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特点及影响 2014年,黑龙江省冬季气温偏低,春、夏、秋季气温偏高,年平均气温3.2℃,比常年高0.2℃。冬、夏降水少,春、秋降水多,平均年降水量568.2毫米,比常年多8%。平均年日照时数2416小时,比常年偏少101小时,作物生长季(5-9月)平均日照时数1034小时,比常年偏少140小时。年内,春季低温阴雨内涝、夏季强对流、秋季雾霾、12月特大暴雪给农业、交通等行业带来不利影响。全年,有4项气候记录出现极端情况:4月降水特少,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1位,气温特高,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二位;5月降水特多,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一位;6月气温偏高,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二位。年内,主要气象灾害有春涝、低温阴雨、暴雨洪涝、风雹、雾霾、暴雪等。
春涝 3月,气温偏高。月末,黑龙江省北部及中东大部地区土壤处于偏涝状态,对春整地有一定影响。5月,降水偏多,中东部及北部的52个市县土壤偏涝,给作物出苗和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低温阴雨 5月,大部市县气温偏低,日照偏少,降水特多。低温、多雨、寡照的气象条件对旱田作物适时播种、出苗、幼苗生长以及水稻移栽和返青均有不利影响,部分地区播种拖后,出苗、幼苗生长及水稻返青缓慢。
暴雨洪涝 夏季,暴雨过程频发,季内各月均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主要特点为发生时间短、局地性强、强度大。6月27日16时,七台河市勃利县10个乡镇遭受暴雨袭击,降雨过程持续2小时,累计降雨量103毫米,26000人受灾,死亡3人(房屋倒塌死亡1人,溺水死亡2人),紧急转移安置89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5604公顷,绝收4536公顷,损坏房屋2258间,倒塌房屋12间,直接经济损失8036万元。
风雹 风雹集中在6、7月,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灾害损失大。6月25日12时,富锦市3个乡镇的22个村遭受风雹袭击,风雹过程持续30分钟,最大冰雹直径3厘米,瞬时最大风力10级。
雾霾 10月中下旬,哈尔滨市区频繁出现烟雾天气,达到中度霾和重污染程度。持续雾霾天气给市民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多个主要路段能见度较低,影响交通。
暴雪 11月30日-12月3日,出现寒潮天气,全省连续多日遭遇强降雪、大风袭击。鹤岗、鸡西、抚远、绥芬河、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等多地发生灾情,大部地区累积雪深超过10厘米,抚远雪深超过90厘米。12月1日08时-2日08时,东部地区虎林、抚远等11个市县降暴雪,虎林降雪量29.9毫米,抚远降雪量22.8毫米。暴雪导致高速公路封闭、机场关闭、学校停课、房屋倒塌。
(李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