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综述

漠河县(西林吉林业局)

综述


  2016年,漠河县围绕“全国旅游名镇,全省经济强县”工作目标,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实施“生态固本、旅游带动、产业升级、城乡统筹、改革驱动、文化拉动、民生优先”七大战略,推进保生态、抓改革、促转型、惠民生,实现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平稳发展。实现小口径地区生产总值22.4亿元,同比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8亿元,同比下降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23 642元和16 598元,同比分别增长8.4%和9.5%。西林吉林业局完成上缴款582万元,完成计划100%。在全区综合考评中漠河位列县区第一。推进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林业改革,确定政府部门23个,撤销林业局直属基层单位5个,成立管护区3个。推进项目建设,向上争取资金3.07亿元,全县列入省重点产业项目2个,完成投资1.18亿元,完成计划131.3%。招商引资新开工项目4个,复工项目6个,招商总投资36.5亿元,到位资金14.6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中幼龄林抚育183 300公顷、补植补造3220公顷、人工造林866.66公顷,森林覆盖率92.48%。北极村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特色小镇建设规划、中国国际极地奇观旅游目的地规划、乡村建设十年发展规划。主办中国-大兴安岭-漠河第26届北极光节,与中促旅有限公司承办东北亚绿色发展(漠河)论坛。北极镇入选中国首批特色小镇“2016中国避暑小镇百佳榜”,洛古河村入选“中国最美乡村”。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91.4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和10.5%。建立合作社、联合体40余家,森林生态食品实现产值4.19亿元。张仲景养生院第一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通过审批。全年接待候鸟式养老人员1.8万人次。创建林果、食用菌、药材、养殖等各类产业示范基地16处,林下经济实现产值4.1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14.56%。全年投入民生资金6.9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70.9%。开发公益性岗位1437个,争取就业资金129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0 6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规范医疗项目收费标准1520个,下调收费项目250个。新建漠河车站、档案馆投入使用。4所新建幼儿园通过主体验收。成立驾校、社区学校,B类3级驾校投入使用。义务教育申报省级《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项目,教育信息建设实现中小学校“三通两平台”,高考二表进线率54.68%,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完成县、镇两级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前哨林场党总支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年教师王忠雷获第20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