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深挖农业科技增长内涵,持续加强农业科技武装,2016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5%。大力推广八项重大农业新技术,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三减”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制定《2016年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在全省72个县(市、区),落实体系改革与补助资金1.35亿元,依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龙头企业,采取现场观摩会、田间技术培训会、典型现身说法等举措,推广开展大豆、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经济作物及杂粮杂豆优良品种示范,秸秆造肥还田,保护性耕作,大豆、水稻、玉米高产栽培模式,水稻、玉米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经济作物优质高效栽培,稻田综合种养,循环农业及秸秆综合利用等8项重大农业新技术248个,建设示范展示面积35.6万亩,建立省级科技创新与技术集成示范基地450个,辐射面积5368万亩,带动农民184万户。开展科技成果评选,制定农业科技进步奖和丰收奖评审方案,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21项,2项获得自然科学奖,其中获得省政府一等奖4项。获全国农业丰收奖34项,其中一等奖3项。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将果蔬、杂粮、经济作物、草蓿等高效作物、八项重大农业技术、“互联网+”农业、农产品营销等重点内容,依托委属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校,培训复合型基层农技人员5550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定《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完成2015年度13760名新型农民和368名现代青年农场主的后续培训任务。组织开展第二十届农业科技之冬活动,全省培训农民459万人次。选树了农民农技人员李晓燕等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资助典型、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曹中军被评为全省创业典型。完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全省14个县开展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试点,探索出鸡西委托专业合作组织“六统一”综合服务模式、林甸县以电子商务企业为依托的“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模式、萝北县科技承包服务模式,安达市“合作社+科研院校+农户+标准化”服务模式。加强农民农技员建设,村级服务站覆盖率达到80%以上,省市县乡村五级推广服务体系得到完善。

(周陆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