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 老年福利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养老产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统筹推进全省养老产业体制各项改革任务。确立整合养老资源,打造“哈尔滨安康”“天鹅颐养联盟”和“黑龙江福寿阁”三大全国养老行业领军品牌的战略构想。开展一系列对外交流合作活动。省政府分管副省长带队到重庆、成都开展候鸟养老宣传推介活动。省民政厅与日本北海道经济部、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大连事务所合作开展中日养老产业交流活动。参加“2017黑龙江省—香港(深圳)经贸合作交流活动”,进行养老产业专题推介。成立全省养老产业技术专家组,研究通过养老产业体制改革专家组的活动章程及有关工作制度。从养老院消防安全、医养结合、质量建设和标准化等方面入手,以“五查五改、对标达标”为主要内容,开展全省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促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全年,全省各类机构养老床位23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2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和领办的医养结合床位3.2万张。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17.2万人,养老服务领域吸纳从业人员11.3万人,旅居的外地老年人数量205万人,旅居综合消费支出143.5亿元。全年,全省进入养老产业的社会资本92亿元,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占社会养老床位总量比例接近60%。
残疾人福利 低保低收入老人的失能半失能护理补贴足额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在各地全面实施。全年,发放两项补贴资金57833.78万元,人员和资金发放到位率98.1%。经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6部门联合评选,齐齐哈尔市被确定为全国12个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地区,为东北三省首个试点。投入省本级福彩公益金700万元,为全省1490位贫困残疾人患者装配假肢、矫形器、助听器、轮椅车等康复辅助器具1598具。继续推进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大庆市、黑河市精神病人福利院工程建设完工,双鸭山市精神病人福利院工程前期筹建启动。总结出牡丹江南山医院、佳木斯精神病院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以牡丹江南山医院“大专科、小综合”为代表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发展模式。
儿童福利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黑龙江省儿童保障服务和救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在全国率先建立由主管省长为总召集人,民政厅长为召集人,32家成员单位组成的“黑龙江省儿童保障服务和救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合力解决儿童相关工作。11月22日,召开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会,明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能分工。与省财政厅联合制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工作的通知》,发布《2017年度全省孤儿生活费标准》信息。应用《2017年度全省儿童工作年终评估表》对基层民政局工作打分评估。下发《黑龙江省民政厅关于整合儿童工作有关情况的通知》。依托全省77所流浪乞讨救助保护机构,建立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联动救助保护机制。在全省建立“市、县、社区儿童之家”三级保障网络,建成城乡社区“儿童之家”4213个。省政府出台《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5次专项督导,对全省13个市(地)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全面督导检查。通过“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落实5781名儿童的监护责任,监护率100%。443名失学、辍学儿童复学,复学率88%(没复学的主要原因是重度残疾儿童)。完成332名无户籍儿童户口登记,登记率91.7%(户口未登记儿童处于办理过程),批评教育失职父母446人。继续实施蓝天计划二期项目,建设五常、拜泉、龙江、海伦、青冈5个县级儿童福利机构,计划建设面积12067平方米,容纳床位410张。举办全省儿童信息系统培训班,按照民政部统一部署启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制发《黑龙江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工作的通知》,统一制作《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困境儿童信息采集表》《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困境儿童信息管理员登记备案表》,使用信息系统实现儿童保障服务和救助保护工作的精准施策。全省启动“等你爱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公益活动,创办“1200在行动”活动,动员社会爱心人士为困境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每月100元、全年1200元的经济资助和一对一牵手帮扶。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台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制作MV歌曲《看尽所有美》、30秒公益广告片《稻草人》以及多部综合报道视频片。实施“龙江小儿脑瘫康复爱心资助”“贫困家庭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孤残儿童手术明天计划”等项目,投入省本级公益金900万元。
福利彩票 全省福利彩票工作采取优化站点布局、提升技术保障、开展系列化营销、深入基层培训等一系列举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47.65亿元,实现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销量(2017年,全省GDP总量在全国排名第21位,福彩销量在全国排名第20位)。哈尔滨市在福利彩票总销量上居全省首位,保持即开票销售亿元市。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