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综述

野生动植物保护

综述


  2016年,全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系统重点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林下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大兴安岭资源馆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系列专项行动,全区放飞(生)野鸭、鸟、林蛙703只,收缴野生动物3只,查获1起破坏野生动物刑事案件。完成大兴安岭地区冬秋季水鸟同步调查工作。全区研究的“鸟类样本采集最大化无伤害工作方法”,在全国鸟类环志监测采样会议上作为典型经验进行介绍推广。阿木尔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成为国家林业局先期确定的34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防控标准建设单位之一。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监测预警,防范非洲猪瘟疫情在全区蔓延。林业自然保护区提档升级,省级以上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116.74万公顷,黑龙江北极村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呼源钻天柳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十八站呼玛河湿地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4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完成验收前期准备工作。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按计划推进。完成“野生蓝莓等资源富集区面向林业职工开展承包经营试点”工作。2016年,全区从事野生蓝莓、红豆、偃松采集人员10 820人,人均收入8032元。资源馆年接待来宾358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