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2014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6.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30亿元,增长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0.8亿元,增长10.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904.9亿元,增长12.6%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9240元,增长13%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89元,增长12.8%左右。
  现代服务业扩张发展。坚持“三产领军”,加快建设大商圈,推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围绕“三大商圈”谋划推进61个大项目,总投资1068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20亿元,占产业项目总量70%。红博mall·会展购物公园、华鸿国际购物中心即将建成投用,鲁商·松江新城一期竣工,世界一流、亚洲最大的中国·哈尔滨国际农业博览中心启动征收,全球最大家居用品零售商瑞典宜家家居广场落户哈西商圈。
  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扎实推进哈南工业新城南岗产业园区建设,园区入驻项目达到33个。华美亿丰、科汇涂层、精鑫胶黏剂项目一期竣工,锾宇轨道、腾远预浸料项目主体封顶,创业孵化园建成投用。全年争取上级支持资金近2000万元,园区专业化、高端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依托黑龙江哈尔滨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积极推进都市农业建设步伐。中沃国际蓝莓产业基地新建2000平方米智能化育苗温室,全福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主体及附属设施完工,浩源红菇娘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建设完成。
  招商引资后劲聚增。创新招商模式,加大招商力度,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根本性转变。世界500强企业华润·凯旋门等12个大项目签约落地。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1亿美元,增长25.5%;国内区域经济合作项目资金到位额130.8亿元,增长26.7%,位列全市第一。
  “大学经济圈”初具雏型。深化“学府产业经济带”建设,围绕建设7个“大学经济圈”,谋划推进哈工大科技创新大厦等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达572亿元。哈工大工研院、哈理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快速推进,东北林业大学国家级科技园一期启动建设,黑龙江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园区建成招商,《“哈工大经济圈”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完成,投资60亿元、占地3.8万平方米的大型楼宇经济产业集群——教化广场改造项目,通过市规委会项目论证。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功能更加完善。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联盟,98家科研院所及科技型企业结为“盟友”,2000余项科技成果与市场无缝对接。全年申请专利8400件,授权专利4100件,申请量和授权量全市第一。科技孵化能力不断提升,孵化器总数达到15家,孵化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至4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40亿元。哈工大工研院、哈理工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评为第五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知识“创新之泉”源源不断注入“产业之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机构和职能整合,正式挂牌运行。继红小学、区文化馆、区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有序推进。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由222项精简到105项,企业登记“一表制”全面推行,一次性办结率提高至92%。政府财政预算、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全部公开。启动实施税源普查专项行动,建立区域性税源监管联动机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采购总额达2000万元,群众购药更加实惠。百货大楼债务回购、红旗锅炉厂等改制遗留问题取得重大进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在全市八个城区中率先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外业测量”任务。

(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