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综述

非公有制经济管理

综述


  2016年,地委、行署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下简称“非公经济”)作为林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贯彻落实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大兴安岭地区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初稿)》,推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新林达达香合作社项目通过省服务体系项目审核。下达《2016年度大兴安岭地区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分配使用计划》,发放资金150万元,重点支持非公经济及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方面的项目。开展地级林业龙头企业认定,新认定北极鄂伦春生物工程、呼玛河酒业、林格贝寒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户企业为林业龙头企业,累计达到12户。强化融资服务,出台《大兴安岭地区落实〈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实施意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挂牌上市的林格贝寒带生物科技公司通过“新三板”募集资金1.085亿元。落实地区助保金贷款和工业企业贷款周转金政策,1户企业获“助保贷”350万元,9户企业获工业企业贷款周转金4550万元。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地委全民创业等政策引导下,新增省级、地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各1个,截至2016年末,全区建立工业加工型、龙头带动型等不同类型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14个,入驻小企业565个,安置就业1.8万人。非公企业获“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05个,有机食品和无公害产业认证名列全国同行榜首,8户企业和5户合作社的4大类62个产品通过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产销监管链认证审核,拥有511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9个省级名牌产品和9个省级著名商标,占全区比例3.1%,“恒友”成为国家驰名商标。全区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63亿元,增长5.4%,占全区GDP的45.4%;非公税收完成6亿元,占全区总税收的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