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第七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第五节 第七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1997年2月14~19日,省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在哈尔滨举行。与会人员730人,其中委员588人、列席人员142人。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七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协商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省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199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1997年预算的报告、省法院和省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省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七届四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报告;增选省政协常委。
  在2月13日召开的预备会议上通过了会议议程、日程和秘书长名单。
  秘书长:王文志
  副秘书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孔令学 王迺谦 杨彦平 张立忠 李文印 沈根荣 国隆亭
  周世昌 祝 平 唐省吾 董绍林 魏荣年
  2月14日上午,会议开幕。省政协主席周文华,副主席戴谟安、傅世英、郭守昌、陈文志、谭方之、赵士杰、陈占元、王治田、吴鼎和出席了大会。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纪检委、省军区和驻军部队领导岳岐峰、田凤山、王建功、孙维本、单荣范、马国良、王先民、杨光洪、于景常、李清林、韩桂芝、索长有、张世显、康殿才到会祝贺。省级离休老领导陈雷、赵德尊、李剑白、王钊、陈剑飞,省政协历届副主席张瑞麟、包琮、张厘、王斐、黄枫、王明贵、唐连第、王维之、李敏、洪晶、全玉祥、孟传生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周文华主持并致开幕词,省委书记岳岐峰作了讲话,省长田凤山作了关于省政府工作报告的说明,副主席戴谟安作了省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副主席陈文志作了七届四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报告。省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199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1997年预算的报告、省法院和省检察院工作报告印发与会人员。
  2月16日上午,会议进行大会发言。


省政协副主席陈文志作提案工作报告

  2月16日下午,会议召开了港澳委员座谈会,讨论在香港回归的新形势下如何为发展龙江经济做贡献问题。座谈会由周文华主持,省委副书记单荣范、副省长王宗璋和省政协驻会副主席参加了座谈会。
  2月17日上午,会议召开各组召集人汇报会。省长田凤山,各位副省长、省长助理和有关厅局的领导到会听取了各组协商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情况。
  2月19日上午,会议增选于书林、刘永范、迟行、赵羽、钱棣华、梁宝德、彭云彪、潘恒祥为省政协常委。在闭幕式上,通过了本次会议的决议和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的决议,周文华作了讲话。

  二、领导讲话与工作报告

  岳岐峰在讲话中指出,过去的一年全省人民坚持完善和实施省委确定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九五”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的要求,并且取得了比预想要好的成果。全省经济已经结束徘徊,走出低谷,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好形势。各项社会事业均有较大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积极成果。
  新的一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省委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加速推进两个根本转变,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速建设农业强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抓好扭亏增盈工作,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搞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发展优势经济、特色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使其发展速度超过第一、第二产业,朝着全省经济力争与全国同步进入21世纪的宏伟目标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希望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进一步增加责任感、使命感,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把握大局、再接再厉、同心同德、开拓前进”的根本要求,为促进全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扩大开放和祖国和平统一,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周文华在闭幕讲话中要求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彻到全部实践中去;坚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实现大团结、大联合,为两个文明建设创造安定团结的良好环境;坚持加强政协机关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戴谟安在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一年,常委会组织委员围绕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就一些重点题目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为研究解决全省大中型企业扭亏增盈问题,省政协主要领导带领委员到鞍钢进行考察,写出了《鞍钢扭亏为盈的考察与启示》的调查报告,建议省委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改革,把加强企业管理放到突出地位,下力量做好限产压库和没有市场的产品停产转产工作。常委会还针对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展边境贸易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和调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各专门委员会还围绕振兴全省糖业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贯彻执行情况、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就《改善我省外商投资环境的调查报告》和《建议案》进行了跟踪问效考察。省委书记岳岐峰、省长田凤山和省委省政府主管领导对上述调查、视察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高度重视,分别做出批示并转发各有关部门及各地市,要求认真研究落实。
  常委会紧紧围绕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进言献策,先后召开两次会议专题讨论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并作为重点调研项目开展了调查和视察工作,形成了《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状况的调查报告》等3份报告,报送省委、省政府。事实证明,省政协常委会议的基本精神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符合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的要求。
  加强海内外联谊工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展。通过提案、信息等形式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也进一步加强。七届四次会议以来,收到委员提案452件,立案446件,已办理完毕441件,占全部提案的98.9%。为贯彻落实全国政协信息工作会议精神,省政协建立了工作机构,全省政协系统初步形成了信息网络,编发了《黑龙江政协信息》上报省委和全国政协。征集文史资料20万字,受全国政协委托,开展了《中华文史资料文库》在黑龙江省的发行工作。

  三、讨论讲话与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分组主要讨论了省委书记讲话、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一)讨论省委书记讲话

  国隆亭(民建省委副主委、哈尔滨市政协副主席)、刘文泮(民建省委副主委)、马广荣(牡丹江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市委主委)、蔡纯生(松花江林业管理局原党委书记)等委员一致认为,岳岐峰的讲话实事求是,令人振奋。怎么看黑龙江形势?一是从农业上看,1996年全省部分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还获得农业大丰收,粮食总产突破300亿公斤,这是对全国的一大贡献。二是从全省物价看,比全国涨幅低一个百分点,是稳中有降。黑龙江省是高物价区,做到这一点很不简单。三是反腐倡廉工作有进展,几大案件的查处得人心。四是全省林区改革力度大。
  蔡纯生委员提出4点建议:1.“治危兴林”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并制定了20年的规划,但现在强调得不够,重视“解困”是对的,但治本的兴林大业不能丢。应很好总结前段治危兴林的经验,坚持把这一系统工程抓好。2.关于反腐倡廉问题,要有点过硬措施。一是应该作为基本国策提出来;二是将其规定为各级党政一把手的首要责任;三是各级纪检部门应“升格”为上级的派出机构,目前在同级党委领导下难以有效实施监督。3.严打得民心顺民意,松不得,也停不得。严打不能搞“短期行为”,应该树立长期作战思想。群众怕严打停下来,一停就要出现“反弹现象”。4.现在一些干部浮夸风抬头,说大话、假话,还出成绩,得奖金,受重用提拔,影响极坏,应该坚决纠正这种不正之风。

  (二)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

  张文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原社长)委员说,现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拖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后腿。目前庞大的官僚机构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黑龙江省能否在中央大政策下搞些小政策,县级机构是否不设几大班子。黑龙江省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如党校和行政学院可以合并,或在某所大学开办一个党政干部培训系,改变目前各部门都搞培训中心,都往里扔钱的状况。
  李修福(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特级教师)委员、战胜敏(牡丹江特种车辆改装厂三车间原主任)委员说,目前党风不正、行风不正,党群关系紧张,干群关系紧张,在用人问题上任人唯亲,用钱买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归结到一点就是,现在的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势在必行。比如,实行公务员制度不能走形式,从机制上打破铁饭碗,使他们在工作中有一种危机感,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搞不正之风和不搞不正之风一个样,这样就会有效遏制干部中的腐败现象。
  吴占柱(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分局党委书记)委员说,当前政府工作应着重研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全省在这方面无论是领导者的认识,具体运作,还是政策指导都远不如南方发达省市活跃。二是体制上的问题。各行各业都在搞改革,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省许多方面却表现出下改上不改,上边仍按计划经济手段指导经济工作。农场就是一个突出例子,管局改革了,总局步伐却很慢,虽然也讲转入市场经济,但仅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会议上,干部们仍然埋在文山会海之中,缺乏实际行动。三是研究解决生态平衡问题。目前农业开发没有计划,有过度过量的苗头,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只见黑土地,不见绿草树木,长此发展下去,必然会造成生态严重失衡、水土流失,应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
  汪立三(省文联副主席、哈师大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委员、云燕铭(省文联副主席、哈尔滨京剧评剧院艺术顾问)委员认为,哈尔滨作为一个历史名城,在目前和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当特别注意保留和发扬历史上形成的文化面貌、特色、风格,如果淡化和失去这些特有的风貌,也就难以称其为哈尔滨了。如博物馆周围的建筑布局破坏了原有的风格和布局,太阳岛也失去了原有的特色等,十分令人担忧。在房地产开发中,不要随意拆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以牺牲历史文化换取暂时经济效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此外,委员们还就资源开发、重视环保、科教兴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解决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加强对虚假广告的治理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三)讨论省政协工作报告

  委员们在讨论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时强调要加强政协自身建设问题:一是政协组织换届时要考虑结构构成,常委、委员名额不宜太多,宜少而精;二是要适当考虑地市主干线,省委、省政府厅局长占比重太大;三是常委、委员的人选要坚持标准条件,要有德才上的要求,不一定非把各方面的专业“尖子”都纳进来,要任用既有参政议政能力,又有参政议政精力的人进常委、当委员;四是委员参政议政不能“大帮哄”、走形式,如一年一次的委员大视察,效果并不好,要发挥委员“界别”代表参政议政的有效作用,干什么行业在什么行业上多参政;五是要加大政协经费的投入,目前委员经费年人均600元,专门委员会经费年均2万元,只能维持一般性工作,委员调查研究经费不足,应增加经费投入。

  四、大会发言

  2月16日,会议进行大会发言,在会上作口头发言和书面发言的委员共29人。
  孙丕志委员就实现依法治省问题建议:(一)变革观念,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权与法的关系,二是情与法的关系,三是依法治省与发挥个人作用的关系;(二)继续完善地方法律,法规,确保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法可依;(三)加强严格的行政执法制度和公正的司法制度建设;(四)培养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五)健全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六)努力提高全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
  袁乐平委员发言的题目是“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开展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他提出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就是把各方面人才队伍的培育和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配套,建立包括领导人才、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宏大人才队伍,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合理使用人才,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以推进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他提出建议: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培养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积极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事业;推进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发展人才市场,综合市场调节机制和行政调配职能,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调动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田棻等8位委员联合发言,就“落实生猪屠宰检疫管理体制,保证居民吃上‘放心肉’”问题提出建议:(一)严格地划清农牧、内贸两部门的职责,做到明确分工,明确权力,明确责任,把好生猪屠宰检疫关;(二)加强市场管理,堵塞漏洞,消灭死角,杜绝私屠滥宰等未经检疫和检疫不合格的肉进入市场;(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和规定,规划和逐步规范生猪屠宰场所,加大对私屠滥宰的打击力度;(四)实施“放心肉”工程,建立生猪的饲养、屠宰、加工、销售全过程科学化管理模式,从源头开始控制。
  此外,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就发展民办学校、发展文化市场、卫生工作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身光彩事业等问题在大会发了言。

  五、会议决议

  2月19日,会议通过了省政协七届五次会议政治决议。决议指出,会议完全拥护岳岐峰代表中共黑龙江省委所作的重要讲话,并决心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决议认为,省政府工作报告符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七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是一个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报告。会议对省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和今后的工作安排表示满意,对当前全省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粮食流通销售、社会治安、廉政建设等深为关注,提出了积极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建议全省各级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省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大力推进“两个根本转变”,为顺利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而努力奋斗。
  会议审议通过了省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以来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赞成报告中提出的关于1997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并希望认真组织落实,努力把全省政协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以实际行动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和中共“十五大”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