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三节 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一、会议概况

  2005年1月23~28日,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与会人员903人,其中委员721人、列席人员182人。


省领导在九届三次会议主席台上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听取和审议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九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报告;列席省人大十届三次会议;选举省政协主席,增选省政协常委。
  在1月23日下午召开的预备会上,通过了会议议程、日程和秘书长名单。
  秘书长:白树清
  副秘书长(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伟奇 闫永华 乔 谷 张 伟 张成秀 李传模 杨更新 赵雨森
  钟震宇 徐德复 倪书学 栾今伟 夏 杰 钱茂忠 潘春良
  1月24日,会议开幕。省政协党组书记王巨禄,副主席曹广亮、曹亚范、欧阳吟、刘文泮、迟建福、张树平、王涛志、陈述涛、梁荣欣、何小平出席了大会。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纪检委、省武警部队的领导宋法棠、张左己、栗战书、杨光洪、周同战、刘东辉、杜宇新、孙启文、刘海生、肖玉国、龙新南、王宗璋、王东华、申立国、刘学良、王利民、程幼东、索长有、张瑞清到会祝贺。省级离休老领导孙维本、赵德尊、李剑白,省政协历届主席马国良、王钊、周文华,副主席包琮、张厘、黄枫、戴谟安、谭方之、王金陵、李敏、全玉祥、孟传生、傅世英、陈文志、王治田、吴鼎和、王玉柱、王迺谦应邀出席了大会。


省政协副主席梁荣欣作提案工作报告

  开幕式由省政协副主席曹广亮主持,省委书记宋法棠作了讲话,副主席曹亚范作了省政协九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副主席梁荣欣作了九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报告。
  1月25日,与会人员列席了省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开幕式,听取了省长张左己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省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省法院、省检察院工作报告以书面形式发至与会人员。


省委书记宋法棠在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港澳海外委员座谈会上

  1月25日下午,召开了港澳海外委员座谈会,省委书记宋法棠、省长张左己、省委副书记栗战书、副省长王利民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1月27日上午,会议进行大会发言。同时,通过了确认撤销韩桂芝省政协主席职务的决定。
  1月27日下午,召开了联组汇报会,听取各组协商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有关报告的情况,省委副书记周同战、副省长刘海生和有关厅局的负责人出席了汇报会。


省政协领导为“五个一”活动获奖的委员颁奖

  1月28日,大会选举王巨禄为省政协主席,增选包陪庆、许荣茂、余国贤、夏杰为常委。在闭幕式上,通过了本次会议的决议和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的决议,表彰奖励了在2004年度“五个一”活动中成绩优异的64名委员,新当选的省政协主席王巨禄作了讲话。

  二、领导讲话与工作报告

  省委书记宋法棠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全省政协工作紧紧依靠各级党委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促进发展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把献计和出力结合起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宋法棠说,2005年是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决胜之年,也是谋划“十一五”计划之年。省委召开的九届六次全会对2005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全省上下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这一要求,需要全省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做出艰苦努力。希望政协组织和各位委员切实履行职能,积极献智出力,进一步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为“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做出更大贡献。
  宋法棠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大力支持政协工作,齐心协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王巨禄在闭幕讲话中说,2005年是全省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的决胜之年和谋划“十一五”计划的关键之年。在这充满希望之年、人心思进之年、振兴发展之年,人民政协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省各级政协组织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落实省委九届六次会议精神,全面履行职能,深入动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新的一年里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社会,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省政协主席王巨禄在会议上致闭幕词

  王巨禄对全省政协2005年的工作提出要求:(一)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把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贯彻到政协的全部工作中来;(二)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个机遇,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三)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做好为维护和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履行职责的工作;(五)建设高素质的政协委员队伍和高效率的政协机关,不断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
  曹亚范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总结了2004年省政协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为加快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一是针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先后组织委员就全省森工企业发展接续产业、老工业基地企业管理人才等十二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调研结果十分重视,省领导多次做出批示,责成相关部门尽快研究解决调研中所提出的问题。二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全省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并形成了建议案。三是提案工作突出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全年649件提案全部办理完毕,其中有关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提案占52.6%。

  (二)积极为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贡献力量

  主要是独立组织或配合全国政协围绕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情况进行三次较大规模的调查、视察活动,推动了全省国企改革的深入开展,同时积极向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反映全省国企改革中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省政协副主席曹亚范在九届三次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

  (三)积极参加“招商引资年”活动

  召开常委会就进一步提高全省对外开放水平进行专题协商讨论;直接参与赴外省市招商引资促进合作工作;充分发挥港澳及海外委员的作用,请他们出谋献策,组织他们在省内进行投资考察、捐资赞助公益事业;搭建对外宣传平台,拓宽对外宣传渠道,在香港组建了“龙港经济发展促进会”,在香港《大公报》开辟了“龙港直通车”栏目;派出访问团组赴国外和台湾地区进行访问与考察交流活动。

  (四)为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贡献力量

  一是组织委员深入基层,了解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呼声和要求,处理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二是组织委员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及收入情况进行调研。三是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开展10项利民活动、办好33件实事”的部署,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委员共为贫困地区、群众捐款1000余万元,医疗义诊病人1000多人次,举办医疗讲座7次。

  (五)积极参与“改善环境年”活动

  一是就全省非国有经济发展环境、全省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情况等进行视察,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二是对省公、检、法、省物价局等8个行政执法机关行风状况进行民主评议,提出意见和改进工作的建议;三是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400多条,其中许多信息引起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工作报告还谈到了工作中的不足与差距,对2005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重点强调在紧紧围绕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着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做出新贡献。

  三、讨论讲话与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分成26个组,分别讨论了省委书记的讲话和省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

  (一)讨论省委书记讲话

  与会人员认为,省委书记宋法棠的讲话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讲形势、讲任务、论大局,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起到了统一认识,明确任务,振奋精神,凝聚人心的作用,对加快全省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全省政协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宋法棠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省政协在大力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等方面做出的新贡献,充分肯定了2004年全省发展成果中凝聚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广大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汗水。委员们表示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发扬成绩,尽心尽力参政,建言献计议政,切实履行好委员的职责,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2005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二)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

  与会人员认为,省长张左己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中心,对全省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作任务作了全面部署。报告实事求是,客观全面,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集中体现了省委的战略意图和总体部署,体现了以人为本、勤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是一个凝聚人心、催人奋进、鼓舞全省人民开拓创新,努力快发展的报告。一致表示拥护和赞成。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谋划好“十一五”规划对全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黑龙江的特点和优势是大工业、大农业,这两大产业是支撑黑龙江国民经济的支柱,要下功夫在这两大支柱产业上做文章。委员们建议,谋划“十一五”规划,一定要抓住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契机,“搭上这班车”,再也不能丧失这个机遇了。要谋划好、组织好专家和政协委员对黑龙江发展战略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

  2.关于“三农”
  委员们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增加农民的收入要转换思路,用好用足国家政策,抓住县域经济的发展不放松,注意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生物工程。九三学社的委员们认为,一是要继续大力推进村村有大学生工程,农村没有懂科技的人,科技兴农就是空话;二是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工程,这是提高农民素质见效最快的途径。

  3.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委员们认为,黑龙江省经济与发达省份相比之所以不足,主要差在非公有制经济上,原因是发展环境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建议政府继续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与态度问题,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增加资金支持力度;强化主管部门的工作,完善其工作体系;建设服务体系,解决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变管、卡、压为服务,坚决制止“三乱”,解决非公有制企业的困难,使其尽快成为黑龙江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4.关于招商引资
  委员们认为招商引资工作必须有一套独特的适合黑龙江省特点的理念。黑龙江省素有大森林、大粮仓、大煤矿、大油田、大草原之称,招商引资工作必须在这上面做文章。以草原为例,全省有草原6500万亩,优质饲草不论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十分巨大的朝阳产业。如果利用招商引资做好饲草种植这篇“大文章”,仅此一项就可以带来300亿元以上的收益。经济组的一些委员在讨论中认为,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角色应该是宏观的政策指导和调控,优化环境,搞战略招商,宏观招商,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

  5.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委员们认为,政府应继续认真审查清理各部门的审批权,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手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全程跟踪监督项目审批过程;加强建章立制,保证政务透明,依法行政;抓紧出台一系列适合群众创业和就业的优惠政策;政府要简政放权,加快转变职能;成立管理绩效测评中心,加强对管理有效性的测评,以尽快创建出民主和谐的社会大环境。

  6.关于文化建设
  委员提出:一是要挖掘以女真族为主线的金文化和满文化,弘扬黑龙江特有的历史文化;二是以哈尔滨成功申办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为契机,进一步打造哈尔滨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形象,为更宽广视野中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建立桥梁;三是要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下决心把文化产业逐步培育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

  7.关于生态环境保护
  委员们认为,应按照《开展全民环境教育工作的决定》的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绝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路子,也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有的委员建议治理松花江污染采取分段管理的办法,避免上游污染下游受罪的情况继续发生。

  (三)讨论省政协工作报告

  委员们对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省政协2004年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报告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实事求是,符合实际。2004年省政协讲大局、议大事、求实效、办实事,紧紧围绕全省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为全省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完成的十余项重大调查研究和专题视察成果多为省委省政府采纳;政协领导和机关干部直接参加了全省中直企业改革推进工作;参与了招商引资工作,倡导并协助省政府建立了“龙港经济发展促进会”;反映社情民意数量多、质量好,有的信息受到国务院领导的重视;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方面有新的突破。委员们对省政协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主要是:1.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像“整风”“三讲”那样多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之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2.自1999年以来,全省已经有五六年没有开过省委政协工作会议了,省委应从形势变化的实际出发,在适当的时候召开一次省委政协工作会议,帮助各级政协解决重大问题,为政协履行职能创造更有利的条件;3.积极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程;4.加强对基层政协组织的指导,以求形成合力,上下互动。

  四、大会发言

  1月27日上午,会议进行了大会发言,在会上发言和书面发言的委员共31人。发言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郑君(鸡西市政协副主席)委员说,全省国有企业改革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继续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加快推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引导优势企业、优质产品、优秀人才向大集团集中,实施低成本扩张,实现优化重组;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引进国内外一流企业,特别是与世界500强企业联手,进行集团化改制改组,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三是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参与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农工民主党黑龙江省委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提出建议:1.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关系到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省区域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大问题,因此应当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考虑,制定综合规划。同时需要国家制定新的资源产业发展方针和优惠政策,扶持替代产业的发展。3.要大胆放手让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参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政府要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加紧培育资本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4.政企分离,彻底解决企业办社会的问题,使企业轻装上阵。5.解决吸引人才工作和下岗人员的再就业、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问题。

  (二)关于“三农”

  巴爱众(哈尔滨市动力区委副书记)委员说,优质饲草业是市场长期看好的朝阳产业,现在国际市场上优质饲草严重供不应求,价格比国内牛奶贵得多。我们过去对畜牧业的理解只是肉、蛋、奶,几乎从不把饲草看成可以高效盈利的独立产业。与养殖业相比饲草业投入小、见效快、效益高。目前市场畅销的几十种优质高产饲草每亩收入都会在千元以上,每种一亩草等于出栏两头肉牛,而资金的综合投入却只是养牛的十分之一,可见饲草业的投入产出比要比养殖业大得多。发展优质饲草比较适合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尤其更适合基本没有发展资金的贫困户,很容易使其快速实现资金的大规模原始积累,脱贫致富。
  赵金铭(绥化市政协主席)委员说,进一步抓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1.全省“农牧业主辅换位”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是正确的,一定要坚持下去,在继续增加总量的同时,应侧重抓好畜禽良种化和产品深加工,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2.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逐步深化产品加工层次,不断拉长产业链条,争取更高经济利益;3.继续抓好绿色食品开发,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全面加强标准化生产,使产品100%达到国家标准;进一步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加强产地和埠外市场建设,努力把黑龙江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物流中心。
  郑秋鹛(东北农大科技处处长)委员说,黑龙江省是国家最大的大豆主产省,可是大豆加工业落后,致使全省大豆产业经济实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全省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我国植物油、豆制品、酱油销售收入前10名的大豆加工企业中没有一家黑龙江省的企业,这显然与大豆资源大省称号极不协调。因此,提升大豆加工业竞争力是全省经济生活中的大事。


尚杰委员在会议上发言

  (三)关于民营经济

  姜兴泽(鹤岗市兴泽集团董事长)委员说,省委、省政府把大力发展非国有制经济作为全省2005年重点工作之一,这是对省情“把脉诊断”的结果,是“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为什么黑龙江这个人杰地灵的资源大省没有盛开经济之花,没有结出强省之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从计划经济阵地上撤下来太晚,民营大军冲上市场经济的主战场太迟,这一晚一迟使黑龙江省与先进省市拉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距离,形成了巨大的落差。2004年上半年广东省亿元级私企有229户,而鹤岗市二十多年积累的亿元级企业却寥寥无几,全省其他市也不会比这好得太多,从这点上说黑龙江省的民营企业还是“弱势群体”。全国政协委员振兴东北考察团(有多位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明确指出:“民营经济不发展振兴东北很难”“振兴东北的杠杆是发展民营经济”,一针见血地指明了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刘家滨(哈尔滨金太阳投资公司董事长)委员为发展民营经济提出建议: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手续,依法行政。要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办事透明度和工作效率,为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2.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大金融业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机制,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行为,发挥民间资本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作用。3.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并规范其运作,提高民营企业社会服务的市场化水平。建议成立民间商会等行业性自律组织,对民营企业加强引导监督协调,避免企业间恶性竞争和其他违规现象的发生。

  (四)关于招商引资

  王志山(伊春市政府副市长)委员建议:1.既要精招商,更要招精商,决不可良莠不分,饥不择食地一味盲目迎取和接纳,以免造成“娶错媳妇招错郎”的后果;2.既要靠实施项目招商,更要为资本经营招商,并且使之成为我们今后招商引资的重点,进一步唤起人们引进技术、专利、品牌、人才及先进的管理等无形资本的意识,将它放在与引进资金同等重要位置来考虑。

  (五)关于农村中小学网络教育

  周雪菲(省教育学院卫星电视教育部副主任)委员说,把“天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免费教育资源进入农村中小学,可以让生活在相对闭塞环境中的农村孩子,能够和城里孩子一样踏上信息高速公路,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让广大农村教师开阔视野提高素质,也能够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使之产生新的重大飞跃。黑龙江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远远落后于包括中西部18个省区在内的其他省(区、市)。全省有接收设备的学校不足5%,虽然有些学校已与互联网(地网)连通,但因经费紧张,实际上真正能上网的学校非常少。由于远程教育发展缓慢,已经严重制约了全省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教师获得教育信息还得依靠传统方法,无论从信息数量、质量和速度都无法与网上相比。另外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将于2005年开始,主要培训工作将在网上进行,可见黑龙江省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多么重要多么急需。

  五、会议决议

  1月28日,会议通过了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决议。决议认为,宋法棠的讲话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精辟地分析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肯定了省政协2004年的工作,对做好2005年的政协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使全体政协委员倍受鼓舞和激励。
  决议赞同省长张左己所作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副主席曹亚范所作的省政协九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其他有关报告。
  决议指出,2005年是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的决胜之年,是谋划“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政协委员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协助党委、政府积极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2002~2004年度在“五个一”活动中获得表彰奖励的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名单 表2-2

年度

获奖委员

2002年

于 祥

王 军

王文义

车千里

华大真(女)

白沐阳(满族)

刘忠华(女)

刘世英(回族)

刘铁顺

刘淑珍(女)

刘海云

孙东江(女)

孙恩光

朱成富

迟 行

李 和

李乃新

李贵林

李志远

张红力

张书栋

张军民

吴焕军

吴占柱(柯尔克孜族)

宋守业

杨铭铎

孟广耀

金呈祉

赵 羽

郎纯惠(满族)

赵志强

赵雨森

姜亦栋

姜厚远

钟继革

贾 均

高 蓓(女)

倪书学

顾家贤

崔 强

蒋先华

傅亚洲

傅道彬

董洪宪

韩树礼

曾宪章

温殿有

敖令焕(达斡尔族)

徐鹤东(朝鲜族)

巴爱众(蒙古族)

金明述(朝鲜族)

 

2003年

于智玲(女)

马淑珠(女)

孔祥君

王书雅(女)

王东航

王启民

王状一

王宝山

王耀华(女)

傅亚洲

王鸿志(回族)

冯东海

冯洪滨

史连有

石殿忠

刘凤凯

刘世荣(女)

刘洪伟

孙东江(女)

朱荣科

朱效利

何 平

何文安

张书栋

张殿印

李乃昌

李福源

杨铭铎

沙英华

邹兴淮

陈凯(满族)

周广刚

周玉琦

易志宏(女)

林 昆

林镇伦

罗文孝

郁淑霞(女)

郎纯惠(满族)

姜亦栋

胡建良

赵玉兰(女)

徐美菊(女)

袁 歆

袁启鸿

崔 浩

曹香滨(女)

梁文弟

梁成田

曾宪章

韩树礼

韩雅莉(女)

赖亚成

徐鹤东(朝鲜族)

 

秦慧贤(女、回族)

巴爱众(蒙古族)

   

马少弘(女、回族)

 

2004年

于文复

马立群

马 滔

马淑珠(女)

王宝山

王思再

王学军

王晓明

巴爱众(蒙古族)

王玉林

王春生

丛林章

母香斌

冯洪滨

石殿忠

刘洪伟

刘秀杰(女)

刘福生

刘丽馥(女)

刘 红(女)

刘忠武

伊忠义

朱晓峰

朱荣科

邢耀军

孙东江(女)

孙恩光

林镇伦

华大真(女)

张书栋

张惠芳(女)

李法尧

李忠奎

陈 霞(女)

杨剑尘

杨铭铎

周广刚

周玉琦

周雪菲(女)

郑 君

郎纯惠

孟繁旭

胡建良

赵春莲(女)

赵向东

徐鹤东

郭 霁

袁乐平

袁启鸿

袁正岱

袁 歆

栾 莹(女)

柴振山

唐铁威

梁文弟

梁成田

黄晓山

曹香滨(女)

崔 浩

曾宪章

赖亚成

韩树礼

董洪宪

穆 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