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七台河市是一座煤炭资源型城市,1958年开发建设,1965年成为特区,1970年设立县级市,1983年晋升为省辖市,现辖三区(新兴区、桃山区、茄子河区)、一县(勃利县)、一场(种畜场现更名为金沙新区)和一个省级开发区(七台河经济开发区)。共有5个街道、61个社区、17个乡镇、220个行政村,总人口88.22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全省低碳经济试点市和信息惠民试点城市,2013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位居北纬45°—46°37′,东经130°—131°44′之间,版图总面积6221平方千米。东与密山市、宝清县接壤,西与依兰相连,南与林口县、鸡东县交错,北与桦南县为邻。东西直径130千米,南北直径84千米。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邻松嫩平原。境内有27座高山,均为完达山系余脉,平原和丘陵地区平均高度海拔235米左右。松花江一级支流倭肯河贯穿全境。耕地面积17.54万公顷,盛产粮食、烤烟、红小豆、白瓜子等特色农产品;境内水库20座,大小河流26条;森林面积40多万公顷,地方国有林场18个,林木蓄积量144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8.6%,党参、刺五加、五味子等野菜及药用植物300余种,木耳、猴头、榛蘑等食用菌类10余种,有鹿、熊、狍、雉鸡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蕴藏煤炭、黄金、石墨、膨润土等30余种丰富矿产资源,其中煤田总面积9800平方千米,煤炭资源最为丰富,以煤种齐全、煤质优良著称,有焦煤、三分之一焦煤、贫煤、弱煤、无烟煤等10多个品种,是国家保护性开采的三个稀有煤田之一,尤其炼焦煤占总储量的82%,具有特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灰熔点、高硅含量、中强粘性等特点,是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最佳原料。双叶牌家具、蓝靛果酒、橡木酒具、黑陶、草笔等已经成为土特名优产品。
2014年,按照“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方针,坚持“依托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不动摇,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促进经济平稳回升、民生持续改善。坚定不移上项目,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产业项目投资完成6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9%。全年重点推进50个产业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个,非煤项目45个,新开工项目30个,项目投资规模、科技含量、建设进度创历年新高。全年建成投产项目14个,奥瑞德蓝宝石、兴发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隆鹏和吉伟LNG、勃发清洁型煤、盛程包装等7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宝泰隆30万吨稳定轻烃项目是全省在建最大的煤化工项目,标志着七台河市煤化工产业发展从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迈进。奥瑞德蓝宝石项目仅用时5个月就建成投产,是七台河市在新技术、新材料产业领域里的重大突破。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再生资源产业园引入康泰公司进行整体开发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21个项目集中开工;勃利县经济开发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深入实施专业招商、“双百招商”,积极参与“民企龙江行”“央企对接”“中俄博览会”等经贸交流活动,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落地项目38个,总投资127亿元。
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4.26亿元,增长2.4%;地方财政收入21.36亿元,下降4.9%。固定资产投资105.6亿元,下降3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68元,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88元,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9.06亿元,增长9.0%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全年新就业8965人,城市失业率4.13%。进出口总额实现2009.25万美元,下降17.82%。
(张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