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第四节 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1996年2月24~29日,省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与会人员731人,其中委员602人、列席人员129名。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协商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1996年预算的报告、省法院、省检察院工作报告;听取并审议省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七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报告;选举省政协秘书长,增选省政协常委。
  在2月24日上午召开的预备会上,通过了会议议程、日程和秘书长名单。
  秘书长:张焕忱
  副秘书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才 起 王迺谦 杨彦平 李文印 沈根荣 张立中 国隆亭
  周世昌 祝 平 唐省吾 董绍林 魏荣年
  24日下午,会议开幕。省政协主席周文华,副主席黄枫、戴谟安、傅世英、陈文志、郭守昌、赵士杰、谭方之、王治田、陈占元、吴鼎和出席了大会。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纪检委、省军区和驻军领导岳岐峰、田凤山、王建功、孙维本、单荣范、马国良、王先民、杨光洪、于景常、李清林、韩桂芝、索长有到会祝贺。省级离休老领导陈雷、赵德尊、李剑白、王钊、陈剑飞,省政协历届副主席张瑞麟、包琮、张厘、王斐、杨子荣、唐连第、王维之、李敏、全玉祥、孟传生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省政协主席周文华(中)迎接委员进入会场

  开幕式由周文华主持并致开幕词,省委书记岳岐峰做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的讲话,省长田凤山作了关于省政府工作报告的说明、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说明,副主席黄枫做了省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省199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1996年预算的报告、省法院和省检察院工作报告、省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报告印发至与会人员。
  2月25日下午,召开了港澳委员座谈会,省委副书记单荣范、副省长王宗璋,省政协主席周文华和各位副主席出席了座谈会。
  2月28日上午,各委员讨论组召集人分别汇报了协商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全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情况。汇报会由主席周文华主持,省长田凤山、有关副省长和有关厅局的主要领导听取了汇报。
  2月29日上午,会议选举王文志为省政协秘书长,增选吕振涛、张瑜、陈兴、陈春英、徐岩、董绍林为省政协常委。在闭幕式上,通过本次会议的政治决议和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的决议,周文华主席作了讲话。

  二、领导讲话与工作报告

  岳岐峰在讲话中回顾了全省在“八五”期间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他说,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省经济已基本结束徘徊,走出低谷,开始出现加快发展的好势头,各项事业也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他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各族人民,包括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凝结着各位港澳委员的辛劳和奉献。岳岐峰在讲话中进一步明确了全省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要求各级政协组织和全体政协委员要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维护稳定献计出力。
  周文华在闭幕讲话中就全省政协工作如何服务大局讲了3点意见:(一)正确把握大局,自觉服务大局,坚定政协工作的政治方向。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九五”期间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确保国内生产总值提前翻两番,力争人均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与全国同步进入21世纪的发展目标,是全省工作的大局。同心同德地实现这一历史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政协一切工作都必须服务于这个大局,找准自己的工作方位,树雄心,立大志,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二)紧紧围绕大局发挥自身优势履行应尽职责。(三)适应大局需要,继续推进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黄枫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年省政协的主要工作。他说,1995年省政协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通知》、全国政协《规定》和省委《决定》,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11月底至12月初,受省委委托组成8个检查组,深入到14个县(市)区和省直工委对上述的《通知》《规定》和《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总结经验,进一步促进了政协工作的开展。
  在参政议政工作中,常委会把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作为中心议题,重点开展了关于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问题的3项调查。各专门委员会分别进行了一些专题调查、座谈和研讨。针对监狱改造罪犯和干警工作情况、公费医疗、艺术教育及民办教育、城区小区绿化、林产工业、贫困县脱贫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视察和座谈研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年来,共接待港澳委员、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近百人次,积极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为全省招商引资牵线搭桥。
  截至年底,共收到提案508件,立案488件,已办复485件,占立案的99.4%。完成史料征集30万字,帮助市县政协审定文史稿90多万字。省政协编辑的《日军七三一部队罪恶史》获全国政协优秀文史图书奖。

  三、讨论讲话与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分组讨论了省委书记讲话和省政府工作报告的说明及黑龙江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目标纲要、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一)讨论省委书记讲话

  金呈祉(齐齐哈尔市政协主席)委员说,岳岐峰的讲话精辟深刻,抓住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全省过去几年的工作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概括,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省经济结束徘徊,走出低谷,开始出现加快发展的好势头,听了很受鼓舞。讲话还明确了全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使各界人士进一步加深了对省委提出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的理解,增进了共识,感到任重而道远。讲话从历史的高度把统一战线这一“法宝”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全面概括,并赋予各级政协组织和委员以“团结全省人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与全国同步进入21世纪”的光荣使命,使大家深感责任重大。
  陈怀有(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委员说,岳岐峰的讲话对于统一全省人民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对政协工作重视的具体体现。回顾1995年的工作确实有很大起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解放思想,认识省情,研究发展思路;二是注意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下力气研究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三是加强了各级组织建设和干部交流,这说明省委确定的工作思路是正确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如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作风和廉政建设等问题,都应当很好地进行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孟新(省教委原副主任)委员说,岳岐峰在讲话中说全省国民经济走出了低谷,符合省情,符合实际。我认为发展黑龙江经济要注意两件事:一要讲精神,黑龙江的“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应该倡导;二要求实际,切忌头脑发热,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要扎扎实实地搞,求质量,求效益。

  (二)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

  在协商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时,委员们对省政府一年来的工作给予肯定,认为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全面具体,总结工作实事求是,既肯定成绩也不回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定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符合全省实际,切实可行。提出的1996年的10项工作任务翔实具体,很有操作性。整个报告渗透出一种奋起直追、迎难而上的劲头,体现了积极进取和对全省人民负责的精神。委员们对省政府的工作表示满意,对作好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冯兆英(省水利厅厅长)委员说,要实现省委提出的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一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使全省上下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要强化建设农业强省意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步伐;三要强化科技兴省意识,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给他们以充分的用武之地,推动全省经济跨上新台阶。
  张文达(省教育出版社社长)委员说,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是全省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企业是在竞争中发展的,竞争中存在着生与死的斗争,国有大中型企业也不例外。我认为,一要给企业卸包袱,把本应该由社会负担的如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保险等从企业中剥离出来,使企业轻装上阵;二要给企业注入活力,壮大实力,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三要在企业制度创新、转轨建制上加快步伐;四要强化管理,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体制。总之要给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平等竞争的条件和机会,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程恩昌(鹤岗矿务局综合处处长)委员说,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什么一直搞不好,关键是改革不到位,机制没有转变。现在搞的股份制、承包制和企业集团大部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机制问题,流于形式,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需要。仅就鹤岗矿务局而言,有些矿长一人说了算,出现问题和困难矿领导班子成员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而是互相等、互相靠,结果使困难越积越多,矛盾越来越大,职工没有了积极性。因此,要想搞活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下决心在改革上,在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上动真格的,拿出有效的措施。
  薛德斌(省工商联副会长)委员对深化企业改革提出3点建议:1.处理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问题,这些年来全省在政企分开的问题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2.股份制应作为改革企业体制的根本问题抓好;3.应从金融和税收政策方面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增强企业活力,增强发展后劲。
  王宝山(省直机关工委统战部长)委员认为,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效益不好,有两个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是提高干部素质,由于干部水平低,作风不正把企业给搞垮了的为数不少。没有高素质的干部,没有对企业领导干部进行有效制约的机制不行,企业亏损了,领导不负什么责任,没有制裁,企业肯定搞不好。二是干部不稳定,有些干部有临时观念,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漠不关心,捞一把就走,不少企业就是这样被“捞”垮的。
  王玉柱(省冶金厅副厅长)委员认为:1.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流失严重,主要原因是资产核资时评估不准和决策失误造成的;2.忽视产业政策,全省一些地方和部门,特别是县一级,很少考虑产业政策,盲目上一些项目,如小冶金、小糖厂、小酒厂、小化肥厂等,由于规模小、产品质量差,工厂建成之时既是亏损开始之日,维持不了多久又纷纷下马倒闭,造成很大的浪费;3.求发展必须注意速度上的科学性,重速度更重效益,不要盲目给市、县加速度,避免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冒进问题,现在某些地方已出现了这个苗头,有的乡镇企业报上来的产值“一拧”都是“水”。
  吴鼎和(省政协副主席)委员就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出建议:1.要优化社会环境、政策环境,解决好经营权不平等、贷款利率不平等、纳税不平等等歧视性做法,坚决纠正“三滥”,把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位,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益,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2.正确引导个体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改革、转制结合起来,有计划地支持个体私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联营合作,共同发展;3.要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刘文泗(七台河市政协副主席、市民建主委)委员谈了几点意见:一要提高统计数字的准确性。现在统计的一些数字不准确,是数字加分析,浮夸严重。对这个问题不能小看,要搞一套比较可行的统计办法。二要全面地看待人民的生活水平问题。现在说生活水平有一定提高不准确,应该说一部分人有提高,一部分人下降。物价上涨,贫困地区的百姓,离退休人员受到很大影响。哪些人收入增加了,哪些人降低了应有分析。三是民主与法制建设问题,人大立了很多法,但违法问题仍很严重,比如赌博是法律不允许的,但有很多地方公开搞,公安部门都管不了。基层群众对一些地方的长官意志、一个人说了算现象的意见很大。
  陈凤翚(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主任)委员说,当前腐败问题有几个特点,一是级别越来越高,许多老同志风风雨雨几十年,最后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栽了跟头;二是腐败的面越来越广,不仅实权部门很严重,而且清水衙门也有腐败;三是经济犯罪的手段越来越高,有些案件很难查证核实。为防止腐败现象发生,一方面应抓紧完善各项制度,堵塞漏洞。另一方面要加大监督力度,反腐倡廉工作必须深入持久开展下去。

  (三)讨论省政协工作报告

  委员们认为,报告对省政协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谈得很透彻,实事求是。1995年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围绕省委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体现了抓大事、议大事的精神。对1996年的工作任务讲得非常明确。
  田棻(省审计局原局长)委员说,一年来省政协的工作有很大进展,在几个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一是围绕全省经济工作开展了三项规模比较大的调查,质量高,反映问题深刻,意见和建议提得都很好;二是推进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更好地履行政协职能创造了条件;三是在发挥委员作用方面做了很多改进工作,有力地调动了委员的积极性;四是在宣传方面有很大加强,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政协的了解与认识。
  杨德三(黑龙江日报副总编辑)委员说,要按报告的要求完成新一年的任务,一要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二要为委员创造参政议政、知情出力的条件,三要多搞一些有深度、层次高的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为省委、省政府当好参谋。
  温锦涛(东北农大教授)委员说,省政协要加强组织委员的视察工作,要提高质量,因为这是一种反映社情民意的好办法,如不提高质量就失去了作用。视察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在确定题目、时间、范围等方面要认真研究,以确保视察的质量。
  刘茂恺(哈工大教授)委员说,提案工作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渠道和手段,应大力加强这项工作。办理提案要讲求实效,处理不及时不好则会影响委员提出提案的积极性。现在政协提案工作存在随意性,对委员提案虽然都有答复,但追踪问效不够。有的答复得很好,但没有落实。有的答复得不痛不痒,敷衍应付,搞文字游戏。要提高办理提案工作的质量,一要加强追踪问效,委员对办复结果不满意的要追踪重新办理。二要促进有关承办单位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改进作风,提高办案质量。

  四、大会发言

  省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以书面发言的形式进行了大会交流,共印发委员发言材料22份。
  民盟黑龙江省委员会的发言题目是“关于建立三江平原综合经济区的建议”。“建议”中指出,三江平原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1000万亩,土质肥沃,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适合于机械化作业。河流纵横,泡沼星罗棋布,水面面积900万亩,水资源丰富,是全省渔业生产重要基地之一。森林覆盖率占24%,各类草原计600万亩,油料植物、饲料植物、药材和鸟类等动植物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矿产资源72种,其中煤炭年产值达244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区域内还有较大规模的机械、造纸、化工、食品、建材等工业企业。
  三江平原是自然形成的一个整体,无论从资源类型还是从三大水系流域的地理位置都应该是一个自然完整的区域。但是目前在这个区域内有5个省辖市和农垦、森工两大系统。几十年来由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区域经济无法实现统一规划与建设,目前仍有上千万亩的荒地有待开垦,大量的中低产田有待改造,农业深度开发潜力很大,草原、水面、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有待综合开发利用。同时许多江河水被污染,草场被开垦成广种薄收的耕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珍禽异兽濒临绝迹。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三江平原的自然资源,实现对三江平原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必要建立三江平原综合经济区,成立经济区级行政机构,由一名副省级领导主持全面工作,实行计划单列。
  袁乐平委员就《实施名牌战略是全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选择》问题进行了书面发言。他建议从以下几个环节抓起:(一)确立名牌意识;(二)引入CI系统确立企业的标志(主要是商标),树立企业形象,创立企业文化并广泛加以宣传;(三)稳步梯度推进,实施名牌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要抓紧,又不能急于求成,可选出一些基础较好的产品,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再推广,在更大的范围内开花结果;(四)强化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对名牌产品的冲击,保护名牌产品的信誉与市场地位。实施名牌战略对全省来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途径,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来的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当然要尊重市场规律,以经济手段为主。但是,它同时又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初始阶段,行政手段是完全必要的。全省应有统一的规划,并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承担综合协调、调查研究等必要的工作,以实现在统一目标之下,各部门、各地方、各企业的统一行动。
  尤刚委员就整顿医疗市场问题作了书面发言。指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医疗卫生领域内泛起一股污泥浊水。作为医生以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为己任的服务宗旨被淡化,甚至被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所取代。某些医生小病大治,开大处方,多开检查项目,买卖病人,收红包,拿回扣,重复收费,滥收费,千方百计宰患者。看一个小小的感冒就要花掉一个工人几个月甚至半年的全部工资。大病根本治不起,只能眼睁睁地在等死。黑医设托骗钱;游医纷纷乔装打扮坐堂应诊;个体诊所分布失控,良莠不齐;有些医疗单位为了抓收入,疏于职守,打出形形色色“专家门诊”“特色专科”,名不副实,虚假宣传招来患者,坑害病人;更有甚者以假感谢信骗取患者的信任,骗取钱财。医疗市场到处是陷阱,人们现在真是谈医色变,可见整顿医疗市场势在必行。
  民进黑龙江省委就强化德育教育问题作了书面发言。指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由于法制不完善,社会生活中的腐败贪污、坑蒙拐骗、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无时无刻不在腐蚀着人们的灵魂。良好的社会风尚,传统的美德几乎被人们所遗忘,自私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腐蚀人们灵魂的同时也在强烈地冲击着整个社会,令人担心的社会不良风气已经向我们扑面而来。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里正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接班人的战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质量将决定国家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会产生一分钱产品,但它产出的是有觉悟的人才。科学技术、科技人才是可以引进的,但是广大人民的道德品质是绝对不可以引进的。在世界竞争中,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的竞争。良好的品质是教育出来的,不是从富裕的生活中自发出来的。德育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强化德育工作,加强德育工作力度早已是众人所望。学校进行的是正面教育,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乱收费,看起来似乎是小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却影响着对学生德育的有效程度,影响着接班人的质量。因此,学校无小事,任何一件事都有极深刻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意义。
  在会上作书面交流的还有民革省委、民建省委、省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及王治田、洪瑶楹等委员。

  五、会议决议

  2月29日,会议通过了省政协七届四次会议政治决议。决议认为,全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符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切实可行,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委员们对省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和1996年工作的安排表示满意。
  决议认为,七届三次会议以来,省政协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认真地履行职能,为加快全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稳定,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决议赞成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关于1996年的工作任务,希望认真组织落实,把省政协工作继续推向前进。
  决议要求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同心协力为加快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奔小康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