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第一次会议至第四次会议 2003年1月13日下午,九届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哈尔滨和平邨宾馆举行。会议议程4项:一、协商通过省政协副秘书长名单;二、协商通过省政协各专委会主任、副主任名单;三、协商通过大兴安岭地区工委主任、副主任名单;四、协商通过省政协2003年工作要点。
会议由省政协主席韩桂芝主持。副主席曹广亮宣布了省政协九届委员会副秘书长、各专委会主任、副主任、政协大兴安岭地区工委主任、副主任建议人选名单。与会常委对人选没有不同意见。鼓掌通过了杨更新等10人任省政协九届委员会副秘书长,曹震等77人任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褚凤等3人任政协大兴安岭地区工委主任、副主任。
 |
省政协九届常委会第一次会议期间,省委书记徐有芳(左二)、省长宋法棠(左 一)与省政协领导在一起 |
省政协办公厅副主任张九如宣读了省政协2003年工作要点,与会常委鼓掌通过。2003年主要工作有5个方面: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政协工作;二是认真履行政协职能,围绕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积极献计出力;三是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继续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四是进一步开展对外交往和联谊工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五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开创全省政协工作新局面。
省政协主席韩桂芝在会议总结讲话中,希望各位常委牢记职责,切实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要把握大局,积极谋划全省“三个文明”建设发展大计;要发扬民主,加强团结,充分发挥常委会的集体领导作用;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常委会工作水平;要求真务实,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要求各专门委员会领导,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在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下,按照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和常委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协调,搞好与各方面的合作,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
6月20~21日,九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在省政协举行。会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传达学习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视察黑龙江省时在省政协机关召开的座谈会上的讲话。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协商论证《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纲要》并提出建议案,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主体作用,为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出力。会议议程3项:一、传达学习贾庆林视察黑龙江时在省政协机关召开的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二、协商讨论《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纲要》并通过建议案;三、协商通过人事问题。
省政协副主席曹广亮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视察黑龙江时在省政协机关召开的座谈会上的讲话,省政府副省长王东华作了关于《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纲要》相关情况的通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省政协常委、委员、联谊会会员及市政协领导、专家学者等42人做了大会发言和书面发言。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张信就人事问题做了说明。会议印发了省政协《关于论证〈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纲要〉的建议案》(讨论稿)。
 |
省政协常委李永军在九届二次常委会上发言 |
与会常委认真学习了贾庆林视察黑龙江省在省政协召开的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致认为,贾庆林讲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人民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搞好自身建设,是政协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为做好新世纪的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对做好全省的政协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会议确定,全省各级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各族各界人士和政协机关干部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贾庆林的讲话精神,紧紧抓住促进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积极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努力为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在讨论会议的中心议题时,与会常委一致认为,《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纲要》提出的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措施,符合党的十六大精神,符合全省实际,符合全省人民的愿望,是个好的战略规划。大家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尽职尽责,提出了一些很好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主要有7个方面:一是关于指标体系问题。提出了要与国家的指标体系相衔接、在发展阶段上要与省里的五年计划对应起来、要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增加就业岗位这类指标更具体明确一些、产业结构调整应再增大第三产业比重并适当缩减第二产业比重的建议;二是关于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坚持城乡统筹的方针、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土地流转、解决农村发展资金短缺的建议;三是关于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问题。提出了重点发展全省装备制造业、加强对产业布局和项目选择的战略规划、建立省级重点产业科技研发中心、吸引留住拔尖人才、多渠道融资引资、实行东北区域经济联合的建议;四是关于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问题。提出了注重发挥中心城市的经济带动和科技辐射作用、围绕大城市加快建设小城镇的建议;五是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要经过科学论证拿出切实可行、有说服力的方案,积极向上争取利用俄油项目的建议;六是关于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突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努力建立学习型社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重视政治文明建设、完善地方法规、加强法制建设、围绕经济抓实精神文明的建议;七是关于推进《纲要》落实问题。提出了必须突出强调人的因素、强调人的精神状态和团结实干的重要性、靠用正确的用人导向和选人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靠民主机制充分调动各阶层群众的积极性、靠统一战线团结和凝聚省内外、海内外各方面力量共同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议。省委、省政府20个部委厅局主要负责人到会议各小组听取了意见和建议。会议以鼓掌的形式,原则通过了省政协关于《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纲要》的建议案。会议确定,根据常委提出的修改意见对建议案作进一步修改,提交省委、省政府供决策时参考。有些建议将单独以书面形式提交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有些较具体的建议还将通过政协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渠道提交有关部门或送有关领导参阅。
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张成秀为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副秘书长,通过了颜承达任省政协专委会副主任。
会议举行了省政协第十届好新闻颁奖仪式。
省政协主席韩桂芝在会上作了题为《群策群力谋划加快发展大计,同心同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结讲话。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和统一战线凝聚人心、团结力量的作用,引导各族各界群众充分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认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紧迫性,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危机感;充分认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可能性,坚定前进必胜的信心。强调全省各级政协组织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和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进一步搞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问题的研究,要在解决深层次矛盾、提出可操作性办法上下功夫。
10月10~11日,九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哈尔滨和平邨宾馆举行。会议议程是协商讨论《关于全省依法行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并通过建议案。
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张成义通报了全省依法行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许安宣读了《关于全省依法行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的调查报告,省政协常委、委员、专家学者和省工商联、市政协领导等7人作了大会发言。
 |
省政协九届三次常委会议主席台 |
与会常委认为,推进依法行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当前加快全省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政协这次常委会的协商议题,抓住了制约当前全省经济发展的要害问题,抓住了主要矛盾,充分体现了政协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能要求。常委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建议案(讨论稿)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修改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一是关于推进依法行政问题。提出了坚持依法行政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关键和核心,尤其要抓好职权法定、程序公正、政务公开、实行听证4个环节;二是关于转变行政管理观念问题。提出了其根本是要彻底摒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三是关于提高立法质量和水平问题,提出了要坚决纠正行政立法中存在的部门保护主义倾向,行政立法工作必须按照法定权限,遵循法定程序,强化人大立法的统一自主性、客观公正性;四是关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问题。提出了对引进的重大投资项目,应组织外贸、建设、税务、工商、土地等相关部门实行“一站式”服务或“一条龙”办公,限期办理项目的论证、审批和各种证照;五是关于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问题。提出了要下力量研究中央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特别是已出台的优惠政策和即将出台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一定要用足用活;六是关于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要抓正反典型问题。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典型的引导、示范和警示作用,大力培养树立正面典型,同时要从严惩处反面典型。会议确定,根据常委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调查报告和建议案作进一步修改,报送省委、省政府,有的重要建议还将以提案、信息等形式上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
省政协主席韩桂芝在会上作了题为《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的总结讲话。认为要从“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贯彻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推进依法行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贯彻落实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指出当前应在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广大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教育、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立法工作、规范行政行为、落实执法责任和强化执法监督等几个方面下功夫。要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积极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努力做好促进全社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自身优势,为推进依法行政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建议;要围绕依法行政,认真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能;各级政协委员要立足本职岗位,从自身做起,带头做到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成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模范。
12月18~19日,九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哈尔滨和平邨宾馆举行。会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协商讨论。进一步发挥政协常委参政议政的骨干作用,为实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省委“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目标献计出力。会议议程3项:一、协商讨论加快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二、讨论通过省政协九届二次全会召开的日程和议程;三、讨论通过省政协2003年度委员在“五个一”活动中成绩优异者给予表彰的决定。
省政府副省长申立国通报了全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时翔宣读了《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省政协秘书长白树清作了关于省政协九届二次全会日程和议程的说明,民主党派负责人、市政协领导和省政协常委、委员、联谊会副秘书长及专家学者等18人,围绕会议中心议题作了大会发言和书面发言。
在讨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时,常委们对如何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许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如在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上,提出了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界限,放宽户口迁移的限制,建立起全省城乡统一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提出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结合起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坚持家庭经营责任制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土地经营权以出租、转让、置换、抵押为主要方式的合理流转;提出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全面开放城乡就业市场,在工资待遇、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统一国民待遇;提出积极创造条件,在小城镇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帮助广大农民解除进入城镇后养老、医疗和低保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如在对农民的培训上,提出以现有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职能培训为重点,进一步调动农民工个人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有计划地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的转移就业前的培训工作,积极推进用工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考核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培训、考核鉴定、就业相结合的机制等。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各讨论组听取了意见。会议确定,根据常委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调查报告作进一步修改,报送省委、省政府,有的重要建议还将以提案和信息等形式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
会议讨论通过了省政协九届二次全会召开的日程、议程,通过了省政协关于2003年度委员在“五个一”活动中成绩优异者给予表彰的决定。
 |
省政协九届四次常委会议会场 |
省政协主席韩桂芝在会上作了题为《要把研究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常抓不懈》的总结讲话。全面总结了会议的主要收获,阐明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和相关措施,对于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作了探索。结合实际,从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全党工作重心的高度,从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履行职能的高度,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用市场经济的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求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的高度上来,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深入研究“三农”问题,搞好调查研究,为党委和政府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积极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