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三节 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2000年2月21~26日,省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与会人员769人,其中委员624人、列席人员145人。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听取并审议省政协八届委员会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补选省政协主席、增补副主席和常委;列席省人大九届三次会议。
  在2月21日上午召开的预备会议上,通过了会议议程、日程和秘书长名单。
  秘书长:刘长生
  副秘书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孔令学 王家刚 孙洪志 杨更新 张春生 武永高 国剑尘
  李鮀翀 赵乃岩 赵长青 郭长军 程幼东 滕昭祥 薛德斌
  魏荣年
  2月21日下午,会议开幕。省政协主席周文华,副主席马国良、谭方之、曹亚范、王玉柱、王迺谦、欧阳吟、刘文泮出席大会。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纪检委、省军区的领导徐有芳、宋法棠、韩桂芝、王先民、张毅、王宗璋、杨永茂、周同战、唐宪强、单荣范、刘东辉、马淑洁、孙魁文、王振川、张成义、王佐书、王东华、康殿才到会祝贺。省级离休老领导孙维本、赵德尊、陈雷、李剑白、王路明、王钊,省政协历届副主席王金陵、包琮、张厘、黄枫、戴谟安、李敏、全玉祥、孟传生、傅世英、陈文志、赵士杰、王治田、吴鼎和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周文华主持,省委书记徐有芳做了“围绕大局履行职能发挥优势为打好本世纪末改革发展攻坚战做出新贡献”的讲话,代省长宋法棠作了关于省政府工作报告(草案)的说明。副主席马国良作了省政协第八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副主席曹亚范做了省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报告。
  2月22日下午,与会人员列席了省人大九届三次会议开幕式,听取了代省长宋法棠所做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9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0年预算的报告。省法院、省检察院工作报告以书面形式发至与会人员。
  2月23日上午,会议召开了港澳委员座谈会,座谈会由周文华主持,省委书记徐有芳、代省长宋法棠等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及省政协副主席出席了座谈会。
  2月24日上午,会议召开了联组汇报会,听取各组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情况汇报。汇报会由周文华主持,宋法棠等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省政协副主席及省政府有关厅局的负责人到会听取了汇报。
  2月26日上午,会议进行大会发言。
  2月26日下午,会议选举马国良为省政协主席,增选曹广亮、迟建福、李鮀翀为省政协副主席,增选马立群、王志山、何小平、倪书学、栾今伟、刘继维、陈述涛、贾福林、张惠芳、姜亦栋、李贵德、魏景田、刘春华、卢禹舜为省政协常委。在闭幕式上,通过了本次会议的决议和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的决议,表彰奖励了1999年度在“五个一”活动中成绩优异的40名委员,新当选的省政协主席马国良做了讲话。

  二、领导讲话与工作报告

  省委书记徐有芳在讲话中强调,省政协要充分发挥好参政议政的职能,努力在推进以调整经济结构为重点的经济工作上做出新贡献。要着眼于全局,把参政议政的视野放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上;要着眼于未来,把参政议政的基点放到谋划全省面向21世纪的产业竞争新优势上;要着眼于现实,把参政议政的重点放在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上;要立足于创新,把参政议政充分体现在创造性开展工作上。徐有芳指出,中共黑龙江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在总结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多年来履行职能创造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把政治协商“三在前、三在先”、民主监督“三通报、三倾听”、参政议政“三提供、三主动”的做法以制度的形式肯定下来。通过认真执行这些制度,把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向前大大推进一步。为了抓好这些制度的落实,确保政协职能的更好发挥,要求各级地方党委要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关心并支持政协工作;要加强政协领导班子建设,为政协履行职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要为政协履行职能提供物质保证。
  副主席马国良所作的第八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1999年,常委会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确定的工作方针和各项决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各项工作在前进中开拓,在开拓中前进。


省政协主席马国良主持八届三次会议闭幕式

  深入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结合建国5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两件大事和全国进行的几场重大政治斗争,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与进行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与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结合起来,与学习现代市场经济和科技知识结合起来,及时组织常委和在哈委员学习中共中央和省委的有关文件,愤怒声讨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野蛮行径,开展了反对李登辉抛出的“两国论”的斗争,组织批判了“法轮功”邪教组织的反动本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政协委员的爱国主义热情。
  把开展调查研究作为履行政协职能的基础工作来抓,从服务党政决策出发,积极参政议政和建言立论。就改善农村干群关系促进全省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问题,组织委员对8个县20多个乡100多个村进行深入调查,形成了《关于改善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稳定的调查报告》和《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干群关系》《关于推进村民自治进一步改善干群关系》的两个子报告,以及《解放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走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农业之路》的调查报告;还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更好地保护、开发和管理五大连池的调查报告》及资源保护、矿泉水开发、旅游业发展、理顺体制等4个专项报告;与13个市地政协联合深入120多户“三资”企业进行调查,形成《关于我省利用外资情况和建议的报告》;与全国政协联合进行乡镇卫生院建设情况调查、台资企业调查;所提意见和建议得到党政部门的重视与吸纳。此外,对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农村朝鲜族人口、婚姻、教育调查,鄂伦春族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问题的调查等,都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政协常委会还强化了提案、视察、检查和信息工作,组织委员开展行风评议,民主监督的力度和实效有所增强;围绕救灾、解困和扶贫工作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办实事,努力促进招商引资、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事业;政协机关加强了自身建设,努力为委员参政议政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推进了政协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报告强调,2000年是世纪之交、千年更替之年,也是完成“九五”计划、实现祖国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最后一年,做好2000年的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意义。报告对政协黑龙江省委员会2000年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号召全体政协委员在新的一年里,振奋精神,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委员们认真听取常委会工作报告


  三、讨论讲话与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分组讨论了省委书记讲话、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一)讨论省委书记讲话

  与会人员认为,徐有芳的讲话思想深刻,定位高,观点鲜明,针对性强,对省政协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讲话紧紧围绕江泽民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予厚望,要求政协工作要有前瞻性、预见性、创造性。在参政议政方面要做到“三个着眼于、一个立足于”,在实行民主监督方面“既要监督工作成果,更要监督工作过程”,对政协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体现了省委对政协工作的重视。委员们表示,听了徐有芳的讲话深感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重大,要深刻领会徐有芳的讲话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思考问题要站得更高、更远,思路要更宽些,要说实话、出实招、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为全省发展与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

  与会人员对代省长宋法棠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对改进政府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解放思想、用好人
  张剑峰(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显友(鹤岗市市长助理、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贾福祥(哈尔滨市民族宗教局党组书记、局长)、宋葵芬(哈尔滨市三马贸易总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等委员认为,发展黑龙江省经济,关键在于领导解放思想、用好人。目前用人的腐败是黑龙江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人算了一下,哈尔滨市近8年,平均500天换一个市长,500天除了出国、开会,还剩多少时间去想工作和解决问题?一个市长起码也得工作五六年,才能干几件完整的事。

  2.关于农村和农业
  姜厚远(省总工会原副主席)等委员说,衡量农业和农村工作成绩的标准,不能把眼睛只盯在年产几百亿斤粮食上,否则就会出现农业丰收、农民减收的怪现象。关键的问题不仅仅是产量,更重要的是效益,是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对生产技术落后、成本过高、粮食质量不佳的问题要重点研究解决。要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防止坑农事件发生。


副省长马淑洁(右二)在科技小组听取意见

  梁明才(北安市政协副主席)委员建议:(1)中央为发展农业拨发了120亿调整资金,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应组织各地找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2)世界各国对农业的补贴平均为30%,日本40%,法国60%,中国仅3.2%,国家和黑龙江省应加大农业的补贴,保证农业发展有后劲;(3)全省应发挥种粮优势,打名牌和特色牌战略,建立专用品种的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加强产品开发的研究;(4)农业生产离不开中介组织、经济人和贩运户,省里要建立信息网络,帮助农民找市场,解决卖粮难的问题;(5)要千方百计降低农民生产成本,采取措施降低农资价格,解决引进新品种价格高等问题。

  3.关于国企、工业
  程道喜(哈尔滨市政协主席)、姜锡山(北钢集团公司研究员级高工)、邓宗全(哈工大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等委员认为,企业之间的经济结算以物抵账现象越来越严重,通常都是以汽车、房子等物资来清欠,个别严重的企业甚至竟占经济往来的40%。这种结算方式造成的一系列恶果:一是为企业领导人侵吞国有资产提供了方便;二是给企业流动资金带来严重问题,个别债权企业的职工连开工资都成问题了。建议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扼制这种以物抵账现象,确保工业生产健康发展。
  程道喜委员说,黑龙江要发展,首先要了解民情民意。老百姓普遍感到黑龙江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农民收入明显下降,国企改革和发展举步维艰,要在3年内完成解困,大家心中没底。二次创业具体措施不够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重组,办法不多,“市场创新”概念不准确,以技术创新带动市场创新叫人不解。企业做不做广告大不一样,一个“严迪”药品广告一年就达到了6个亿收入。但是没有集团做后盾就做不起广告,可见必须形成集团优势,才能创出品牌。黑龙江大米很好,但各县各自为战,一个县一个牌子,甚至几个牌子,不仅创不了名牌,成不了气候,甚至会自相“残杀”。如成立一个统一的公司,推广黑龙江省的特有绿色食品,在全国把品牌叫响,则能成大气候。关于引进外资,最重要的就是改善投资环境。台湾有新闻发布会说,黑龙江够黑,不能去投资,一是法制环境不好,不能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二是政策连续性不好,老变;三是领导班子稳定性不好。这样的评价足以引起我们深思、反省,我们要结合本地实际,真抓实干,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者,以实际行动转变他们以前的印象。
  此外,与会人员还就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扶持高品位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和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三)讨论省政协工作报告

  委员们说,报告全面总结了1999年常委会工作。大家对常委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为全省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有了新突破,紧紧围绕省委的全省经济发展思路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参政议政活动,推动了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二是着眼全局,突出重点,调研质量有所提高,关于走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农业之路的调查、关于改善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稳定的调查、关于利用外资情况和建议的报告等11项调查报告都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被省政府采纳;三是民主监督工作有所加强,对公、检、法等司法部门开展的行风评议,实实在在地行使了监督职能,社会反响很好;四是推进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了新的进展;五是机关建设有了新的进步。
  与会人员对省政协2000年的工作安排提出了两点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为全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出更加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希望进一步加强提案的督办落实工作,重点在跟踪问效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使提案落实到真正意义上的实处。

  四、大会发言

  26日上午,会议进行大会发言,在会上发言的委员共15人。
  民盟省委和民盟伊春市委联合发言,对优化全省国有经济结构提出建议:(一)立足改革,加速建立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一是要着力抓好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大型企业,发展股份制或混合制经济。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代表大会制度,真正把企业建设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法人实体。二是要根据市场机构和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则放开搞活中小型企业,但要注意不搞一风吹、一刀切,不把出售当成唯一方式。(二)要通过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集中力量促进企业间的集约联合,培养抗风险能力较强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要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的界限,树立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甘当配角、共同发展的新思维。要坚持通过市场规律自然形成的原则,不能靠行政手段勉强撮合,盲目求大求全。要坚持以资本为纽带,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三)逐步强化科技支撑的龙头企业。促使企业在技术改造、产业升级过程中从依赖资源和资金转向依赖技术和知识。要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国有企业接轨、合作,通过技术、专利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提高企业的科技实力。
  曾文能常委就推进全省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一步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站在全球经济的角度研究生产要素的流动趋势和规律,重新认识全省的优势、劣势和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所处的角度,要高起点超前研究新形势下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战略和策略。(二)在指导思想上切实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过去主要靠优惠政策转向主要依靠优化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全省对外开放的重点来抓;二是从过去注重吸引外资数量转向注重拓宽招商引资领域,突出重点,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优化招商引资结构,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三)要有重点地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及企业集团与国外资本合作,建立研究开发中心,增强技术消化和创新能力,推进全省与国外资本配套协作,带动相关企业和产业共同发展。(四)加快全省服务贸易领域招商引资步伐。要重点处理好吸引外资发展服务业同全省服务贸易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使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更好地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邹兴淮委员发言说,由养殖经济野生动物而派生出来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畅销,经济收入可观,前景广阔。黑龙江省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野生动物的养殖条件,如技术、饲料、环境、人力和社会基础条件等,适合养殖的品种多,有些品种独具地域优势。发展这种特色养殖业可以选几家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建立养殖基地,依托科技力量,不断引入先进科技,研究开发新的适应市场的深加工产品。全省发展特色养殖业的潜力是巨大的,它可以促进全省农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下岗职工和林区、乡村富余劳动力的积极性,使他们走上养殖经济野生动物的脱贫致富之路。
  此外,省民革、民进、民建、农工党、九三学社和工商联,委员孟繁旭、袁乐平、刘嘉亮、刘捷、赵乃岩、衣俊卿等分别就减轻农民负担、优化经济结构、国企改革、对俄贸易、精神文明建设、引导非国有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繁荣、重视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等问题在大会上发了言。

  五、会议决议

  2月26日,会议通过了省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决议。决议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对1999年成绩的估价是符合实际的,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分析是实事求是的,确定的200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符合中共黑龙江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符合全省的实际情况。与会委员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对农产品价格下滑、农民收入有所下降,国有企业特别是煤炭、森工等危困行业脱困任务艰巨、下岗再就业压力加大,经济发展环境不尽如人意,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深表关注。
  决议指出,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也是全面完成“九五”计划,如期实现翻两番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年。做好当年的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决议指出,2000年要突出调整经济结构这个重点,围绕打好“四个硬仗”,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决议号召,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以为实现“二次创业”宏伟目标献计出力的新业绩,迎接新世纪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