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第十次会议至第十三次会议

第三节 第十次会议至第十三次会议


  2005年1月23日,九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哈尔滨友谊宫宾馆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协商讨论召开省政协九届三次全会有关事宜。会议议程8项:一、协商讨论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议程和日程;二、协商讨论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大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草案);三、协商讨论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小组划分原则和召集人建议名单(草案);四、协商讨论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以来常委会工作报告(讨论稿)并确定报告人;五、协商讨论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报告(讨论稿)并确定报告人;六、协商讨论有关人事问题;七、讨论通过省政协《关于进一步发挥省政协委员作用的意见》(草案);八、讨论通过省政协关于表彰在2004年度“五个一”活动中成绩优异委员的决定(草案)。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龙新南在省政协九届十次常委会上作关于增补省政协常委人
选的说明

  会议由省政协副主席曹广亮主持。省委副书记周同战通报了中共中央有关人事安排的决定并作了讲话;省政协党组书记王巨禄对到黑龙江工作作了讲话和表态;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龙新南做了关于增补省政协常委候选人建议人选和专委会副主任人选的说明;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李传模作了关于调整、增补省政协委员的说明;省政协秘书长白树清做了关于省政协九届三次全会议程、日程的说明。
  会议通过了省政协九届三次全会议程和日程、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名单、小组划分原则和各组召集人名单。会议通过了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以来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副主席曹亚范、梁荣欣分别为常委会和提案工作报告报告人。
  会议通过了省政协《关于进一步发挥省政协委员作用的意见》《关于表彰在2004年度‘五个一’活动中成绩优异委员的决定》,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选举办法(草案)及总监票人、监票人建议名单,并提交省政协九届三次全会酝酿通过。
  会议通过了王光等24人为省政协委员、免去邱玉泉等12人省政协委员职务,因涉案犯罪撤销车千里省政协委员资格。
  会议通过了王巨禄为省政协主席候选人,夏杰等4人为省政协常委候选人,因职务变动免去刘春华省政协常委职务,并提交省政协九届三次全会酝酿选举和确认。
  1月28日上午,九届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哈尔滨友谊宫宾馆举行。会议议程3项:一、听取大会秘书长报告各组讨论情况;二、通过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各项决议;三、听取会议组织组对各组酝酿主席、常委候选人人选及选举办法(草案)、总监票人、监票人建议名单情况的汇报。
  会议由省政协副主席曹广亮主持。大会秘书长白树清报告了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各组讨论情况。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以来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修改稿)和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决议(修改稿),与会常委没有不同意见,提交全体委员会议审议通过。
  大会组织组李传模汇报了大会各组酝酿补选主席、常委候选人及选举办法(草案)和总监票人、监票人建议名单的情况。与会常委没有不同意见,提交全体委员会议通过和选举。
  曹广亮在会上强调,28日下午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将举行会议选举和闭幕式。会议选举任务很重,又采取了新的计票形式,中央和省委对此非常重视。可以说,能否搞好选举,是这次会议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希望各位常委在下午的选举工作中,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定上来,用正确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和带动委员,从大局出发,统一思想,保证会议选举成功。


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时翔在九届十二次常委会议上发言

  7月13~14日,九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哈尔滨和平邨宾馆举行。会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组织省政协常委、委员,就全省全面加强社区建设问题进行协商讨论,为建设和谐社会,加快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会议还将讨论通过调整、增补省政协委员等有关人事问题。
  会议由省政协副主席曹广亮主持。他指出,为开好常委会议,省政协从4月中旬开始就围绕会议主题组织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王巨禄主席亲自率领调研组到哈尔滨市、大庆市进行调研;曹亚范、张树平副主席带领调研组,分别对3省、1个直辖市和省内12市、31个县区、40多个社区基层单位进行学习考察和调查研究。省政协常委积极参与,结合各自的实际,认真研究思考,积极撰写大会发言材料。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常委会议。
  省政府副省长程幼东通报了全省社区建设情况,省政协副主席张树平宣读了关于加强全省社区建设的调查报告,省政协副主席王涛志做了有关人事问题的说明,大庆市、哈尔滨市南岗区、道里区抚顺街道办领导做了典型发言,省政协常委、市地政协领导、专家学者等6人作了大会发言、24人做书面发言。会议印发了省政协关于全面加强全省社区建设的建议案(草案)、省政协4个调研组关于社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省政协调研组赴上海、南京、苏州学习考察社区建设情况的报告。


省政协九届十二次常委会议主席台

  通过大会交流和分组讨论,与会人员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和实现党的执政历史任务的高度,对全面加强社区建设,促进构建和谐社会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从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对全面加强社区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辩证关系的认识;从立党为本、执政为民,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加快构建“和谐龙江”的高度,加深对省委、省政府全面加强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任务目标的理解和认识。大家认为,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省的社区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积累了一些经验,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处于在探索中艰难前进的阶段,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社会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与此同时,与会常委就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社区建设步伐,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新时期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二是要强化社区功能建设;三是要积极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四是要加大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五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六是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七是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在讨论中,大家还对省政协《关于全面加强我省社区建设的建议案(草案)》提出了一些很好的修改、补充意见。省委、省政府20个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议各组听取了意见。会议原则通过了建议案。会议确定,文件起草组根据常委们提出的意见,对建议案作进一步修改,报送省委、省政府。


省政协主席王巨禄在九届十二次常委会议上讲话

  会议还鼓掌通过了王健林等3人为省政协委员,同意刘国兴辞去省政协常委、委员职务,辞去常委职务一事报省政协九届四次全会备案确认。
  省政协主席王巨禄在会上作了题为《人民政协在履行职能中要把社区建设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的总结讲话。加强社区建设对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会提出了意见。要求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进一步发挥优势,找准角度,尽职尽责,把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当前和今后履行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建设新型社会、构建“和谐龙江”中有所作为。强调,要把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发挥政协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全面加强学习的自觉性;必须坚持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9月15~16日,九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在哈尔滨和平邨宾馆举行。会议议题是就编制全省“十一五”规划问题进行协商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栗战书作了关于编制全省“十一五”规划有关问题的报告,省政协副主席、常委、委员等18人就全省“十一五”规划编制问题作了大会发言,77人作了书面发言。会议分组对全省“十一五”规划(讨论稿)进行了讨论。
  与会常委一致认为,《规划》(讨论稿)提出的发展目标、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明确清晰,符合全省实际,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了使规划更加完善,常委们展开了热烈讨论,特别是在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方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狠抓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尽快使全省的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二是要运用现代科技把资源的精深开发、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尽快提高到新水平;三是要将支持率先发展、实施重点突破与促进协调发展加以统筹考虑和整体安排,尽快把全省的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四是要尽快落实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各项措施,优化人才结构,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五是要将扩大经济总量、提高效益和增加就业加以统筹考虑和整体安排,尽快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壮大地方财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七是针对全省基础设施制约着加快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实际,要尽快形成畅通的水陆交通网络,依靠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来保证黑龙江的优势和资源潜力得到充分有效发挥;八是要切实将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与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以统筹考虑和整体安排,尽快落实黑龙江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九是要以政府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廉洁高效的作风来保证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省委、省政府30多个部门的负责人始终参加大会并到各小组听取了意见。会议确定,对常委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全面综合整理,以省政协党组文件形式向省委做出专题报告,同时抄送省政府。
  省政协主席王巨禄在会上作了题为《坚定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黑龙江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总结讲话。讲话针对全省“十一五”期间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如何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地阐述。强调,全省的“十一五”规划编制任务还没有最后完成,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继续参与做好协商论证工作,以使最终形成的全省“十一五”规划更加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目标的要求,更加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加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符合经济全球化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加符合面对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积极应对各种新挑战的要求,为加快振兴全省老工业基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