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综述

统计管理

综述


  2016年,全区统计部门围绕地委、行署和省统计局的中心工作,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完成各项统计任务。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普查工作在全省取得“七个率先”(即率先成立机构、率先落实经费、率先综合试点、率先“两员”选聘、率先人员培训、率先清查摸底、率先入户登记)。加强统计监测,全民创业统计季度监测常规化,开展各项经济指标波动的大数据监测,全民创业信息平台在全区乡镇林场全面铺开,结合山产品采集专项调查开展全民创业统计,为全区林下产品上游加工下游销售提供准确数据。开展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首次将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法人单位纳入联网直报,确定全区亿元以上项目法人27家。开展建筑业增加值统一核算改革和创新电子商务统计监测工作。落实“两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发《大兴安岭地区行署统计局“两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度》。编制《城镇居民、林业职工脱贫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管理办法》。按照省文化产业普查工作总体部署,制订《大兴安岭地区文化产业普查实施方案》,首次开展全区文化产业普查工作。完成劳动力调查和人口变动调查工作,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工作首次采用手持PDA入户访问调查。在全省率先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分县区总量汇总工作。配合物价局和农委分别开展国家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和玉米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完成“四众”统计调查、全国非公有制企业人才调查等任务。开展“六大产业”统计监测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监测统计工作。完成新增高耗能企业监测、季度分县区单位GDP能耗监测、消费品市场跟踪监测、妇女儿童两个规划统计监测、第三产业月度监测、文化产业动态监测等工作。坚持严把“五关”,提高联网直报数据质量。加强宏观经济分析力度,开展全区统计系统统计分析评比。全年撰写统计分析92篇,编发全局统计报告、专报33期,编印《统计月报》《2016年统计年鉴》。向各级党政领导、有关部门、社会各界提供统计数据咨询服务400余次,近万余笔。举办全区统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50余人。行署统计局在2015年班子考核和廉政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档次,连续9年在地林直机关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评为优秀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