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气象现代化

气象现代化


  观测与网络业务建设 省气象局持续推进《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检查标准》《高空气象观测业务检查标准》实施。加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重新修订《黑龙江省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办法》。印发《管理与业务一体化平台软件接入规范》《黑龙江省气象软件开发管理办法》,为气象业务平台集约研发和建立气象软件创新机制奠定基础。完成84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降水天气仪安装和业务验收,开展降水天气现象平行观测。开展卫星遥感应用和大气本底业务。自动站、雷达、区域站、大气成分站业务可用率均为99%以上,酸雨、高空业务可用率100%。
  业务流程优化 省气象台全面建立从分钟级到15天的无缝隙精细化预报预测业务流程和体系。根据灾害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SWAN)定量降水评估(QPE)产品,逐6分钟滚动输出雷达覆盖范围的未来30分钟降水量预报产品,实现逐30分钟降水量预报产品生成。根据高分辨率数值预报开展1046个乡镇站点预报产品,实现逐1小时乡镇预报产品生成。应用东北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实现水平分辨率为3公里,每天2次的84小时预报时效内逐1小时气象要素预报产品。
  气象服务精准化 推进建设黑龙江省高速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平台、黑龙江省乡镇气象信息服务平台、黑龙江省多媒体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乡村气象广播”“一周交通气象”、新华社“黑龙江气象之窗”、生活报“每日气象”、省气象局网站等一批民生气象服务品牌。开展城市社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建设黑龙江省乡镇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利用智慧气象信息员手机平台,提高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和应急响应的效率。开展高标准农田智慧气象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