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省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后两年)第一节 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1986年5月18~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简称省政协五届四次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与会人员共560人,其中,委员444人,由27个届别组成,列席人员116人。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精神;审议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增选省政协副主席和秘书长及常务委员;列席黑龙江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简称省人大六届四次会议),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七五·计划)进行协商、讨论。
在预备会上通过了会议的议程、日程和秘书长名单。
秘书长:马景林
副秘书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治田 邓先诚 朱元成 关士勋 李史钊 傅振桐 谭方之
5月18日上午,会议开幕。省政协主席王钊,副主席包琮、杨子荣、唐连第、王维之、郭守昌、李敏、黄德馨、傅世英、洪晶、麻新泉出席了大会。省委、省顾委、省人大、省政府、省纪检委、省军区和驻军的领导孙维本、侯捷、李剑白、周文华、章林、谢勇、王洪波、张振瀛、陈德润到会祝贺。省级离休老领导王一伦、陈剑飞,省政协历届副主席王明贵、金浪白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主席王钊主持,副主席杨子荣作常委会工作报告。五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报告印发至大会。
5月20日,全体与会人员列席了省人大六届四次会议,听取了省长侯捷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5月23日、24日,会议与会人员分组讨论了上述报告,并进行大会发言。
5月27日,选举李和为省政协副主席,马景林为省政协秘书长,增选孙连全、沈根荣、李永宁为省政协常委。在闭幕式上,通过了本次会议政治决议和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的决议,王钊作了讲话。
二、领导讲话与工作报告 杨子荣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总结了省政协一年来的主要工作:
在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方面,协商讨论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120多条意见和建议。第十四次常委会为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提出了许多坦率的意见。对国家的《民法通则》、黑龙江省的《九年义务教育条例》《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等法律法规进行了民主协商,提出了修改意见。
 |
省政协副主席杨子荣在五届四次会议预备会议上讲话 |
在推动改革和为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组织委员围绕全省经济、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了《对我省大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建议》《贯彻落实科技体制改革决定的几点意见和建议》等10多个调查报告,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同时,组织委员到工农业、科教、财贸卫生、政法等一百多个基层单位进行视察、考察,提出了《关于贯彻食品卫生法存在问题的报告》《青冈、兰西两县受灾后生产情况的报告》等5个报告,就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减轻企业负担等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促进祖国统一和开展人民外交工作方面,成立了祖国统一、人民外交、对外经济联络和咨询服务3个工作组。推动委员用各种形式与海外亲朋故旧加强联系,宣传祖国大好形势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对边境十多个市县进行了调研,写出了关于加强口岸建设、搞活中苏边境贸易、繁荣边疆的调研报告。通过委员牵线搭桥,积极开展“四引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工作,为省内有关部门提供对外经济信息上百条。
 |
委员们认真听取常委会工作报告 |
在与市县政协的联络与工作指导方面,召开了全省各级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介绍了典型经验;组织部分市县区政协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协工作座谈会;创办了《黑龙江政协报》,及时反映各级政协工作的动态,传播信息,交流经验,推动政协工作的开展。
报告中还指出了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对1986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王钊在闭幕讲话中对省政协今后的工作谈了3点意见:第一,对新时期人民政协的地位作用要有更加充分的认识;第二,在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的同时,要进一步发挥海外广泛联系的优势;第三,为了不断开创政协工作的新局面,要在清“左”、创新、拓宽、搞活、务实上下功夫。
三、讨论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分成22个组,分别讨论了省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
(一)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
与会委员认真讨论了省政协工作报告,认为报告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全省在“六五”期间取得的显著成就,“七五”计划的基本方针、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积极稳妥的,符合全省实际的,富有开拓前进的雄心大志,反映了全省人民的意愿。就实施“七五”计划委员们谈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关于改革开放
王范(省工商联副主委)委员说,实现“七五”计划重要的是继续搞好改革。要改革经济体制、流通体制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等等。改革必须依靠和加强党的领导,保证改革方向的正确性。
刘祖裕(省农牧渔业厅顾问)委员说,改革之风吹进了全省国营农场的千里垦区,农场职工兴办起了家庭农场,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一刀切的做法不妥,不分青红皂白地硬性要求办家庭农场就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张树春(省医院主任医师)等委员说,国家要从长远的战略高度搞好改革。机构要精简,特别是领导机关。机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越改人越多,越改越官僚,吃大锅饭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改革要动真格的,光号召不行,坐着喊一百年也无用,关键是要有积极正确的决策与措施。
刘凤兰(大兴安岭城建局局长)委员说,党政机关精简机构非常重要,但是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解决得不好,建议省政府要下决心,在“七五”计划的头两年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派人到基层检查机构设置,合理定编,妥善解决被精减人员的安置问题。
王致禄(省石化所副研究员)委员说,提拔科技人员到领导岗位是对科技人员的重视,有的科技人员业务能力很强,在科研方面很有成就,但缺乏组织领导能力,硬把他放在领导岗位,发挥不了他的专长,这实际是一种浪费。
2.关于教育
教育界的委员一致认为,“六五”期间全省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都有提高,“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但是教育战线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十分突出的,可概括为“三缺二低”,即经费缺、师资缺、校舍缺,教师生活待遇低、社会地位低。
王致禄委员说,全省教育水平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经费太少是主要原因。省里下拨的教育经费从数字上看是增加了,但除掉物价上涨因素和学生人数的增加,按学生平均计算不是增加,而是降低了。
于文刚(哈市三中教师)、吴云祥(虎林县一中教师)等委员说,农村学校条件太差,有的无校舍、无教室,有的虽有校舍也是“弯着腰拄着棍,披头散发流着泪”。到了冬天打破的窗玻璃无钱安,无取暖煤,林口县一个山村小学的两名教师长达9年没有开支,有一位教师一家4代共10口人居住在仅15平方米的小屋里。
王军(兰西县政协副主席)委员说,鸡东县一所中学教室倒塌,死了一名伤了11名学生。有一个学校22名教师挤在一间房子里办公,3名教师共用一张桌子。有的学校民办教师每月24元的补助费欠了两三年发不了,很多民办教师的工资发不下去,这些困难怎么解决?
杨角(省顾委委员)、洪晶(省政协副主席、哈工大教授)委员说,“七五”计划报告对教育提得不够,仍然是“一工交、二财贸、马马虎虎办文教”,我们可不能叶公好龙,只在口头上讲教育如何重要。发展教育很重要的是提高师资水平,我们做过调查,哈市中小学教师有三分之一是合格的,有三分之一不合格,还有三分之一根本就不能当教师,这种状况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怎么能实现呢?
陈殿义(集贤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主任)委员说,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法》关键是师资问题,集贤县现有中小学教师79%达不到省里的要求,按需要还缺少500多人,特别是中学教师县里自身无力解决。培养师资要有计划,培养出来的教师要有水平,既要会教书,又要会育人,仅仅有个文凭是不够的。
陈行健(省民革副主委)委员说,解决教育问题要治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搞好教育首先要增加经费,现在看来在教育上历史欠债太多,各级政府都应该认真重视起来,如果不大幅度地增加教育经费,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将会成为一纸空文。另外还要提高教师的地位和生活待遇,解决好他们的住房及其他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委员们还反映,现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有削弱之势,不正之风侵蚀了学生的肌体,有的学生思想混乱,学习目的不明确,升学唯一的思想非常严重,地方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能为地方建设服务。
3.关于工业
姚日澄(齐齐哈尔市民革副主委)、钟善桐(哈建工学院教授)委员说,全省资源丰富,如何把它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能总是靠出卖原始产品,这样既浪费资源,效益也低。要搞深加工,靠深加工增值,增加效益。
秦志杰(省建委总工程师)委员说,在执行“七五”计划时一定要注意解决工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全省盲目地建成了一些糖厂、酒厂、造纸厂、乳品厂,大多因原料不足等多种原因而严重亏损,拖了全省经济发展的后腿,这种盲目建厂的现象要尽快杜绝。
袁保成(东安机械厂高级工程师)委员说,全省军工企业多,设备和技术力量有很大优势。由于形势的变化使这些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处在“关、停、并、转”的边缘,这是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地方工业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军工企业的优势,使之为全省的经济建设服务。哈尔滨市军工企业发展汽车生产已经成龙配套,生产的“松花江”牌汽车零件自给率接近100%,只要坚定信心,搞好企业联合,充分发挥各企业优势,在“七五”期间定能形成全省汽车生产体系。
刘树森(哈尔滨汽车齿轮厂工程师)委员说,全省大中型企业有百余家,在经济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目前有些企业却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主要是受资金困扰。由于流动资金严重不足,贷款困难,技术与设备无法更新,新产品的研制与投产几乎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张缙、沈根荣(省九三学社副主委)委员说,全省原有的粮、煤、木、油四大资源,有的将出现困难,使今后的发展受到局限。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全省的资源,开发第五、第六资源,如药材资源和野生动物饲养。
4.关于农业
刘铁良(黑龙江商学院讲师)委员说,全省农业生产应从三个层次上调整,一是种植结构应依据市场需求、经济效益和加工能力等因素科学地进行安排。二是统筹安排农林牧副渔业,把眼光放远一些,多考虑长年效益。三是安排好乡镇企业的生产。
蒋建鹏(省农机研究所副研究员)委员说,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应使农业机械化与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同步发展,制定农机发展计划,使农业机械不断更新。
范广信(哈船院副教授)委员说,科学种田和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做得还不够,还是靠天吃饭,缺少高产稳产田。全省应建几个示范农场,进行科学试验,如农业机械化、科学种田、推广新品种等,使广大农民亲眼看见,学习效仿,这将对全省农业发展起很大的推动作用。农田基本建设要继续抓好,不能放松,以解决抗灾能力差的问题。
杨春贵(拜泉县政府土地办副主任)委员说,近两年滥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全省每年被占农田面积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国家有关部门已提出要像控制人口一样控制农田。为此,全省要按中央要求,健全土地管理机构,严把农田被占这一关。
5.其他方面
万国勤(哈市环保局局长)委员说,全省在环保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污染问题仍很严重,老厂矿的污染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又出现了新厂矿的污染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在批准新建厂矿时,必须要求具备解决污染问题,环保法应列入普法教育范畴。
云昌华(省侨联副主席)委员建议省政府把哈尔滨市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的旅游胜地,发挥冰雪优势,在冰雪上做文章。一要增加发展旅游事业的投资;二要整顿好市容,改变“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状况;三是发展通讯与交通,开辟与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线,特别是北京、广州航线。
张丽华(省戏曲学校)委员说,“七五”计划中提出各级政府要制订“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总体规划,其意义是深远的。各地、各部门都应制定具体目标和保证措施,才能保证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深入开展。这项活动不要搞一阵风,贵在持久深入,要长期坚持下去。
(二)讨论省政协工作报告
朱元成(省民建副主委)委员说,全省政协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主要表现是:组织扩大了,委员增多了,团结面更广了;工作紧紧围绕着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和全省“两改两开、富国富民”的大局;各级政协委员在“知情出力”方面有新的突破;主动协助有关部门解决了一些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李铭堃(哈市兴达经济技术咨询服务公司董事)委员说,全省形势大好,省政协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在咨询服务、引进人才、引进资金等方面更为突出。通过调研,写出的“关于实现南深(圳)北黑(河),比翼齐飞”的调查报告,对开展中苏边境贸易起到了推动作用。
张士元(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副院长)、于修德(鸡西煤炭职工医院主任医师)委员说,过去一年省政协的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一是从上到下对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二是立足国内,拓展海外,人民外交有了新突破;三是强调和重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四是各级政协组织都充分发挥了作用,民主监督工作有新的进展。
张缙(省中医研究院院长)委员说,政协是“人才库”,委员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政协应充分发挥这个优势,集中组织人员研究和解决国家及地方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献计献策。
陈隄(黑龙江大学副教授)委员说,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今后的工作方针是“清左”、创新、拓宽、搞活、务实,这也是政协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他认为最关键的是“清左”,改革时期新与旧并存,“左”的影响就像幽魂一样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来,改革必须首先“清左”,不“清左”政协工作就不可能有创新。
高桂林(黑龙江商学院原系主任)、戚忠(佳木斯师专讲师)委员说,组织委员到基层单位去视察,有利于委员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但是一年只组织一次太少。委员视察可以灵活一些,分若干问题、若干小组分别进行。
陈行健(省民革副主委)委员说,政协工作应在促进祖国统一上下功夫,方法要多种多样,如各单位的出国团组可以利用有利条件适时进行和平统一祖国方针政策宣传,还要做好落实政策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四、大会发言 5月23日、24日,会议进行大会发言,在会上发言与书面发言的委员有40人。
黄德馨、朱元成、鞠洪材、王范、史学昌、王迺谦、云昌华、赖有才、洪瑶楹分别代表省民革、省民建、省工商联、省民进、省农工党、省侨联、省台联在大会上发言。他们在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展望了新一年的工作任务之后,表示要团结本组织的全体成员,在实施“七五”计划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携起手来,为实现“七五”宏伟目标,推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大业团结奋斗、再展宏图。
傅世英(省政协副主席、哈医大一院教授)委员代表省民盟作题为《对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几点建议》的发言。他说要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争取达到4%以上;要理顺高教与普教的经费比例,确保义务教育费的增长幅度高于高教经费的增长幅度。义务教育经费要单列,专项核算。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认真办好各级师范教育,为教育事业输送优秀师资。要解决非重点中学教育质量的问题,要抽调一部分优秀教师充实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中去,他们可以不带人事关系,采取定期轮换制。
张缙、朱有昌(省自然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委员说,黑龙江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品种繁多,种群分布集中,蕴藏量大,药材质量好、品位高,在全国得天独厚,久负盛名。其潜在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与粮、煤、木、油并驾齐驱,成为全省另一大经济支柱。全省已经建立了一支学科专业齐全,经验丰富的科技队伍,为北药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同时全省制药工业有一定基础,完全有北药深精加工生产的能力。为此建议:组织全省技术力量合作攻关,开发北药资源。
翁秀英(省农科院副研究员)委员说,黑龙江省生产的大豆以品质优良而著称,与美国大豆相比无论是含油量、蛋白质含量和其他化学品质都不差。但为什么我们的大豆出口品质会下降呢?主要原因是不同品质的大豆混合放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出口大豆的品质和经济效益。因此,建议加强管理,按品种收购、贮存,以提高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林汉荣(省林业设计院院长)委员建议:林业一要实行政企分开,解决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减轻企业负担。二要尽快调整政策,在营林生产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扭转重采轻育,采育失调,资源锐减的局面。三要加快林区技术改造和综合利用的步伐,充分利用林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打破单一产业(采伐木头)模式。四要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实行限额采伐,杜绝乱砍滥伐。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保护好全省珍贵的森林资源,给林业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卢喆(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委员说,位于大兴安岭原始林区的呼中自然保护区,是20世纪50年代由林业部划定的我国面积最大的保护区之一,始终保持原始面貌,没有遭受人为破坏,极具科研价值。它具有其他保护区没有的特点,这里有种类繁多的珍稀动植物,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只要我们适当投资与开发就会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罗杞明(省警察学校)说,当前法制建设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以人代法”“以言代法”“要人治不要法治”的现象还相当普遍;二是“以权代法”“权大于法”,不仅社会上各行各业如此,就是在公检法系统也同样存在;三是司法不独立的弊病时有发生,司法工作经常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四是律师的作用没有得到重视,律师的辩护意见被司法机关接受、采纳的不仅不多,甚至还遭到办案人员的无端刁难;五是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外行领导内行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上问题如不采取果断措施解决,加强法制、保障民主就很难实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综合治理,抓紧对干部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增强人们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时时处处遵守法律,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在会上发言的委员还有洪伯铿、刘革非、张恒轩、何德和、杨继良、吴素舫、李敏、沈根荣、王金玉、黄永华、江德祥、徐敬业、邓先诚、王业蘧、王焚宫、陈隄、慈法、钱源海、孙耀宗、孙朴、陈行健、王忠瑜,发言内容涉及工业、教育、卫生、民族、宗教、文化艺术、体育、促进祖国统一、精神文明建设及改革等方面。
五、会议决议 5月27日,会议通过了省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政治决议。决议认为,过去的一年省政协的工作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工作领域有新的开拓,作风更加扎实深入,组织上有进一步发展。
决议完全赞同省长侯捷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工作报告。委员们对“六五”期间全省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认为全省“七五”计划规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主要任务、主要指标和政策措施体现了国家“七五”计划精神,目标宏伟,措施具体,符合全省实际,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决议号召各级政协组织和委员,继续发扬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扬艰苦创业的愚公移山精神,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实现“七五”计划,完成和超额完成1986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各项任务,振兴黑龙江、繁荣黑龙江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