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二节 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1999年1月29日~2月3日,省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与会人员692人,其中委员548人、列席人员144人。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省委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听取并审议省政协第八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八届一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报告;增选省政协常委;列席省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开幕式。
  在1月28日召开的预备会议上通过了会议议程、日程和秘书长名单。
  秘书长:刘长生
  副秘书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孔令学 杨彦平 杨更新 李鮀翀 张春生 国剑尘 武永高
  周晓峰 赵乃岩 赵长青 程幼东 滕昭祥 薛德斌 魏荣年
  1月29日,会议开幕。省政协主席周文华,副主席马国良、谭方之、曹亚范、沈根荣、王玉柱、王迺谦、欧阳吟、刘文泮出席了大会。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纪检委、省军区和驻军的领导徐有芳、田凤山、韩桂芝、杨光洪、王先民、李清林、于景常、张毅、王宗璋、唐宪强、杨永茂、刘东辉、单荣范、孙魁文、马淑洁、张成义、王振川、王东华、王佐书、李衡、张世显、康殿才到会祝贺。省级离休老领导孙维本、赵德尊、陈雷、李剑白、王钊,省政协历届副主席包琮、张厘、黄枫、陈文志、戴谟安、王明贵、郭守昌、李敏、全玉祥、孟传生、傅世英、赵士杰、陈占元、王治田、吴鼎和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周文华主持并致开幕词,省长田凤山作了关于省政府工作报告(草案)的说明,副主席马国良作了第八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副主席曹亚范作了八届一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报告。
  1月30日下午,会议召开了港澳委员座谈会,座谈会由周文华主持,省委书记徐有芳、省长田凤山等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和省政协驻会副主席出席了座谈会。副省长王先民介绍了全省投资环境情况。
  1月31日,会议召开各讨论组召集人汇报会,汇报讨论协商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情况。汇报会由周文华主持,省长田凤山等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和省政府各有关厅局的主要负责人以及省政协副主席出席了汇报会。
  2月1日,与会人员列席了省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开幕式,听取了省长田凤山所作的省政府工作报告,省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省1998年财政行政预算执行情况和1999年预算报告,省法院、省检察院工作报告以书面形式发至大会。
  2月2日,会议进行大会发言。
  2月3日,会议增选王亚军、田在玮、安英、朱成富、伊忠义、杨更新、国剑尘为省政协常委。在闭幕式上,通过了本次会议的决议和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决议,表彰奖励了在1998年度“五个一”活动中成绩优异的31名委员,周文华做了讲话。

  二、会议报告

  副主席马国良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认为,省政协八届常委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五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密围绕“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这个中心任务,充分发挥了政协的优势,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98年,省政协抓住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调查研究和参政议政活动。《关于切实加快发展我省非国有经济若干问题的建议案》为推动全省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次常委会就“科教兴农”问题进行了协商讨论。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全省科教兴农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关于我省种子体系建设的情况与建议》《面向21世纪发展我省农业生物技术的几点建议》等专题报告,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我省科教兴农工作的建议案》,均受到省委省政府重视,许多建议被省政府有关部门采纳。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常委会议上,黑龙江省就实施农科教相结合问题作了大会发言。
  1998年黑龙江省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使社会各方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更为关注。第四次常委会专题协商讨论了关于改善全省宏观生态环境问题,组织委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3个月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关于我省宏观生态环境若干问题的思考》《关于我省水利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关于大小兴安岭天然林资源保护实施情况及政策建议的调查报告》。常委会协商通过了《关于改善我省宏观环境几个重要问题的建议案》,对全省生态环境的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议。
  八届一次会议以来,共收到委员提案418件,立案400件,办复提案397件,占立案总数的99.3%。全年共收到各市县报送信息324条,省政协认真做好筛选、整理、报送和反馈工作。其中,关于国家应尽快制定倾斜政策加快三江平原的农业开发、建议增加粮食仓储补贴等信息,被全国政协报送给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
  此外,省政协为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办了许多实事;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开展民族宗教工作;认真做好港澳委员、台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工作;搞好政协自身建设,努力创建文明机关,一个比成绩、讲贡献、争上游的工作局面正在形成,省政协机关被授予省直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三、讨论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分组讨论了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

  (一)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

  与会人员在讨论中主要发表了3个方面的意见:

  1.报告中心突出、内容实事求是
  韩树礼(佳木斯市政协主席)委员认为报告有3个突出:一是突出省八次党代会精神和“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的中心任务,可以说政府工作报告是党代会精神的深化和具体化;二是突出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政府工作报告通篇都贯彻这一主要思路;三是突出力求抓住全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即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制和增效问题。
  梁宝德(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主任)、刘公平(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主任)、关荣玉(省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委员认为,1998年是很特殊的一年,困难大、灾情大,但是我们取得了成绩,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可以从以下几点上看取得的成绩:第一,年初全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第二,在大灾之年,取得了农业大丰收;第三,在重大政策出台,全省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保持了基本稳定。
  赵羽(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说,省政府工作报告很实在,对1999年怎么干提出了清晰的思路。减轻农民负担,应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开源,一手抓节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减轻负担。着眼点应放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上。

  2.经济发展应做好扩大内需这篇大文章
  马国良(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委员说,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政府应下功夫做好这篇大文章。一方面要增加城镇和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把住房、医疗、教育、失业和养老保险几大改革同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找准二者结合点。要选好住房、汽车、基础设施等消费热点,从目前情况看,只要取消不合理收费,银行实行按揭,就可成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热点。
  张巾超(哈医大教授)委员说,现在消费市场疲软,主要是老百姓舍不得花钱,因为买房、孩子上学、就医等都需要大量的钱,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老百姓有后顾之忧,他们手中的那一点钱要用在刀刃上。因此,扩大内需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政策进行调整,并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3.稳定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与会人员认为,现在有几个方面的情况值得注意:一是1999年是大事、喜事、敏感事多的一年,有的人容易乘机滋事,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二是治安形势严峻,刑事发案率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三是人民内部矛盾突出。下岗人员多,拖欠工资多,农民负担重,这些都是引爆点。机关机构改革,大批人员被精简,也形成不稳定因素。另外,据新闻出版部门的委员反映,近几年境外出版的政治性非法读物越来越多地流入社会,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也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二)讨论省政协工作报告

  与会人员认为,常委会工作报告认真全面地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使大家感到省政协的工作在改革的年代中有了新的较大发展。主要表现在:1.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为全省实现“二次创业”的奋斗目标做了大量工作,所提出的有关建议案具有超前性,都收到了很好的成效;2.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上有了很大进展,政协的工作和作用得到了党委的重视;3.对全省贯彻大团结、大联合、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从不了解、不认识到了解、认识,到关心和支持政协工作。
  委员们在讨论中对1999年的工作提出了希望与建议:
  张景儒(七台河市民盟副主委)、张春生(农工党省委副主委)等委员说,民主监督工作要加强,要有所深入,1999年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重点,特别是应加强对公检法等部门的监督,要组织委员到这些部门去视察,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是一种很好的监督手段。
  王文义(佳木斯市政协副主席)、魏荣年(民盟省委副主委)等委员说,省政协组织的视察工作应尽可能多地请委员参加,要扩大视察范围,不能总是就近就地视察,要在全省范围内视察,这样才能掌握更多更全面的情况,便于委员知情出力。委员们反映出来的意见和建议,政协机关应原原本本地反映出去,不可任意取舍,使之变味走调。


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宗璋(左二)在台联侨联小组听取意见

  张守信(哈医大教授)委员说,应建立提案反馈制度,提案提出来了都应有一个明确、认真负责的答复,不能敷衍塞责,否则起不到民主监督作用,同时还挫伤了委员提提案的积极性。例如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医药市场混乱的问题,虽然答复了,但解决得不好。1998年提出的关于空气污染问题的提案,省环保局回复说各项工作都做到位了。我们不能满意这样的答复,既然都做到位了,为什么空气污染还这么严重?起码应该说明哪些做到了,哪些正在努力做,争取做得更好些,哪些暂时做不到。松花江水污染也是提案中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可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四、大会发言

  2月2日,会议进行大会发言,有13位委员在大会上就国有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下岗再就业工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地方与周边经济的融合、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及预防艾滋病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有6位委员做了书面发言。
  省民革副主委李鮀翀代表民革黑龙江省委发言说,全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困难很多,形势非常严峻,必须千方百计加以解决。为此建议:(一)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做好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认识,要加强领导和宣传教育工作,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关心下岗职工,为国家实施再就业工程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二)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发展经济的办法,广开就业门路,多渠道、多途径地安置下岗职工,要大力发展“三高”农业、乡镇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要积极争取国家的重点项目,大中型工程在全省立项,优先安置下岗职工;(三)引导下岗职工自主择业,自强创业,依靠市场自谋职业;(四)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各种信息,完善再就业服务体系;(五)加快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下岗职工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问题,把私营企业职工和个体业者纳入保险范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赵雨森委员在发言中对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建议:(一)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继续改造和提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质量,重筑绿色屏障。重点治理水土流失及土地沙漠化与盐碱化,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有计划地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增加森林与草原面积;加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意识。(二)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兴建大型枢纽水利工程,提高蓄水灌溉、防洪排涝、节水抗旱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农科教一体化。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工作,大力宣传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四)依法治农,逐步建立科学耕作制度。保护耕地,坚决制止任何形式的侵占耕地的行为。落实耕地培肥和科学轮作制度,树立用地养地结合的思想。(五)合理调整林、牧、副、渔等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配置,协调发展。(六)坚定不移地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全省优势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建成一批机制新,实力强,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龙头企业群体;进行资产重组和制度创新,促进龙头企业向集团化、现代企业制度化方向迈进。(七)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优质农产品基地群。推动具有本省特色,经济效益较高的品种和品牌走出省门,走俏埠外市场,变农业资源优势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优势。
  省民盟副主委梁荣欣代表民盟黑龙江省委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推进我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建议”为题发言说,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要使这种“龙头”作用落到实处,高等教育自身就必须进行改革,首先是体制改革。为此建议:(一)打破校际间的界限,把全省各高校的优势学科以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组建成一个新的“基地”或者“中心”,实现“强强”合作,就有可能在学科的整体水平上达到国内领先,并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二)实行“大小”结合,按行业合并学校,形成合力,既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投资,又可以提高办学水平与效益;(三)实行不同类型学校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办学效益。早改革早主动,大改革大发展,改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政策的保证。

  五、会议决议

  2月3日,会议通过了省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决议。决议认为,省政府工作报告符合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符合黑龙江省的实际。会议充分肯定省政府一年来各项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和积极成果。
  决议希望,全省各级政协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八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千方百计完成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三年改革、解困任务,加快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抓好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扩大内需工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工作力度,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为“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跨世纪宏伟目标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决议号召,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以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绩向国庆5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