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第一次会议至第四次会议

第一节 第一次会议至第四次会议


  1993年1月8日下午,七届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哈尔滨北方大厦举行。会议议程两项:一、协商决定省政协七届委员会副秘书长和各专门委员会正副主任;二、讨论《省政协1993年工作初步意见(征求意见稿)》。
  会议由省政协主席周文华主持。副主席黄枫就七届常委会副秘书长和专委会正副主任人选情况做了说明。与会常委鼓掌通过了祝平等9人为省政协七届委员会副秘书长,余弘达等53人为省政协七届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正副主任。会上宣读了《省政协1993年工作初步意见(征求意见稿)》。
  周文华在会上就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的工作及省政协机关的建设和全年政协工作安排作了讲话。他在谈到常委会的工作时指出,常委会通常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内容大体有三个方面:一是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省委以及全国政协的重要决策、决定,并研究贯彻落实的措施;二是协商讨论全省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三是讨论决定政协会务方面的重要问题。希望本届常委会成员加强学习,进一步加强团结协作,积极参加政协活动,关心政协工作。在谈到专门委员会的工作时指出,专门委员会主要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对全会、常委会、主席会议提出的工作任务和决定的有关事项组织实施;二是与党政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交流信息,沟通情况,开展协商讨论;三是要与委员保持密切联系,组织有关委员开展学习、视察、调查、研讨论证及联谊活动。在谈到加强机关建设问题时指出,要大力加强政协机关的思想、作风、组织建设,把政协机关建设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统一战线政策的政治机关,委员参政议政的参谋部门,协商、高效的办事机构,热忱服务的委员之家。在谈到省政协1993年工作安排问题时指出,这次向常委会提出的省政协1993年工作初步安排意见,是关于当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各专门委员会组建后,要具体讨论各自的工作,制订工作计划。待全国政协八届一次全会后,按照全国政协会议精神和各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再形成省政协1993年工作要点,提请下次常委会讨论决定。
  4月13~15日,七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在省政协举行。会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导,认真传达学习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精神;讨论确定省政协常委会1993年工作要点;协商讨论关于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36条政策”(省委、省政府关于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的贯彻落实问题;使省政协的工作在新形势下探索新路子、登上新台阶,为全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做出新贡献。会议议程4项:一、传达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精神及李瑞环在全国政协八届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上的讲话;二、讨论通过省政协常委会1993年工作要点;三、协商讨论关于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36条政策”的贯彻落实问题;四、协商决定人事问题。


省政协七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台

  省政协主席周文华传达了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精神及李瑞环在全国政协八届一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与会人员对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主题有了深刻的了解,对江泽民、李瑞环强调的新时期人民政协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政协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全党工作的中心、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的自觉性,增强了进一步做好政协工作的信心。一致认为,只要选准角度,发挥优势,就一定能开创省政协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全省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会议根据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精神和省委1993年工作要点,研究决定了省政协常委会1993年工作要点,确定要着重抓好十二项工作。一是组织委员深入学习党的十四大精神;二是努力提高省政协常委会议质量,搞好重大问题的协商;三是围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省经济搞好调查研究;四是进一步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五是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和政协委员的联系;六是加强专门委员会的工作和建设;七是积极为经济建设服务;八是积极协助党和政府搞好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宗教工作;九是加强外事、华侨和三胞联谊工作;十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十一是加强对市县政协的联系和指导;十二是努力改进和加强省政协机关建设。
  会议听取了省政协文教卫生委员会主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凤翚代表省政协调查组就《关于省委、省政府制订的‘36条’知识分子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调查报告的汇报发言,5位民主党派负责人作了大会发言。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应邀参加大会和小组讨论,直接听取了常委的意见。常委们认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制订的“36条”政策是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实现“科教兴省”的战略方针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落实。从整体来看,当前贯彻“36条”政策尚处在起步阶段,要真正落实难度还很大,还需要花很大力气去抓。与会委员原则上赞成省政协调查组所提出的各项建议,同时又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和意见。会议确定,会后由办公厅把这些意见和建议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研讨论证,正式报送省委、省政府。
  会议酝酿了人事问题。决定增补王福俭等20人为省政协委员,同意王述纯、寿家本辞去省政协委员职务,通过了武永高、崔雄杰的任职。


省政协主席周文华(中)在七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闭幕式上讲话

  周文华在闭幕会上就政协工作如何选准角度,发挥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献计出力问题作了讲话。指出,经济建设是新时期全党工作的中心,政协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经济上新台阶的目标,省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了1993年要抓好十二件大事,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政协工作必须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多方面的力量集中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目标、共同任务上来,为加快全省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他强调,政协工作要善于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发挥优势,发挥自己独特的团结凝聚作用、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智力支持作用、内引外联的牵线搭桥作用和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在政协内部要大兴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团结和谐之风、真抓实干之风,使人民政协在社会上、在各界人士中树立好学、勤奋、开拓、务实的良好形象。
  7月22~24日,七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省政协举行。会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四大和省七届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传达贯彻全国政协八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精神和省委对政协统战工作指示精神,研究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提高政协工作水平,为全省的经济建设登上新台阶做出新贡献。会议议程4项:一、传达全国政协八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精神;二、传达中共中央(93)6号文件精神和省委常委会贯彻中共中央(93)6号文件精神的意见;三、协商全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暂行规定》的意见;四、研究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
  7月22日上午举行大会,省政协主席周文华传达了全国政协八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精神和省委七届七次常委会议纪要,副主席戴谟安传达了中共中央(93)6号文件精神,副主席陈文志传达了省委七届八次常委会会议纪要,副主席谭方之代表省委通报了全省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暂行规定》的情况和进一步贯彻落实的意见。7月23日上午,省委副书记单荣范代表省委在大会上作了《加强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协作用》的讲话。他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当前首要的是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党内各级领导干部对政协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要解放思想,适应形势发展,推动政协工作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各级党委要带头贯彻执行党中央、省委和地方党委制定的各项制度,为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起保证作用;必须重视和加强政协的自身建设;需要坚持发挥政协中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与会常委深入学习领会全国政协八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精神和中央(93)6号文件精神,就深入贯彻中央14号文件,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对全省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及《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暂行规定》的情况和进一步贯彻落实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常委们一致认为,省委对政协工作是重视的,对中央14号文件在全省贯彻落实抓得紧,抓得实。省委组织的对中央两个文件在全省贯彻情况的检查,对全省政协统战工作是很大的推动。从这次检查看,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有的地方党委领导和有关部门对贯彻中央两个文件还不够自觉、不够得力,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的实职安排还有一定差距,有的政协和民主党派工作条件较差,有的委员活动经费至今尚未落实,有待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与会常委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政协工作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达成了共识:一是政协工作要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三是要努力做好团结工作;四是要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五是要加强与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
  周文华在闭幕会上作了题为《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把政协工作提高到新水平》的总结讲话。他强调政协工作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同各方协作,形成合力,为振兴龙江经济发挥“智囊团”作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调查研究;发挥政协领导成员各具特长的优势,直接参与经济工作;发挥政协智力密集和联系广泛的优势,为经济建设办实事;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合作,共同为经济建设献计出力。二是努力做好团结工作。政协组织要成为团结合作的场所,进一步推动各项有关政策的落实,要加强联谊交友。三是积极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强化政协的职能作用。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增强约束力;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监督制度更具体有效;进一步理顺政协与各方面的关系。四是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协领导水平。工作要抓重点,讲究质量,力求实效,力争做到有所作为,有所创新,有所提高,有所进展;要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要认真抓好学习;要加强各级政协之间的联系。
  11月17~19日,七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省政协举行。会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导,传达贯彻全国政协八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精神,了解掌握和正确认识全省经济形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献计献策,为全省经济建设登上新台阶贡献力量。会议议程6项:一、传达学习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二、传达全国政协八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精神;三、通报全省经济形势和农业形势;四、通报全省反腐败斗争进展情况;五、协商讨论发展全省外向型农业的建议案;六、审议决定有关人事问题。
  会上,副主席谭方之传达了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副省长陈云林传达了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和通报了全省经济形势;副省长孙魁文通报了全省农业形势,省政协主席周文华传达了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全国政协八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副主席戴谟安作了《关于发展全省外向型农业建议案(草案)》的说明,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清林通报了全省反腐败斗争进展情况。
  与会常委认真地学习了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和《决定》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常委们一致认为,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决定》是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快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会议要求全省各级政协组织要按照省委和各级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传达学习,抓好落实。
  常委们在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中,对全省经济工作,重点就发展全省外向型农业问题发表了意见,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对提交会议的《建议案》(草案)进行了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是发展全省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是振兴全省农村经济,尽快登上新台阶,实现农村奔小康目标的战略措施。省政协提出的《建议案》对全省发展外向型农业情况的估计是恰当的,所提建议是可行的。一致同意将《建议案》及《关于加快发展我省外向型农业》的调查报告报省政府。主要建议如下:一是提高认识,抓住机遇。要从全国商品经济特点和全省实际出发认识外向型农业,增强自觉性和紧迫感,摆上位置,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二是选准路子,搞好起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兴办外向型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基地性商品生产,大力招商引资引进技术。三是制订规划,抓好实施。要立足于发挥全省优势和潜力,先制订一个全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总体规划,再制订若干具体实施细则。四是完善政策,促进发展。完善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创造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宽松环境。


副省长陈云林(中)在省政协七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通报情况

  会议酝酿了人事问题,通过了时翔等5人的任职。
  周文华在闭幕会上作了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创参政议政新局面》的总结讲话。他强调:一是面向全局,紧紧围绕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关键问题大做文章。如搞活大中型企业、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等。二是总结经验,积极拓宽参政议政渠道。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规定,政协的传统经验,以及全省各级政协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政协参政议政的12条渠道和方法。同时指出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渠道是广阔通畅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在实践过程中还在继续充实和发展。三是加强学习,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协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政协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及有关经济知识、党的路线和政协工作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