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共黑龙江省第八届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
第四节 中共黑龙江省第八届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
一、八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
八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于1998年4月29日在哈尔滨市花园村宾馆举行。
省委委员50人、省委候补委员8人出席会议。
会议由徐有芳主持并就《关于第八届省委常委、书记、副书记,省纪委常委、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建议名单》作了说明。全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省委常委12名(以姓氏笔划为序):于景常、王先民、王宗璋、田凤山、刘东辉、杨永茂、杨光洪、李清林、张毅、徐有芳、唐宪强、韩桂芝(女);省委书记徐有芳,省委副书记:田凤山、韩桂芝(女)、杨光洪。
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加强理论学习的决定》、《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决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决定》、《省委工作细则》。
二、八届二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
八届二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于1998年12月25日在大庆市大庆宾馆召开。
省委委员48人、省委候补委员8人出席会议。省政府党员副省长,各市长、地区专员,省直、中直有关单位党的负责人等78人列席会议。
会议议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传达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讨论通过《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的决定》;部署1999年工作。
徐有芳作《深入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继续推进二次创业的伟大实践》的报告。1.1998年全面展开二次创业有了良好开端并取得成绩。一是夺取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二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8.5%;三是改革开放步伐继续加大;四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五是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同时指出当前还存在着一些领导干部思想解放不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农业基础条件差、国有企业总体效益差、下岗再就业的压力大、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在一定范围滋生蔓延等问题。2.1999年要在推进二次创业上有新进展。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继续打好“四个硬仗”为重点,把扩大内需,开拓市场,依靠科技,调整结构,优化环境作为主要措施,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推进社会进步,保持社会稳定。3.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用整风精神,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提高各级干部的政治素质;全面贯彻落实干部队伍“四化”方针。
田凤山作《振奋精神,知难而进,把省委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的总结讲话。强调全党要聚精会神地把当前的事情办好,特别是确保灾区群众安全过冬,做好明年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
会议通过了徐有芳作的报告并作相应决议,通过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的决定》和《1999年省委工作要点》。
会议决定中共黑龙江省第八届委员会候补委员王桂香、李生递补为委员。
三、八届三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
八届三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于1999年12月21日至22日在哈尔滨市花园村宾馆召开。省委委员50人、省委候补委员6人出席会议。省纪委常委,省政府党员副省长,各市(地)委书记、市长(专员),省直有关单位党的负责人31人列席会议。
会议议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讨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总结1999年工作,部署2000年工作。
徐有芳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二次创业’的更大成绩迎接新世纪》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1999年的工作,指出这一年抓了6件大事: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集中力量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工业保持稳定增长,效益明显回升;积极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全面开展大招商活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出现新局面;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认真开展“三讲”教育,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稳定增长,预计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0%,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又有新的进展,依法治省步伐加快,社会政治稳定,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报告指出存在的问题是:思想还没有完全摆脱旧体制、旧观念的束缚;经济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出现断层,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农民收入有所下降;企业亏损面较大,贫困行业还没有完全走出困境;总的社会需求不足;经济发展环境不宽松;反腐败任务十分艰巨。这些需要认真加以解决。报告提出2000年的中心任务是全力做好以调整结构为重点的经济工作,继续开创“二次创业”的新局面,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完成省八次党代会和二次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以“二次创业”的优异成绩迎接新世纪。在发展目标上,确保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7.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有明显提高。报告强调要加强党的建设,发挥政治优势,为跨世纪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和良好环境。
会议讨论通过了《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了黑龙江省国有企业跨世纪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指导方针。到2000年底,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2003年底,全省地方工业企业整体扭亏为盈。到2010年,全省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基本完成,形成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国有大中型企业全面完成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中小型企业通过各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危困行业基本解困,更好地发挥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会议同意徐有芳的报告并通过了《省委2000年工作要点》。会议还讨论通过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
田凤山作《抓住机遇,奋力拼搏,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新世纪》的总结讲话。
四、八届四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
八届四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于2000年11月3日至5日在哈尔滨市花园村宾馆召开。
省委委员48人、省委候补委员6人出席会议。省纪委常委,省政府党员副省长,各市(地)委书记、市长(专员),省直有关单位党内负责人34人列席会议。
会议议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讨论《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
徐有芳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在新世纪之初开创加快发展的新局面》的报告。全会同意徐有芳的报告并作相应的决议。《决议》指出“九五”期间全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团结奋斗,战胜了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克服了内需不足等不利影响,完成了“九五”计划主要目标和任务。今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可达3140亿元,是1980年的4.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达到8280元,实现了翻两番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进入小康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和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决议》在列举“九五”期间全省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十五”期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予以解决。
省委副书记、省长宋法棠作《关于制定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草案)》的说明。
会议通过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决议》。《决议》指出黑龙江省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区的位次前移,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提前翻一番,为尽早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决议》提出,在新的发展时期,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针。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二次创业,富民强省”的根本要求。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是:在产业结构上,坚持巩固提高第一产业,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旅游业等发展快,潜力大,增幅高的产业;改造提升装备工业、石化工业、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等产业;在所有制结构上,加快实践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大力发展个体私营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在城乡结构上,积极推进城镇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决议》指出要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会议决定中共黑龙江省第八届委员会候补委员郭晓华、高志杰递补为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