的交通,受到各级领导、中外宾客及各界群众的赞扬,省政府授予哈尔滨支队先进集体称号。
全省加强了旅游线路交通整顿,使27条重点路线没有事故,保障了百万游客的交通安全。牡丹江支队肩负旅游胜地镜泊湖线路的交通安全任务,认真落实5项工作:临检旅游车辆,严格把关;严禁以货代客旅游;对线路实行全天候管理,专人把守3处道口;同旅游单位和司机签订安全合同;实行弹性工作制,加强晨检夜查。密山市大队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旅游安全常识,会同交通部门对旅游线路两侧遮挡视线的树枝予以剪除,清理了路障,增换了标志。在秋季交通安全会战中,绥化、松花江地区支队认真抓3件事:抓城郊结合部位道路交通秩序,增加警力,疏导拉运粮菜的车辆;抓菜粮收购站点的交通秩序,整顿交通,缓解阻塞;抓菜粮车辆路上行驶秩序,狠煞强超强会、超速带病行驶、疲劳酒后驾驶等严重违章。清理整顿道路检查站。经省长办公会议审议批准,检查站由2 148处减为598处,其中公安、交通综合检查站161处,上路部门由21个减到3个(保留公安、交通、林业),布局趋于合理,明显提高公路运输效应,改善了公路“三乱”问题,群众满意。
1991年,全省统一开展4次交通安全会战。第一次以保卫“四节一会”(元旦、春节、元宵节、冰雪节、冬运会)为中心的春季交通安全会战,第二次以保卫经贸洽谈会和旅游安全为中心的夏季交通安全会战,第三次以保卫秋运,抗洪抢险和生产自救为中心的秋季交通安全会战,第四次以贯彻公安部“大干六十天,遏制交通事故上升势头紧急通知”为中心的冬季交通安全会战。每次会战,省和各市、地都分别召开电话会议,提前部署,制定方案,狠抓落实。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松花江、大兴安岭、佳木斯、鸡西、伊春、七台河等市、地,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活动。哈尔滨市共搞15次大的交通秩序整顿活动。绥化地区开展“三查”(查思想、隐患、管理)、“三清”(清基建占道、摊床占道、清机动车乱停)“一整顿”(整顿公路交通秩序)为主要内容的整顿活动,使全区城乡路交通秩序有较大改观。在哈尔滨举办的对苏联、东欧国家经贸洽谈会和牡丹江举办的“金秋节”经贸活动期间,交警部门制定了交通安全方案,全力以赴,昼夜奋战,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通畅,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省交警总队统一组织,由松花江和哈尔滨市支队出人、齐齐哈尔支队出车,全部漆化了京哈公路哈双段71.5公里路段交通标线,安装了140多块交通标志,使参会车辆一路畅通。省交警总队在旅游旺季及时召开电话会议部署,并派工作组到基层督促检查。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黑河、伊春等市地支队,对旅游线路增建安全标志,发放《旅游车辆准行证》,严格路检路查,使全省旅游车辆没有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冬季交通会战,省总队从机关和市、地交警支队抽调21名干警组成5个工作组,深入14个市、地、农垦交警支队和31个县(市)、区、农管局,进行半个月的交通安全大检查,严密多条管理措施。广大交警冒严寒,战冰冻,坚守岗位,使冬季交通安全会战取得明显成效。
1992年,全省统一组织6次大型交通安全活动。“四节”期间、春季交通、交通安全周、夏季旅游和经贸洽谈会期间、迎接中共第十四届代表大会期间、冬季交通活动中,依法严管,大力整顿城乡交通秩序。春季交通安全活动中,各市、地交警支队分别成立领导小组,把2/3以上警力投入路面,狠抓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带病行驶和强超硬会等交通违章。省公安交管局由两位副局长带领,组成由7名处长任组长的工作组,对全省7条干线公路进行为期15天的交通安全大检查,广大交通干警日夜奋战,遏制了重、特大事故上升势头。为迎接党的十四大召开,全省8~10月开展集中整顿交通秩序活动,这次整顿持续时间长、抓得紧、效果好。各地从解决本地交通突出问题入手,重点突出,措施得力,见效快。哈尔滨支队开展专项整治,严管严罚,对出租车、个体车、农用车、后三轮摩托车,重点整治随意停车揽客,与公交车抢客和随意出入禁行道问题;在整治静态交通秩序中,采取“卷地毯”式清理,一条街一条街推进,解决乱占道路问题;会同客运部门,齐抓共管,重点整治营运客车站点设置、客运站秩序和严查“三品”等问题;会同军队联合检查军车“特殊问题”,并组织驻军、武警官兵3 000人次参加交通秩序整顿。通过3个月整顿,全省交通事故、次数、伤人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25.5%、26.6%、10%和35.2%。
为适应“通贸兴边”、振兴龙江经济的举措,省公安交管局狠抓边境口岸交通管理工作,召开座谈会,总结了几年口岸交管经验,分析大好形势带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和部署下步工作。黑河口岸扎实抓8件事:投资开辟、维修俄罗斯过货车辆停车场和专用路;在过货场地、专用路线和市内交叉路口更新交通标志;举办中方过货车辆驾驶员培训班;临检中方过货车辆;设立临检办事机场;制定俄方车辆行驶路线;及时处理俄方车辆在中方境内发生的27起交通事故;组织力量开通冬季冰道,年底中俄双方开关过货。牡丹江交警支队到绥芬河、东宁、密山、虎林等口岸调查,制定出入境车辆规定,下放权力、简化手续,促进边贸发展。大兴安岭地区兴安、漠河口岸开通后,交警支队采取建立口岸交警中队、组织交管人员学习俄方交通法规的简单会话、做好出境驾驶员培训、为俄方过境车队派前导车引路等措施,确保口岸交通安全。
1993年3月10日~6月20日,全省统一开展百日交通安全活动,各地专项整治行车难、秩序乱问题。各地还加强了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为建成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市,多方筹措资金,兴建8路5桥;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落实“三江国际旅游节”交通安全动员大会,落实承包交通安全责任;齐齐哈尔市为保证“观鹤节”交通安全,支队制定整顿交通方案,加强车检、对复杂路段和事故多发区实行重点管理,防患于未然。牡丹江、伊春市支队按市委、市政府要求,狠抓交通秩序整顿,为“金秋节”“森林节”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环境。本年,全省共处理各类交通违章390余万件,其中批评教育129万余人次,处罚260余万人次。
1994年,全省结合日常管理,统一组织开展系列交通安全活动,大型的有3次。保卫“四节”交通安全活动、夏季旅游和经贸洽谈活动期间的交通安全活动。与保险部门联合开展了全省“压事故、保通畅”安全保险竞赛活动。通过2个月的活动,使各地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事故同比次数下降3.6%,伤人数下降7.8%,死亡人数下降6.2%,机动车保险率普遍提高。
1995年,全省统一开展两次整治交通秩序活动,即年初省交警总队和省保险公司联合开展的旨在规范驾驶员遵章行驶的交通安全保险杯竞赛活动和7~8月开展的全省城乡整顿交通活动。佳木斯市为确保第四届经贸洽谈会暨三江国际旅游节的交通安全,集中开展以行车秩序、停车秩序、经商及基建占道及非机动车和行人秩序为主要内容的百日安全整顿活动,纠正交通违章34万多人次,扣留违章机动车244名,处罚驾驶员1 456人,罚款3.2万元,使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伊春市在全面整顿中,重点对港田三轮摩托车的治理,通过既严格管理又周到服务,不仅改善了港田车的行车秩序,又化解了港田车司机的矛盾,还以协会的名义给交警支队送上锦旗。为迎接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召开,8月始,省交警总队对比赛场馆及与赛前有关的道路进行3次踏查,制定交通管理方案。哈尔滨市、松花江行署交警支队及相关交警大队也制定了方案。哈尔滨、阿城、尚志市持续整顿交通秩序,健全交通设施,明显改善交通环境,做好了迎亚冬会的交通安全警卫工作。哈尔滨市8~12月,先后组织“迎亚运会创良好交通环境竞赛活动”和“迎亚冬会整顿冬季交通秩序专项治理活动”,与市政、工商、交通、城管部门联合开展交通综合治理大规模活动16次,与交通局协调调整4条、新开设8条、延长7条公交线路。
同年,全省交通秩序有较大改善,交通环境得到净化,道路堵塞明显缓解,交通事故4个指数同比下降(次数降1.8%、亡人降2.2%、伤人降1.0%、损失降7.6%)。以公路“三乱”为主要标志的作风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特别是开展学济南交警活动和以亚东会为契机,全省交警顶风冒雪保交通的崭新精神面貌,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进一步改善了交警形象和警民关系。公安部部长陶驷驹派慰问团专程探望慰问全省广大交警,并给哈尔滨支队送来公安部党委的慰问信。
1996年,全省坚持依法严管,坚持日常管理与专项整治结合,充分利用法律和行政、经济、舆论等手段,综合治理交通,继续大力整治交通秩序。齐齐哈尔市以“抓秩序、保畅通、防事故”为重点,将交通秩序管理整顿纳入建设文明城市活动的主要内容。市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专门审议了交通管理工作,并下发12项决议。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强中心城区交通流量的通告》。全市进一步落实“单位法人代表市交通安全第一责任人”和评选先进“一票否决权”的机制;市交警支队与市工会、共青团、妇联、教委等部门联合在全市开展“文明驾车、文明停车、文明骑车、文明乘车、文明走路”的“五文明”活动。与劳动保险部门配合,挑选身体好的首批64名离退休干部、工人组建交通秩序群管大队;与校方、武警和驻军单位协作,抽调消防、武警战士60人、驻军战士30人参与主要路口执勤;组织600名安联组干部、37 742名驾驶员和3 447人次违章人员义务执勤1天,强化他们的守法意识。哈尔滨市交警支队围绕重大节日和大型活动,特别为第三届亚冬会和第七届“哈洽会”“顺利召开而营造万无一失的交通环境,紧密结合全市交通秩序的实际,连续7次集中开展交通秩序整顿活动,共取缔各类交通违章120万余件,吊扣驾驶证9 087本,拘留严重违章者3 371人,没收“疯狂”摩托车115台,同时营建中山路等14条道路基本达到“车不越线、人不斜穿、路无障碍、秩序井然”标准的交通秩序样板路。广大交警高度负责,辛勤奋战,做到了亚冬会交通的绝对安全,平安顺利,使与会的各级领导、近万名中外宾客及亚冬会组织者、运动员等感受到哈尔滨市良好的交通环境,为国家、为哈尔滨赢得了赞誉。
1997年,全省交警部门因地制宜,大力整顿交通秩序,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各地把整顿交通秩序与“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结合并作为一项主要内容,掀起整顿高潮。哈尔滨支队紧紧抓住路口、停车、静态交通秩序和治理小号车牌车、军警车、外地牌照车违章等难点问题,分期纠违治乱,解决路口闯红灯、不按线停车、尊警不遵章问题;出租车、营运面包车、公交联运车、摩托车乱停乱放问题;施工经商乱挖乱占、乱摆乱卖、外延侵吞道路问题;不服从管理、不走信号、开特权车问题等。整顿中实行严管严罚和上限处罚的办法,共举办各类违章人员学习班18期3 000多人次,全年拘留严重违章肇事者94名。整顿后中央大街、靖宇街、中山路、红旗大街、秋林商店、哈一百广场等主干道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人、车畅通,车速由每小时20公里提高到25公里。大兴安岭交警支队有效解决了无牌无证车、漏检车、漏审证和不交罚款等难点问题,市出租车违章率下降15%。
同年是中国国际旅游年,各地根据旅游热点区域公路客运量增加的特点,狠抓旅游交通安全整治工作。大兴安岭支队在日食观测前集中力量对观测点沿途路况、设施、标志检查,强化对危险路段和薄弱环节的管理,使旅游观光期间无交通事故;五大连池和瑷珲交警大队在旅游热线路区增设岗点,严格旅游车辆和线路管理,使10万游客安全愉快地完成旅程。各地均加大了治理公路“三超”(超速、超载、超员)问题,试行巡警体制,坚持密度巡逻,在维持公路交通秩序的同时严厉打击车匪路霸。刚组织不久的穆棱交警大队巡警二中队翠兰交警大队巡逻中队即打掉一个绑架犯罪团伙和一起特大杀人抢车团伙,使公路巡警队名声大振。
1998年,全省城市以治理出租车、拉线面包车、个体车、联运车、军警车为重点,公路以治理高等级公路、客运交通秩序为重点的交通秩序整顿。哈尔滨市交警大队在全市搞58次宣传咨询活动,开展“百日行动”,采取宣传与整顿、教育与严处、白天与黑夜、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措施,对重点车辆违法人员依法从严处理,做到“五个一批”(吊扣一批、滞留一批、拘留一批、处罚一批、曝光一批),共取缔违章1 654 633件次,罚款820余万元,暂扣车辆31 097台,吊扣驾照3 282台,吊销驾照189本,行政拘留552人,刑事拘留128人,逮捕76人,使全市交通秩序明显改善。牡丹江市交警大队为遏制高等级公路重大事故上升的势头,及时召开研讨会,提出防治对策。副市长王宝良专门到支队参加重大交通事故现场办公,上路视察301、302国道交通安全情况,看望昼夜巡逻治理秩序的民警,提出具体整治意见。11月,全市召开加强交通安全紧急会议,进一步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和各项预防措施。至年底,两条国道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报警次数由每天10次减到2次。
1999年,全省公路交通安全形势得到控制,城市交通秩序得到进一步治理,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有所减少,城市“乱”与“堵”的问题有所改善。
在公路交通治理中,各地交警部门实行统一执法,强化巡逻执勤,维护交通和治安秩序,查堵安全隐患,预防交通事故。鹤岗交警支队充分发挥公路巡警队的作用,强化对公路交通和治安的管控,不仅有效地预防了重、特大交通事故,还及时预防和打击了公路上的犯罪活动,查处公路治安案件近百起,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20余起,截获被盗抢的机动车8辆,帮助、解救群众求助和交通事故伤者近200人。同时根据公安部的部署,在省内102国道开展创建平安大道活动,使102国道交通违章和治安案件下降近50%,实现了目标,得到公安部肯定,并授予哈尔滨支队创建活动“组织奖”、京哈路巡警中队“模范单位”。双城大队及所属兰陵中队受到省交警总队的表彰。
城市交通秩序治理主要抓了治乱缓堵,样板路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各地以治乱缓堵为重点,大力开展专项整顿,渠化(指护栏、标线、标志等设施)交通,调节流量,减少主干道和重点路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中心区域道路通行能力。哈尔滨支队对堵塞点和重点路段专项调研,先后开展“百日行动”和“迎国庆50周年整顿交通秩序”活动,采取“四突出”(突出路面、车辆、违章和行人管理)、“七结合”(宣传教育与路面管理、机关与外勤工作、路口秩序与线路秩序管理、白天与夜间管理、市区与市郊管理、动态与静态管理和专门机关与群管群治相结合)的办法,使20余处堵塞点有了明显缓解。
2000年全省交警部门以实施畅通工程和创建平安大道为工作重点,强化交通秩序的治理,加大对违章行为处理和查处力度,确保了全省道路的平安畅通。受多年来交通需求与道路条件突出矛盾的制约,加之交管水平不能完全适应的因素,全省城市道路一直不能有序畅通,治理“乱”和“堵”的问题始终是当务之急。畅通工程的实施,为全省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和管理带来机遇,各地集中解决交通设施多年欠账问题,投入资金创历史新高。省政府和哈尔滨市政府筹资10多亿元用于改造省城道路交通环境;齐齐哈尔、佳木斯和牡丹江等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投入都超亿元。全省城市交通环境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
哈尔滨市在实施畅通工程中开展4次整治交通秩序战役,整治“五种车”(畜力车、农用三辆车、港田车、残疾人专用车、两轮摩托车)、“特权车”(军车、警车、党政机关小号牌车)、“重点车”(小公共车、联运车、出租车、个体车)的行车秩序,整治静态交通秩序(停车、占道)。支队采取集中与分散,巡逻与定点,教育与罚款结合的办法,不断加大对各种违章行为的整治力度。同时,采取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的积极支持。驻哈各部队全力支持第二家乡畅通工程,要人出人,要车出车,先后抽调3 000余名官兵协助管理路面交通秩序;市教委组织中小学生上路帮助维护交通秩序;团市委组织签名青年志愿者承包20处信号灯岗协助执勤;市总工会组织1 000余名下岗职工积极参与维护交通秩序;南岗区人大组织2 000多位市区人大代表在“严管街”执勤,协助交警管理。公安部两次暗访,对全省畅通工程和交管工作给予肯定。本年,全省5个参加全国畅通工程评价的城市,经公安部和建设部专家组的考核,哈尔滨市被评为大城市3等管理水平和进步尤为突出城市,大庆市被评为地级市3等管理水平,富锦被评为县级市3等管理水平,鹤岗被评为地级市4等管理水平,绥化市北林区被评为等外。其余8个地级市经省公安交管局组织专家评价,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被评为地级市3等管理水平,鸡西、双鸭山、伊春、七台河、黑河被评为地级市4等管理水平。
创建平安大道工作进入第二年,在102国道创建成果基础上,创建工作扩大到全省,并把301国道列入全省工作的重点。省公安交管局2次由领导带队对301国道实地踏查研究,召开创建工作互检汇报会和讲演交流会,并为301国道创建工作投入400万元资金。各级交警部门克服困难,积极行动,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和支持,在资金、人员、编制等困难上,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政府给予的倾斜政策。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市长直接听取交警支队汇报,解决了公路巡警中队的科级机构问题;大庆市、区两级政府为创建工作拨款200余万元,改善公路巡警中队装备;农垦系统投入300多万元开展创建工作,初步改变了垦区自管公路没有交通标志的状况。一些交警部门还主动与其他警种及运管、收费、救护等单位建立联动网络,应付突发事件和重特大交通事故。创建工作使102、301、202等重要国道交通安全形势得到基本控制。2000年,在全国道路交通事故逐年攀升的走势下,全省重特大交通事故数同比上升0.7%,损失下降19.03%。
2001年,全省交警部门抓住实施畅通工程和创建平安大道的机遇,突出重点,持续保持整治交通秩序的活动势头。
在实施畅通工程中,把虽经过几次整治,但仍成为党和政府及广大群众关注热点的违规使用警车、警灯、警报器,严重扰民、扰乱交通秩序的问题纳入重点。2月20日晚,哈尔滨发生一起两辆非警用车亮警灯、鸣警笛、用扩音器喊话疾驰阻碍省领导与港澳委员会议车辆通行的事件,造成恶劣影响。事后,省长宋法棠、省委政法委书记唐宪强、副省长王东华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省公安厅认真查处此事,并彻底清理警车、警灯、警报器等方面问题。连续几天,省公安督察、交警部门仅在哈尔滨市区就查出省内违规车辆20台,非法使用警灯14起、非法使用警报器8起、各种无效证件17件。本年,全省主要城市均开展2~3次较大规模专项整治。哈尔滨交警支队与省军区合作,仅一周时间,就查出并取缔270辆违规车辆。鹤岗市召开3次政法机关主管领导联系会,在自查基础上,组成联合纠察组,到路面和重点单位清查,共检查有关车辆426台,暂扣34台,摘警灯12个,收回警用牌照2副,责令3台卖出警车限期涂掉警用标识,扣留违章驾驶员3名。全省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省公安交管局把哈尔滨、大庆作为畅通工程的重中之重,解决制约城市道路交通的“堵”和“乱”问题。哈尔滨市交警支队面对交通环境建设和改造周期较长带给管理工作的巨大压力,实行全警动员,群策群力,除必要留守机关人员,全部上路,投入打通节点、畅通出口的交警秩序整顿中,配合道路建设和改造施工的7项重点工程,加班加点,全力疏导交通。大庆市交警支队确定阶段性治理目标,合理布警,充实一线,加大努力管控力度,使中心城区道路管控范围达80%以上,“严管街”达91.9%。在中心城区开展16次集中整顿,重点治理在主干道、繁华路段上无证驾车、酒后驾车、闯红灯、超速、超载、不行其道、带病上路等严重违章行为。同时,对主干道、繁华区影响交通环境的违章占道进行5次清理整治。累计投入警力9.25万人次,出动执勤车辆2.14万台次,取缔各类交通违章26.6万余件,使主干道上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遵章率分别达97.8%、89.9%、85%,平均时速大于50公里,消除了严重堵塞路口。
创建平安大道工作得到继续深化和扩展。把公安部确定的创建重点102国道和省确定的创建重点302国道作为重中之重。此外,根据公安部要求,将省内5条高速公路也列入创建重点。哈尔滨交警支队的33个巡警中队把消除事故隐患、解决强行会车、超速行驶和路边故障车等问题为整治重点,采取执法、教育、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予以治理。1月份以来,全市连降大雪,1月20日,尚志市内有20公里路段被厚达1.5米的深雪覆盖,造成200余辆车滞行。尚志交警大队组织20余名巡警连夜开展救援工作。由于风狂雪大,人工清雪效率低,又调4台推土机突击清雪。次日7时,当得知被困车辆油尽粮绝情况后,市交警支队即派员赴尚志市,与尚志市公安局一道将足够的食品、热水、汽油送到救援现场。30多名交警奋战冰雪18小时,确保了人车安全和公路畅通。
2002年,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在全力实施畅通工程和创建平安大道活动中,针对不同季节和时期道路交通特点,分阶段、有步骤开展集中整治交通秩序,扭转多年全省交通事故招标持续上升局面,同比事故降7.3%、死人降1.77%、伤人降3.25%。在城市,先后开展以保卫元旦、春节为主体的交通安全保卫战;以实施畅通工程为主体的交通整治战役;以无事故为主体的交通整治百日会战。在公路,开展集中打违、百日会战、整治“三超两强”(超速、超载、超员和强行回车、超车)等活动,形成对严重违章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牡丹江市交警支队抽调骨干充实到公路巡逻一线,在管内301国道123公里路段投入5个巡警中队、警车13台,完善了各项勤务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公路统一执法、巡逻管控及接处警的快速反应能力。开展专项整治中,重点查“两无”(无证驾驶、行驶证)、抓“两超”(超速、超载)、治“两乱”(乱停车、乱占道)。特别在治理严重超载违章活动中,在301国道治安检查站设立“消除严重超载违章转运站”和“整改站”,严厉取缔严重超载违章。同时对国道交通参与者和沿线村民、学生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并把重要宣传标语悬挂公路出入口,把多种警示标志立在易出事路段,随时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本年内国道重大交通事故同比下降7%,确保了公路交通和治安秩序。
2003年,全省公安交警部门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大道和实施畅通工程活动,全面整治交通秩序,有效控制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安全3项指标继续下降,其中事故起数下降14.09%、伤人下降10.62%、直接经济损失下降8.12%。在全国畅通工程、平安大道活动考评中,哈尔滨、大庆市达到2等管理水平,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鸡西、鹤岗和富锦市达到3等管理水平;参评的国道、省道有60%里程达到3等管理水平,50%以上公路中队基本达到创建标准。6月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召开省直机关及驻军主管领导、车管干部和部分驾驶员大会,严格要求机关和军警车驾驶员严禁“特权车”和“霸王车”。省及哈尔滨市组成军警联合纠察队,从严查处一批违规人员,刹住了特权风气。全省自5~8月、9月至年底,统一组织两次整治交通秩序的集中行动,各地均加大了对一些特殊车辆的治理力度,严处突出的违章。同时,通过集中清理违章占道,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和管理设施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等措施,初步抑制影响交通秩序的一些突出问题,11月5~6日,公安部在哈召开全国部分省市道路交通整治工作座谈会,组织13个省市交警部门的领导研讨哈尔滨整治道路交通秩序的做法。
2004年,全省持续加大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力度,巩固和发展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专项治理了影响公路安全行车的农用车、拖拉机载人、客运车辆超员和严重扰乱行车秩序的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强行超车会车,重点对长途客运车辆集中进行安全检查,从源头消除安全行车隐患。全年共查处交通违章违法问题41万件,记分17余万分,吊扣驾驶证3 563本,缴销141本,行政拘留422人。
2005年,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认真落实公安部、省政府和省公安厅关于专项治理道路交通秩序的各项工作部署,全警上路,先后开展4次针对性强的专项整治集中统一行动。整治“双超”(车速超速、超员)行动。重点是高等级公路和城市快速干道上;整治危险化学品运输行动。各级公安交管部门与各级安监、质监、交通等相关部门联动,集中排查整治了剧毒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运输中的安全隐患。公安机关严把核发《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通行证》关,并对运输车辆安装反光标识,对驾驶、押运人员予以安全资格培训。打击和整治盗抢机动车犯罪和无牌无证、挪用号牌、假牌假证、逾期未检、无检验合格证、报废车、拼装车等7种严重违法车行动。采取上路检查和网上核查措施,全省统一组织打击盗抢机动车24小时统一行动,出动警力6 500人次,检查车辆46 442辆,暂扣2 297辆,调查嫌疑车辆168辆。采取执勤警上路查扣车管警检车查相结合措施,从严核查每辆嫌疑车。经过打击和整治,共查获盗抢车辆82辆,抓获犯罪嫌疑人68名,查实报废车3 594辆,无牌无证、假牌假证车13 067辆,收缴串挂挪用号牌4 359副;整治易发事故隐患和严重交通违法问题专项行动。省公安厅副厅长刘忠志及总队领导分别带领7个工作组分赴各地蹲点督导工作,参加一线的整治活动。各级公安机关和交警部门的领导都把岗位前移,分片负责,靠前指挥,带头上路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车辆。同时,强化对驾驶人安全管理教育,强制取消交通违法记满12分或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有责的客运驾驶人的驾驶资格,并对长途客运车辆全面安检,检车率达100%,合格率达98%。对不合格车辆责成专人监管维修,合格后方准上路。通过整治,全省机动车严重超速减少20%以上,长途客运车严重超员及酒后驾车等问题得到基本控制,全年共取缔交通违法问题74万余件。
除全省集中统一行动外,各主要市地交警部门紧紧抓住本地比较突出的、影响交通秩序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适时开展针对性强、可操作、效果明显的专项整治工作。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智能交通示范城市的哈尔滨市交警支队,先后开展了春运交通保卫战,夏季百日攻坚战,打击“疯狂残土车”夜间整治专项行动,取缔港田车、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战役,城市外围防控保卫战役,整治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战役6个战役。在整治交通秩序中,支队突出“以人为本”、教管并举的人性化依法行政引起社会广泛反响。在维护高考期间交通秩序工作中,支队公开承诺考生凭准考证不受禁行路和单双号限制;考生只要持准考证向任何一名执勤交警求助,交警必须积极帮助考生准时到达考场;运送考生的车辆有交通违法行为的,当场放行,事后再处理;还为42处考场周边设置84块禁鸣喇叭标志。6月8日晨大雨,多条主干道交通严重拥堵,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赶往考场途中。眼看大范围误考事故就要发生,支队启动应急预案,600余名交警和300余台警车出动,冒雨在通往各考点的拥堵道路上紧急疏导交通,快速建起考生“绿色通道”,保证了考生按时抵达考场,使25 000多名考生没有一人因交通拥堵迟到。年底被评为感动哈尔滨的大事之一。在整治“违法骑车和走路”战役中,支队集中大范围进行2个月的守法宣传。从10月31日起,1 000余名交警在40条主干道上整治对违法走路、骑车行为予以现场教育和依法处罚,突出教育目的,以引导、批评、处罚为手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受教育和处罚者心悦诚服。对此,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连续两次给予报道,市党政领导给予充分肯定,极大提升了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