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
全区新就业2784人,新增就业242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6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87人,就业培训700人。筹建面积700平方米“双创”孵化基地,制定管理制度、入驻条件、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已有10余户有意向的小微企业准备入驻。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为700余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710万元。严格实行低保动态管理,新增572户,停发842户,累计发放低保金5500万元。完成913户廉租房实物配租工作。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为1509名企业困难职工发放临时救助287.4万元。全额兑现特扶家庭奖扶特扶金、失独家庭一次性补助金40余万元。推进区级公立医院改革,整体转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2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全区11个社区中有省级标准化示范社区7个、省级达标社区4个,达标率100%,兴盛社区荣获“全省文明社区”和“省级减灾示范社区”称号,沿河、峻昌社区分获国家级减灾示范社区称号。推进基层文化场所建设,争取国家援助基层社区文化中心设备8套。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安装健身路径9套。创作、编导文艺节目15个,获得市级奖项11项(次),举办大型社会群众文体活动31次,惠及群众达3万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全区4所小学初步形成“一校一品”的办学特色,兴安三校荣获“全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