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业

农业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投入涉农项目资金1.62亿元,吸引社会投资3.66亿元。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制定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意见,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到431个,增长45%。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5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规范社3个,获批新建5个。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大型机车231台,配套机具622台(套),农机总动力3.8万千瓦,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7%,作业范围基本覆盖所有乡镇。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11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60%以上,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加强示范带动作用,建设玉米育苗滤水移栽、水稻北扩、汉麻种植等示范基地9个,示范带8条,建设农技示范园区12处,各类作物示范种植62万亩。加大玉米大垄双植、水稻旱育密植等10余项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完善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设施网络,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到55.2万亩、水稻1.5万亩,分别增长6.2%和50%,基本形成玉米、大豆、其它作物“三·三轮作”体系。实施节水增粮工程,新建抗旱水源井109眼,新增旱涝稳产田3.2万亩,全县节水灌溉农田20余万亩。完成辰清和红旗乡镇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3000亩。加固界江堤防5千米,抢修王阿木河一号岛和逊别拉河堤防,修复农田路640千米、桥涵589处,启动卧牛河、茅栏河综合治理工程。发展畜牧业,新建养殖场10个,艾禾牧业投资2611万元,完成5000亩标准化牧草基地建设,北纬50度生态农业公司投资2000万元,完成8100亩饲料基地和标准化饲养舍建设,全县牛、羊饲养量分别增长24%和5.8%。沙棘园式化管理面积3.9万亩,北药栽植面积1.5万亩,生产黑木耳菌包1150万袋、绿化苗木7000万株。

(杨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