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省民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精准扶贫”的要求,掌握建档立卡少数民族贫困村底数,结合全省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形成《全省90个建档立卡少数民族贫困村基本情况统计表》。落实《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投入到贫困县和贫困县外建档立卡贫困民族村21837万元,占全年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总额的62.5%,比上年增长36%。为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巴彦他拉村(省民委定点扶贫村)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360万元,同比增长223.8%。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加强对致富带头人和群众实用技术训。培训民族村致富带头人240人,少数民族地区育婴师150人,增强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就业创业本领。截至12月,有58名育婴师就业,累计收入32万元,最高工资收入每月8000元。创新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电商创业工作。依托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电商班,成立少数民族地区电商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队,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巴彦查干乡巴彦他拉村、敖林西伯乡好尔陶村、胡吉吐莫镇东吐莫村开展电商创业服务。引导少数民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省内知名农产品电商平台,在民族地区建设20个“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促进民族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