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五章 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前三年)

第一节 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2003年1月7日~13日,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与会人员890人,其中委员706人、列席人员184人。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决定;听取并审议省政协八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选举省政协九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列席省人大十届一次会议。


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开幕式主席台

  在1月7日下午召开的预备会上,通过了会议主席团、秘书长名单,通过了会议议程、日程。
  由99人组成大会主席团,组成人员分别为(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立群 马秀芝(女、满族)   马淑珠(女)  王玉柱 王亚军
  王启民 王志山 王学文 王迺谦 王桂文(女)  王涛志 叶怀义
  白树清 白淑贤(女)  朱成富 伊忠义 刘长生 刘文泮 刘春华(女)
  刘思久 刘继维 刘殿武 祁佩时 孙伟正 孙兆贵 孙洪志 孙恩光
  李龙吉(朝鲜族)    李永军 李永顺 李传模 李庆芬(女)
  李宏臣 李贵德 李鹏宇 李福民 杨更新 杨国俊 肖建敏 吴丽莹(女)
  邱玉泉 何小平 谷振春 宋兆琴(女)  迟建福 张仕良 张克忠
  张建发 张树平 张显友 张恩亮(满族) 张爱民(女)  张惠芳(女)
  张景儒 张福春 陈永才 陈述涛(满族) 林盛中 欧阳吟 罗文孝
  贯昌福 郑德清 孟宪斌 孟繁旭 赵向东 赵雨森 钟震宇 姜亦栋
  洪英华(满族) 姚明远 袁乐平 贾福林 倪书学 徐申田 徐维众
  徐德复 栾今伟 高振富 曹 震 曹广亮 曹亚范(女)  曹重光
  曹滨顺 崔 强 梁荣欣 蒋贤云 韩 伟 韩树礼 韩桂芝(女)
  傅道彬 舒 展(满族) 薛 坤 赖亚成 褚 凤(女)  静 波
  谭方之 潘乃仓 潘春良 普列·阿里格(鄂伦春族)
  秘书长:曹广亮
  副秘书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伟奇 孔令学 白树清 刘长生 刘春华 闫永华 乔 谷 杨彦平
  杨更新 武永高 郑德清 贺全宾 赵雨森 钟震宇 徐德复 倪书学
  栾今伟 潘春良
  1月8日,会议开幕。省委书记徐有芳、省长宋法棠和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韩桂芝、曹广亮、谭方之、曹亚范、王玉柱、王迺谦、欧阳吟、刘文泮、迟建福、张树平、王涛志、陈述涛、梁荣欣、何小平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纪委、省军区和驻军的领导杨光洪、周同战、刘东辉、杨永茂、杜宇新、张成义、刘海生、张秋阳、单荣范、孙魁文、许尔杰、郭克海、康殿才到会祝贺。省级离休老领导和省政协历届主席、副主席孙维本、赵德尊、陈雷、李剑白、王钊、周文华、马国良、包琮、张厘、黄枫、戴谟安、李敏、全玉祥、王金陵、傅世英、孟传生、王治田、吴鼎和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省委副书记、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韩桂芝主持并致开幕词,省委书记徐有芳在会上作了讲话,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谭方之、曹亚范分别作了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
  1月8日下午,召开了港澳委员座谈会,省委书记徐有芳、省长宋法棠,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秘书长出席了座谈会。
  1月9日,与会人员列席了省人大十届一次会议开幕式,听取了省长宋法棠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草案),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200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3年预算的报告,省法院、省检察院工作报告以书面形式发至与会人员。
  1月11日上午,会议进行大会发言。
  1月11日下午,会议召开了联组汇报会,听取各组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情况,省长宋法棠等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和省政府有关厅局的负责人和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出席了汇报会。
  1月13日,会议选举了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韩桂芝为省政协主席,曹广亮、谭方之、曹亚范、欧阳吟、刘文泮、迟建福、张树平、王涛志、陈述涛、梁荣欣、何小平为副主席,白树清为秘书长,马立群等131人为常务委员。在闭幕式上,通过了本次会议的决议和省政协八届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的决议,表彰奖励了在2002年度“五个一”活动中成绩优异的51名委员,省政协主席韩桂芝作了总结讲话。

  二、领导讲话与工作报告

  省委书记徐有芳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几年来省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充分发挥优势,认真履行职能,做了大量工作,创造了许多新经验,在全省“二次创业,富民强省”的伟大实践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徐有芳要求各级政协组织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用创新精神全面审视人民政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人心、增进团结,发扬民主、加强监督上有新的更大的作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二次创业,富民强省”战略的伟大实践中有新的更大作为。
  徐有芳指出,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是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保证。全省各级党委要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保证政协工作沿着坚定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谭方之所作的八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对八届委员会五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在加强学习、自我教育方面。始终坚持优良传统,大兴学习之风。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帮助委员统一思想,开阔视野,激发参政议政的热情,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不断加强。
  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方面。共召开了五次全体委员会议,就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认真地进行协商讨论;常委会选择了16个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协商讨论,如关于生态环境、“十五”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各专委会就省政府有关部门转交的几十件法规(草案)进行对口协商。在这些协商活动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吸收采纳转化为工作成果。
  在民主监督工作方面。一是充分发挥提案作用,五年来共征集审查立案提案2420件,其中80%以上的提案被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采纳;二是对公、检、法、工商、税务、质量监督、国土资源、财政等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进行民主评议,促进了上述单位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党风廉政建设,受到被评单位的欢迎和社会的好评;三是开展经常性的视察活动,既为委员知情出力、参政议政创造了条件,也是民主监督的具体实施;四是收集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编发了《政协信息》330期,有60余条重要信息被全国政协和省委、省政府信息部门采用;五是配合人大、纪检、政法和一些行政执法机关进行各种检查活动,充分行使了民主监督的权利。
  在为经济建设服务方面。每年都精心选定一些重大题目,认真组织委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共组织各种调研活动45次,形成调查报告和建议案51份。组织委员中的专家学者,深入到基层开展咨询服务、科技论证、义务医诊等活动。深入企业了解下岗职工生活困难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化解矛盾、稳定职工情绪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扶贫解困工作中帮助呼兰县康金镇小赵村成为发展多种经营致富的示范村。帮助黑龙江汽车改装厂摆脱了连续七年经营亏损的局面,使企业重现生机。派出专项推进组帮助通河县解决公路交通、水利工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问题。帮助齐齐哈尔市哈拉新村研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并协调解决救灾扶贫资金,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活动。帮助宾县解决资金1500万元,赢得了抗春旱保春种的全面落实。在1998年的抗洪救灾工作中,组织委员和机关干部职工共捐款物价值3600余万元。具体落实了全国政协在灾区重建中捐助建设的四个新村,并帮助确定科技兴农开发项目,落实资金,为四个新村插上腾飞的翅膀。组织港澳委员、外国友人为全省捐献助学资金共70万元,电教设备8套,捐资建成一所农村小学,为受灾群众捐送大米4万公斤。
  在开展海外联谊活动、促进祖国统一工作方面。共接待了6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个团组、120余人来黑龙江省访问;派出15个团组赴1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友好访问;成立了香港黑龙江国际友好协会,聘请了在港澳和国外的黑龙江籍知名人士为外事顾问,为扩大招商引资做出了贡献。接待了台湾参访团7个50余人来访;组织委员4次赴台湾参观访问,宣传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政策。
  在自身建设方面。认真总结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经验,履行职能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在机关中开展“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创建文明单位活动,获得了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机关领导班子和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进一步提高。形成了团结和谐、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主动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意识。
  工作报告还指出了八届委员会工作中的差距与不足、工作经验与体会,对第九届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三、讨论讲话与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分成27个小组,分别讨论了省委书记讲话、省政府工作报告和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

  (一)讨论省委书记讲话

  与会人员在讨论中一致表示,徐有芳的讲话通篇贯穿了党的十六大精神,实事求是,针对性强。对政协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明确指出了省政协九届委员会的工作思路。与会人员深受教育,倍受鼓舞,精神振奋,一致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在进一步开创全省“二次创业,富民强省”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多做贡献。


委员们听取常委会工作报告

  (二)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

  1.报告符合实际催人奋进
  宋兆琴(八届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等委员说,报告站在时代的高度,体现了十六大精神,是“二次创业,富民强省”战略的伟大实践。报告简明扼要,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看到了黑龙江发展的希望。
  姜亦栋(八届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说,2003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在文风上有很大改变,文风的改变体现了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报告用数字说话,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几年所取得的成绩,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客观,符合实际,不文过饰非。报告对未来几年的工作规划明确,方向正确,措施得力,可操作性强。
  张显友(民进省委副主委、鹤岗市副市长)委员说,全省过去的几年变化非常大,从省城到各地到处是一片新气象,一片片现代化的居民小区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路宽了广场大了灯亮了一切都变得漂亮了。人们的腰包鼓了,米袋子满了,菜篮子丰富了。尤其是工业,四大煤矿整体扭亏,全省经济整体扭亏,“龙江品牌”遍布大江南北,这些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变化证明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是正确的。

  2.切实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张素梅(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等委员说,宋海棠省长的报告对全省今后几年的发展规划和2003年的任务都已经说得很明确了,关键在于落实。很重要的是转变政府职能,近几年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力度还不够。报告中用很大篇幅讲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说明政府已经下决心抓这方面的工作。希望加大工作力度,不流于形式,抓出成效。
  张金沛(佳木斯市美丽达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委员说,目前全省私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南方一些地方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到政府职能部门办事仍然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某些部门对私营经济仍存有偏见,不能一视同仁,有时甚至仍会受到歧视。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问题仍然是屡禁不止。希望政府各职能部门,尤其是涉及私营经济的主管部门,一定要真正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真正树立服务意识。
  郭洪鑫(省机械科学研究院院长)等委员说,要实现报告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必须要有一支科技人才队伍。目前,全省人才外流的问题又有回潮,原因是多方面的。要留住人才就要给他们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良好、宽松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不惜用重金聘用科技带头人,彻底转变陈旧的人才观和管理机制。
  夏富祥(哈尔滨汇丰照相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委员说,一些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变“管、卡”为服务。有的部门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便滥用手中权力,以权谋私,影响极坏。要规范行政部门的行为,改掉“衙门”作风,对阻碍经济发展的“庙”一定要拆掉。要改革政府审批制度,减少审批项目。

  3.强化加快发展观念
  李传模(中共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联党组书记)、关国亮(省工商联副会长)等委员建议:(1)加大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使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要吸引外资外企参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2)加快结构调整,尤其是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使其不断优化,以适应全省经济发展的步伐。
  林尚扬(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说,全省应抓住中央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的机遇,吃透中央有关政策,了解中央支持老工业基地的具体措施,全力争取中央对黑龙江省的支持,这方面的工作一定要抢前抓早。装备制造业是全省的优势,可以作为全省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来定位,起点要高,要大胆地提出把全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徐晓飞(哈工大计算机科技学院院长)委员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应抓住几个切入点:一是大力发展应用信息技术;二是围绕发展农业和装备制造业搞信息化,在产品的研究设计、管理等方面实施数字化;三是发展信息软件产业,形成规模,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4.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杨名声委员说,全省高中教育发展很快,许多学生进入社会力量办的学校,这些学校如何保证和提高质量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在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方面。目前全省高中优秀的骨干教师紧缺,有许多优秀教师“雁南飞”了,对全省本来就紧缺的师资队伍造成一定冲击。随着全国高中教材的改革,许多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对现有教师进行再培训、再提高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另外,全省成人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办学现状不容乐观。高职教育中很多院校还是按照普通高校或专科的办学模式设置教学内容、配备教师,使高职变成了专科,体现不出高职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为经济建设培养专门职业人才的办学宗旨。

  5.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陶波(东北农大植保系主任)委员建议:(1)绿色食品的开发面积不能盲目扩大,要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搞开发,从栽培技术到环境质量检测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科学标准加强管理,以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2)要大力加强绿色食品配套设施的开发和研究工作;(3)加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搞好绿色食品的检验监测工作。
  李彦丰(肇源县副县长)委员说,为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建议:(1)在省级地方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进行农业知识和科学种田技术讲座;(2)尽快制订并出台符合全省实际的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标准。
  孟繁旭(省孟繁旭律师事务所主任)委员认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要抓住几个环节:一是转变观念,把思想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农民富了,小康才能实现;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城市企业和个体业者到农村投资兴业,拉动农村经济发展;三是提高农民素质,树立市场观念;四是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加大人力、财力支持,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郭春景(省科学院副院长)委员建议:重点发展全省大豆产业,一要组建大豆优良品种育种中心和繁育基地,实现育种、种植、生产、科研、销售一体化。向国家申报国家级大豆育种中心,并争取“中国大豆之省”的称号;二要组织全省科研单位,按品质区划研究高脂肪、高蛋白质大豆品种的栽培技术;三是政府要严格控制大豆种子的推广与销售,保证优质大豆的品质并且规范化种植生产;四要支持大豆加工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延长大豆加工链条,扩大加工企业规模;五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营造良好的大豆产业发展环境。

  (三)讨论省政协工作报告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精炼全面,全篇突出了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实实在在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委员们说,八届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越来越实,领域越来越宽,威望越来越高,在社会各界也引起很大的反响。同时大家对政协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陈文志(省政协原副主席)说,要重视不同意见,特别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关注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反映这方面的社情民意。要重视研究新形势下政协工作的新思路,在民主监督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多研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问题。
  齐燕滨(哈市政协副主席)委员说,政协工作要选好角度,找准位置,工作量不能贪多,面也不宜过大,应集中精力抓大事,每件事都要抓实抓透、抓出成效。
  万朝顺(哈市总工会副主席)委员建议:1.举办政协委员培训班,使政协委员特别是新委员了解和掌握党的统战政策和政协的基本知识;2.为委员参加经常性的政协活动创造条件,营造委员履行职责,参政议政的氛围;3.多通报委员参加活动的信息,指导委员工作,激励委员积极性;4.加大对政协工作和优秀委员的宣传力度,扩大政协的影响,树立自身形象,增强政协的凝聚力。

  四、大会发言

  1月11日上午,会议进行了大会发言,在会上发言和书面发言的委员共29人。发言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农业

  范玉仁(黑河市政协副主席)说,土地流转是农业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使这项工作更健康地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让农民和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到实现土地流转的必然性、必要性和现实性;2.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3.完善土地流转手续,加强监督管理;4.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赵雨森(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委员就巩固绿色食品大省地位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发言,他指出:1.尽快解决组织管理机构建设落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现行机构人员少、行政级别低、缺乏市场管理职能;2.适度增加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大扶持产业发展的力度。建议到2005年将绿色食品专项资金增加到8500万元,主要用于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市场开发和科技示范等;3.加速推进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只有高度发达的加工业,才有高度发达的产业;4.继续加大市场开发的力度,完善营销网络,推进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继续进行品牌整合,重点培养有竞争力的品牌;5.加强检测体系建设,确保绿色产品质量;6.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主要解决名目繁多的展览、展销和硬性摊派出版过滥的促销宣传资料等问题。

  (二)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谷振春(牡丹江市副市长)、贯昌福(黑河市副市长)、于祥(省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现行社保体系所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一是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参保是“老有所养”的长远大计,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提高为职工投保的自觉性,克服为职工缴纳保险金“吃亏”的思想;二是做好扩展工作,使一些集体、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自由职业者和进城务工农民工都能纳入社保范围;三是积极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设,做到应保尽保;四是强化保险金征缴力度,确保资金到位;五是调整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尽快形成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财政兜底的格局;六是严格监管,确保基金安全;七是准确掌握下岗职工情况,出台相应补偿政策,全面抓好再就业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三)关于环境保护

  栾今伟(省九三学社副主委)委员说,全省农村的环保形势令人忧虑,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呈扩大趋势;工业及城市“三废”造成污染的农田面积不断增加,鱼塘、农田被污染事件不断发生,水源污染致使众多农民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大气污染导致酸雨的次数增多,面积不断扩大,化肥、农药、兽药、农膜的大量使用,使农田土壤结构破坏,土地板结,养分减少,地力下降,造成的破坏殃及子孙后代。环境污染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还直接危及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健康,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采取积极措施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袁乐平委员在会议上发言

  民建黑龙江省委发言说,哈尔滨地区频频出现扬沙或沙尘暴天气说明周边土地沙化严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草原荒漠化面积已占现有草原的44.8%。草原被大量开垦,植被、湿地被严重破坏是造成草原沙化的直接原因。为解决这个问题,建议:1.做好保护草原,防治沙化规划;2.在草原退化地区实行围栏封育、分片治理措施,促其恢复植被,对潜在沙化的草原和耕地实行严格控制放牧、保护性耕种措施;3.采取退耕还草、还林、还湿政策与措施;4.强化基本农田、草地、经济林地建设,以提高人畜承载能力,从而减轻对潜在沙化土地的依赖;5.强化草原覆盖作物种植技术推广力度。
  在会上发言的委员还有何小平、梁荣欣、刘文泮、张福春、陈述涛、张建发、袁乐平、巴爱众、杨铭铎、洪英华、毛春生、华大真等,发言内容涉及农业、教育、金融、旅游、通信、轻工和党派、人民团体工作等。

  五、会议决议

  1月13日,会议通过了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决议。决议指出,会议认真讨论了省委书记徐有芳的重要讲话,全体委员深受鼓舞,一致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
  决议认为,省长宋法棠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符合中共十六大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符合全省实际,是切实可行的,一致表示赞同。
  决议强调,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起步之年,做好当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充分认清历史使命,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服务。
  决议号召,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黑龙江省委领导下,万众一心,发愤图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进一步开创“二次创业,富民强省”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