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1993年12月省委工作会议
第五节 1993年12月省委工作会议
1993年12月4日至7日,省委在哈尔滨市和平邨宾馆召开工作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省委常委,省人大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省政协主席、副主席,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市、地、县委书记及主管农业副市长(专员)、副县(市)长,省农场总局及所辖各农管局党委书记等共438人。
会议议题是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决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加快本省农业、农村经济及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思想和政策措施,总结交流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经验,研究部署全省明年农业和农村工作。
孙维本在会上作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村改革步伐》的讲话。
《讲话》首先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经济取得历史性进步。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3%,农村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1991年省委六届八次全会后,由于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严格清理农民负担,对农用生产资料实行最高限价,着力解决农产品收购打白条子问题,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制定并实施粮牧企、贸工农、农科教和城乡四个一体化的战略思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全面发展县域经济;逐步放开粮食和农产品价格,努力按照市场导向组织农业生产,培育和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把乡镇企业作为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推行股份合作制,创办工业小区;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实行农科教统筹结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转化;实行政策和投入倾斜,支持富裕县加快发展,扶持贫困县脱贫致富;发挥沿边开放优势,建设农产品出口生产与加工基地,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大县办工商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力度,对县办工业实行国有民营、民有民营,增强县级经济活力;整顿提高农村党支部,健全村级配套组织,进行以提高商品意识、坚定奔小康信心为重点的思想教育,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县统揽本地经济工作全局职能,实现由单一抓农业向全面发展农村各业,由注重财政收入向培植财源转变,推动县域内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个产业的竞相发展。
1993年,全省粮食总产达482亿斤,实现了总量增长、结构改善、质量提高和效益增加,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经营,产值已占农业产值的30%以上,乡镇企业步入快行道。《讲话》还指出本省农村经济发展中仍存在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农业劳动力大量闲置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讲话》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经济率先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措施:1.稳定和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2.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生产、经营、流通、消费社会化全程服务;3.放开并保护农产品价格,加快培育和建设市场体系,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创造条件;4.加强和改善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