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第六节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一、学微机活动
1984年开始开展全省中小学生学用微机活动。1986年6月1日,省科协、省微机办公室、省教委以省政府名义,在哈尔滨青年宫举行第四次向全市中小学校赠送微机大会,大会向31个市、县的中小学校赠送230台“LASER”310型微机,总价位值50万元。
在开展青少年学用微机活动中,省科协加强微机软件的评选工作。1986年11月28日,省科协在北方大厦召开首次青少年微机软件评选会,20个市、县的2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1987年6月1日,省科协在哈尔滨市少年宫举办哈尔滨青少年微机表演赛。全市300名小微机爱好者参加了表演。这些活动有力地增强青少年学习微机的兴趣,提高青少年掌握微机的水平,推动学习活动更广泛地开展起来。
在开展青少年学用微机活动中,省科协和省教育厅联合组织举办了全省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此项竞赛每年举办1次。1986年7月,第三届全省青少年微机竞赛在黑河市举行。1991年1月,举办了第七届全省青少年微机通讯赛,64人参加,6名学生获一等奖。1993年6月,举办了第九届全省青少年微机竞赛活动,在近2 000名参赛的中小学生中推荐了57名同学参加了通讯赛,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17名。1994年6月,举办了第十届全省青少年微机竞赛,经评选,有8人获一等奖、17人获二等奖。在全省计算机竞赛的基础上,省科协还组织竞赛的优秀选手参加全国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活动。1993年8月,省科协组织3名优秀选手参加了在上海市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其中2名选手获铜牌。1995年8月,省科协组织黑龙江省选手参加了在南京市举办的“首届全国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学分区联赛”和“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黑龙江省的总成绩分别是联赛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和2名优秀选手。
1996年,在第十二届全省青少年计算机竞赛的基础上,省科协组织选拔出500名青少年微机选手,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计算机竞赛分区联赛,200名青少年获三级选手称号,160名获初级选手称号。同时,组织了3名优秀选手参加了在上海市举行的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竞赛,其中1名选手获三等奖、2名选手获优秀奖。1997年8月,省科协组织黑龙江省3名青少年赴香港参加全国第十四届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1名同学获铜牌奖。
2005年,省科协组织了第十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黑龙江分区赛暨第十八届黑龙江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省8个市(地)的500多名青少年参加了初赛 ,选拔出90多名青少年参加了11月19日的复赛。
二、科技夏(冬)令营
1986年7月,省科协在黑河市举办了夏令营活动,并举办了全省第三届青少年微机竞赛。14个市(地)的56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活动。伊春市科协坚持每年组织1次青少年科技夏(冬)令营活动。1991~1992年,在桃山林业局举办了暑期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活动。1992年1月,省科协在省科学会堂组织了黑龙江省首届青少年冬令营活动,500余名同学参加了冰雪活动,并参观智慧宫、科技漫画展、航空航天系列展。
2000年1月,伊春市科协举办了“新世纪之星”冬令营活动,一行15人赴哈尔滨市进行为期1周时间的活动。7月,在北京举行了“新世纪之星”科技夏令营活动,有70多名学生参加。同月,举办了为期1周的“我去北京上大学”的夏令营活动,有29人参加。2002年1月,举办了“我爱伊春,我爱家乡”冬令营活动,30名优秀中小学生参加。7月,举办了“兴安连北京”夏令营活动,有50名中小学生参加。
2004年1~2月,大庆市科协组织全市计算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创新大赛、航模及车模赛等,获奖者共计32人参加了青少年科技冬令营活动。在历时10余天的活动中,营员们参观了中国著名的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绍兴鲁迅纪念馆等地。沿途还游览了柯岩、乌镇、雁荡山、西湖、千岛湖等景区风光及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等。通过系列活动,使营员们切身体会到中华5 000年灿烂文化的伟大,极大地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营员们还写出科技小论文、观后感、心得体会等60余篇。2005年7月,大庆市科协组织了主题为“爱我中华”夏令营,40人参加。在活动期间,营员们参观教育基地、黄河壶口瀑布、延安等 地,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1981~2005年,大庆市科协组织全市获奖学生连续开展了25届科技夏(冬)令营活动,共有近3 000名中小学生参加。1986~2005年,黑河市科协组织青少年科技夏(冬)令营28次,有6 000多人参加活动。
三、发明创造和科学论文撰写活动
1982年起,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每2年举办1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论文讨论会。黑龙江省按照全国青少年活动的总体规划,于1984年6月举办了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小发明小论文比赛活动。
1988年7月,省科协在哈尔滨市举办了黑龙江省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小发明、小论文比赛。在此基础上,参加了9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四届青少年科学发明比赛活动,有4名同学获奖,其中穆棱县民主小学高岩的作品“盆挂”获一等奖。1989年7月,在天津召开的全国第四届青少年科技讨论会上,黑龙江省有3名同学获奖,其中讷河县老莱中学学生吴国范撰写的“马铃薯的两重性”论文获二等奖。
1990年5月,省科协举办了黑龙江省第四届青少年科技小发明、小论文比赛,来自12个市(地)的37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比赛。从42件参赛作品中评出一等奖8件、二等奖7件、三等奖21件;从21篇参赛小论文中评选出一等奖5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9篇。在这次比赛的基础上,黑龙江省组织参加了8月15~20日召开的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有7件发明作品和4篇科学论文获奖,其中,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朱嘉琦撰写的论文“浅谈对齐市工业废水的处理”获一等奖,齐齐哈尔市公园路小学郝强的作品“方便下水道盖”等3件获发明创造二等奖。
2005年5月13日,省科协和省教育厅联合在哈尔滨市举办了黑龙江省第十九届青少年创新大赛。从60多项参赛创新成果中,经评选,选拔出9项参加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黑龙江省有1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截至2005年,黑龙江省共举办了19届青少年科技小发明、小论文比赛。
四、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
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1998年以前名为“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是指青少年在课余进行的生物、环境科学技术的观察、考察、采集、种植、饲养、研究等科技活动。1991年8~10月,全省各级科协组织近15万青少年参加了黑龙江省首届青少年生物百项优秀方案评选活动。经各市(地)推荐,有137个项目参加了省级评选,有22个项目获一等奖、33项获二等奖、26项获三等奖。在参加全国首届青少年生物百项优秀方案评选活动中,黑龙江省获优秀项目奖5个、优秀活动奖3个、活动组织奖2个。
各级科协在开展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中,还举办了知识竞赛等活动。1992年1~3月,大庆市科协、市教育学院、市农校联合举办了大庆青少年环境知识竞赛系列活动,有183名学生获奖。1992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青少年环保知识竞赛中,黑龙江省有7名中小学生分获环保故事、环保调查报告、环保图画竞赛三等奖。
1993年1~5月,省科协在全省青少年中举办了卫星搭载番茄种子试验活动。有37所学校近600名学生参加了这项活动。经评选,哈尔滨市101中学获活动组织奖,17各教师获辅导奖,68名学生获优秀活动奖。
1995年8月,省科协组织5名青少年和15个项目,参加了在长沙举行的全国第三届青少年生物百项评选活动,黑龙江省获优秀项目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优秀活动奖6个,青少年探索奖3个,优秀组织奖2个。
1997年5月,省科协在哈尔滨市举办了第四届全省青少年生物百项优秀项目评选活动。经评选,评出省级优秀项目一等奖8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2个,鼓励奖16个,优秀活动奖10个,优秀组织奖10个。
1999年6月,举行黑龙江省第五届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评选活动。参加本届评选活动项目有65个,其中7个项目获一等奖、6个项目获优秀活动奖。这13个项目参加了同年8月举行的全国第五届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评选,黑龙江省有3个项目获优秀项目二等奖、4个项目获三等奖、5个项目获优秀活动奖,还有3个单位分获优秀活动持之以恒奖和优秀组织奖。2001年8月,省科协组织6名获省级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优秀奖的学生赴福州参加全国第六届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评选。经评选,黑龙江省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7项。
五、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
为使中国青少年的科学素质能够适应跨世纪挑战的要求,并充分发挥青少年在向社会传播科技知识中的作用,中国科协决定,从1995年开始,在全国广大青少年中组织实施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传播行动的宗旨是,向青少年传播科学方法、科学理想、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最终目的是推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培养具有创造力、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新一代。在这项行动中,科技工作者亲自参与,通过与青少年“大手拉小手”活动等各种有益的形式联系起来,使青少年既是受传者,又是传播者。
1995年5月25日,省科协会同省委宣传部、省科委、省教委、团省委等在哈尔滨工人文化宫召开了全省青少年“5·25科技传播行动大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光洪到会并讲话。1 500多名中学生参加了会议。1996年6月18日,省科协开展了第二届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活动。组织200多名青少年到东北农业大学参观,并请副校长李庆章作了题为“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未来”的科普报告。
1997年6月6日,省科协与省委宣传部、省教委、省水利厅、省环保局、团省委联合在哈尔滨工人文化宫举行了全省青少年“珍惜生命之水”科技传播行动开幕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科协主席朱典明到会并讲话。省水文资源勘测局副总工程师李香珍为参加会的1 500多青少年作了题为“增强水忧患意识,树立爱水节水好风尚”的科普报告。1998年,省科协和省教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以“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青少年科技传播活动,100多名科技工作者和近1 000名青少年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
为纪念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 100周年,省科协与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单位联合开展了“国际物理年—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活动。2005年4月19日,在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隆重举行了物理年光传递活动的启动仪式。邀请中国凝聚物理态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苏文辉向200多名青少年作科普报告,并与青少年在纪念国际物理年条幅上签名留念;邀请省物理学会、《学物理》报的总编辑唐伟到绥棱县为农村青少年作了物理学方面的报告。同时还举办了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专家于海鹏和叶奕煌与130多名农村青少年参加的物理年科普座谈会,并组织他们参观了黑龙江省科技馆。哈尔滨、牡丹江等市也同时举办了纪念活动,有600余名青少年志愿者通过节能手电筒在各地进行光束传递活动。为配合各地开展活动,省科协还组织订购了200套物理科普挂图、400套科普图书等物理方面的科普资料,寄送到部分市(地)。在全国2005年“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优秀活动项目的评选中,黑龙江省“国际物理年—大手拉小手青年科技传播行动”系列活动被评为优秀项目。
六、数学竞赛及其他活动
在1991年第3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由省科协选送的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罗炜同学获金奖。1993年,伊春市科协选送的高中组学生有2人获全国数学联赛三等奖、7人获省三等奖;初中组有3人获全国数学联赛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6人获省级奖。
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还开展了天文学方面的科普活动、“防治艾滋病和未成年人心理和物理知识”的巡展等活动。1997年3月5日,省科协邀请北京天文台卞毓麟在哈尔滨工人文化宫为1 500多名中小学生作了题为“日全食的故事”的科普报告。3月9日,省科协与中国天文学会、中国科学院在漠河县举办了“中国黑龙江日全食和海尔—波普彗星观测活动”及“太阳与人类环境”国际学术会议。全国有近百万青少年参加了观测活动。由于此项活动的成功举办,省科协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嘉奖。7月18~20日,省科协举办了全省“青少年观测日全食科普征文”评选活动。经评选,从200篇征文中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45篇、三等篇72篇,有68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2003年12月~2004年2月,省科协与团省委联合开展了“龙江杯‘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知识竞赛”活动。这项活动历时一个寒假,收到答卷45 971张。经评选,获个人一等奖100名、二等奖200名、三等奖300名,优秀组织奖20个。竞赛结束后,各地科协将其延伸到基层,开展了相应的科普活动。
2000~2004年6月,黑龙江省累计3 000多所中小学校的700余万学生参加了各类科普活动,累计举办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班20期,培训优秀辅导员800余名;连续4年会同省教育厅举办了黑龙江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组织青少年生物百项科技活动和“小发明、小创造”活动60余次,共收集作品3万多件,其中有700余项获省级奖励,200多项获国家级奖励;组织青少年科技夏(冬)令营活动50次,有6 000名青少年参加活动;组织青少年创新大赛3次,征集各类作品4 000余件(篇),评选出一等奖作品60件,二等奖作品200余件,三等奖作品近1 000件,其中32件作品获得了国家级奖励。在抓好学校科普教育的同时,各级科协还注重把青少年的科技活动引入到社会实践中,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同时也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得到普遍提高。
2005年3月,哈尔滨市香坊区科协配合区601办公室,在成高子镇和平小学和幸福镇幸福中心小学举办了“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爱生命,反对邪教”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省科协展出了这方面内容的展板100余块,哈尔滨市科协科普大篷车开进了校园,为孩子们展示了20余件科普实验仪器,展出了50余块科普展板。两个镇的近2 000名中小学生和近千名农村干部、农民参观了展览。5月,黑龙江省首届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在哈尔滨市少年宫举行,哈尔滨市、大庆市等地的20多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经角逐,3个学校分别在小学机器人高山滑雪、小学机器人足球、初中机器人保龄球等项目中拔得头筹。同年,伊春市科协与教育部门联合,在市区内的21所中、小学校进行了“防治艾滋病和未成年人心理知识”巡展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 000余份,受教育师生达1万余人;大兴安岭地区的巡展活动历经1个多月,行程500多公里,观看展览的总人数达10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