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 粮食总产达到92.75万吨,创历史新高,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新增水田12万亩、达到60万亩,新建智能催芽车间5个、达到9个,新建育秧大棚543栋、达到8000栋。落实“2513”高产创建核心区20万亩,发放补贴资金530万元。落实种植业保险面积90万亩,县财政匹配资金202万元,为合作社理赔716万元。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质量逐步提高,13个合作社通过省级规范社市级初验。新建合作社77个、总数达到349个,入社农户4.9万户,入社率达到90%。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平台建成运行,办理土地流转、质押62次,“四权”抵押贷款6596万元。县财政投资5000万元成立了兴三农融资担保公司,发放担保贷款300万元。为合作社发放贷款总额达到9962万元、比上年增加6732万元。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富南灌区万亩示范基地启动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齐富堤防达标工程基本完成、达到50年一遇标准,启动中小河流治理二期工程建设,投资2600万元建设灌涝区水毁修复工程。奶牛产业转型升级,县财政投入扶持资金4058万元,争取项目资金1.28亿元,新建改扩建各类奶牛牧场53个,大型牧场购进奶牛3700头,稳定了奶业生产形势,积攒了发展后劲。种植苜蓿4万亩、青贮玉米6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开发项目7个,整村推进贫困村7个,植树造林1.4万亩。
(李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