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座谈、调查与论证

第三节 座谈、调查与论证


  1986年5月,文化组根据委员和各界人士的要求,为协助有关部门搞好出版发行工作的改革,对哈尔滨市的出版、发行和销售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提出了改革出版发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图书发行网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为改革出版发行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孙维本和副省长王连铮关于开发北药的批示,切实搞好北药开发,更好地为振兴黑龙江经济服务,医药卫生组和省卫生厅于6月20日联合召开了“北药开发论证会”。会议由医药卫生组组长、省卫生厅副厅长王崇一主持,省政协副秘书长傅振桐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省政协委员有张缙、朱有昌、高式国、于泗海等。会议还邀请了中国中医研究院、省农业厅、省医药总公司、省药材公司、黑龙江商学院、省社会科学院、哈师大、东北农学院、大兴安岭森林资源保护局、黑龙江中医研究院等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会议传达了省委书记孙维本和副省长王连铮对张缙、朱有昌委员提出的《北药开发建议书》的批示,张缙概要地介绍了建议书主要内容,与会人员围绕着北药开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并研究了北药开发的措施。会议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成立黑龙江省北药开发领导小组,由主管副省长挂帅。并配备一个专门的工作班子,负责组织农业、林业、卫生、医药、商业、供销社、外贸、乡镇企业、科研、教育等部门联合攻关、联合开发,把北药开发落到实处,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二、建议省政府召开一次有政府各部门领导和专家参加的全省范围的北药开发论证会。研究制定北药开发的具体措施,切实落实好省委书记孙维本和副省长王连铮对《北药开发建议书》的批示。建议由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专门班子负责筹备。
  三、建议省政府、省人大尽快颁布《黑龙江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做到依法管理和保护野生药材资源。并责成药材主管部门在整顿、巩固、提高现有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建立一批新的保护区。贯彻谁建立、谁保护、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采药、育林、打草综合经营。实行划片轮采,边采边育,采育结合,逐步建成野生与家种(家养)相结合的药材商品生产基地。
  四、加强北药开发的科研工作,充实研究力量。经过科学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如认为必要,建议省政府批准成立厅级的“北药开发总公司”,下设中药研究院、中药生产开发公司、中药经营公司3个处级单位。把卫生、医药、大专院校从事中药科研的人员集中到中药研究院,从而使中药研究、野生药源保护、生产、经营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结合中药开发利用情况,切实搞好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的研究。同时,建议省政府适当增加中药科研经费,改善研究条件,使北药开发工作得到科学技术方面的保证。
  五、建议省政府批准利用省中医研究院进修教育基地的条件,1987年招收20名与北药开发学科有关的研究生,为北药开发培养人才。毕业后输送到北药科研单位和管理部门去工作。同时,希望省中医学院要办好中药系,其中包括中药栽培、鉴定、制剂等专业。省药材公司要办好职工中专学校,以及举办一些不定期学习班、轮训班、函授班,以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迅速改变职工文化技术结构,适应北药开发的需要。
  7月18日,为了充分调动离退休老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其余热,教育组在省政协会议室召开了“离退休老教师继续发挥作用”座谈会。教育组副组长宋杰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大专院校和部分中、小学离退休和即将离退休的领导、教授、特级教师等。省政协副主席杨子荣参加了会议并讲话。会议围绕如何发挥离退休老教师作用问题,进行了充分地座谈讨论。讨论的主要问题和意见如下:
  一、要求有关部门,必须把发挥离退休老教师的作用纳入日程。会议认为,离退休老教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充分发挥其余热,是建立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的需要,是四化建设的需要。解决不好,既涉及知识分子政策问题,也影响在职教师的情绪。因此,有关部门必须把这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已经离退休和即将离退休的老教师,他们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其次,大多数老教师离退休后身体尚好,精力也充沛,有继续工作的要求。虽然他们物质生活有保障,家庭也和睦幸福,但他们大多数不满足过丰衣足食、儿孙绕膝的生活,而在精神上都有很高的追求,希望继续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第三,黑龙江省师资力量不足,质量不高。省教育厅原厅长梁志超说:“我省每年初、高中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不能继续升学,仅哈市初中生每年就有四五万人。这部分人长期待业,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但是,当前师资极为缺乏,很需要一些学有专长的离退休老教师任课,为职业教育继续发挥作用。第四,离退休老教师大多数经验丰富,阅历广泛,组织他们编写一些教育史料,对保证历史的真实性和教育后人都十分重要。
  二、发挥离退休老教师作用必须解决的问题。会议认为,要使离退休老教师充分发挥余热,必须认真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离退休的各项政策,在老教师离退休前,要认真做好思想工作。不能简单了事,防止给老教师造成驱老的感觉。特别对学术上有贡献的老知识分子,更要做好思想工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要解决好离退休老教师的职称晋升问题。在老教师离退休前,要根据政策规定,结合本人实际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搞好职称评定。不应用比例卡或因退休而不予晋升。
  (三)要支持离退休老教师著书立说,协助搞好出版工作。很多离退休老教师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他们的作品,是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对某些行业极有教益。如原商学院教授高桂林翻译的“饭店经营管理学”,就是指导饭店加强经营管理的很好教材,但由于出版社提出自销一万册的条件,致使此书至今未出版。
  (四)要解决好离退休老教师的医疗保健问题。要定期组织身体检查,在离退休老教师患病时,要在用车上提供方便。
  三、发挥离退休老教师作用的两点意见。为了更好地发挥离退休老教师的作用,会议认为,当前必须抓好两项工作:
  (一)搞好调查研究,建议省政协教育组与省教育委员会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现有的离退休老教师和即将离退休的老教师进行调查摸底,提出如何继续发挥离退休老教师作用的具体意见。
  (二)成立“黑龙江省离退休老教师协会”。建议由省教育委员会牵头,吸收部分省政协教育组成员参加,组成筹备小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协会的具体方案,上报省政府批准。
  7月16~30日,全国政协民族、法制调查组一行8人,由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民族组组长马信和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法制组副组长王悦尘带队,在省政协常委宋善玉和省民委副主任李祯镐陪同下,到同江、抚远、饶河、密山4个县,重点就赫哲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边境地区经济建设情况进行考察。
  调查组到同江县的八岔、街津口和饶河县的四排等3个赫哲族聚集的民族乡,就赫哲族地区文化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对抚远、饶河等边境县的经济建设进行了考察了解。听取了省民委关于民族工作情况、省教委关于民族教育情况、省公安厅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情况介绍。就调查中所涉及的少数民族教育和边境县经济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同省委、省人大、省政协有关领导交换了意见。
  7月26~31日,省政协体育组受全国政协体育组委托,邀请十省、市、自治区政协体育组的负责人和工作组办公室的负责同志,在哈尔滨召开了体育组工作座谈会。
  这次会议是全国政协第一次召开专门研究体育组工作的座谈会。会议是在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宋德敏、体育组组长钟师统、副组长陈先和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杨子荣、体育组组长陈法平参加的5人小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出席会议的有全国政协、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内蒙古、山东、江苏和哈尔滨等省、市、自治区政协体育组的负责人和工作组办公室的负责人共31人。会议期间,省长侯捷到会看望了与会人员。十省市政协体育组汇报了1982年组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经验和问题。根据政协章程,集中讨论了政协体育组的性质、任务和工作方法等。会议期间,除各省、市、自治区体育组的负责人分别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外,各地工作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从如何做好工作的角度,单独进行了座谈讨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宋德敏工作人员就政协体育组的性质、任务、活动内容和方法等作了系统发言。
  会议经过反复座谈讨论,统一了思想认识,重点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了政协体育组的性质。大家认为,政协体育组同政协其他工作组一样,是人民政协开展经常活动的工作机构,是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这是政协体育组的根本属性,是研究政协体育组问题和开展政协体育组活动的出发点。这是因为,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体育组作为人民政协的工作机构之一,理所当然地具有统一战线的性质。因此,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是政协体育组的根本职责。
  二、明确了体育组的任务。根据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政协体育组的实践经验,大家认为,政协体育组的主要任务是:
  (一)广泛联系体育界人士,经常反映他们的意见、要求和工作中的困难,做好团结工作;
  (二)宣传党和国家发展体育运动的方针、政策和战略规划,介绍我国体育战线的成就以及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和信息;
  (三)紧密结合关系到人民利益的全国和地方发展体育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提出积极的批评和建议;
  (四)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中体育界人士的工作,增进了解,广交朋友。介绍祖国大陆四化建设的成就和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促进祖国统一;
  (五)要面向全体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各界人士进行工作,组织中老年保健讲座和适合中老年特点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城市“菜篮子”是人人关心、反应敏感的社会问题。农业组针对哈尔滨市1985年菜少价高和1986年产大于销、供过于求的两种不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985年,省政协农业组组成了专题调查组,由省政协副主席杨子荣带队,组织专家们到现场调查,直接向生产单位提出了充分利用现有冷库适当添置必要的设备,扩大速冻保鲜贮存能力,扶持发展育苗专业户等具体建议。这种调查与咨询服务相结合的做法,深受基层单位的欢迎。委员们经过多次座谈讨论,充分发表意见,献计献策,最后,形成了一个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具体建议的调查报告。10月,全省十城市蔬菜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省政协副主席杨子荣代表省政协调查组参加会议,介绍了调查情况,提交了调查报告。与会人员反映,这个调查内容全面,搞得很细,有说服力,政协为人民办了一件好事。副省长何首伦在讲话中,对省政协的调查给予很高评价,认为抓住了重要问题,怎么解决的意见也很好。会议的纪要吸收了调查报告中的意见。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编印的《经济参考》转发了这份调查报告,蔬菜部门对报告中所提出的建议予以采纳。
  1986年,农业组在1985年蔬菜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产大于销、供过于求”的新情况又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10月,调查组先后听取了哈市农牧渔业局、哈市蔬菜产销办及蔬菜公司关于当年蔬菜产、销情况的介绍和南岗区商业公司、教化菜市场关于蔬菜批发、零售情况介绍。调查组还深入道里区新发乡、香坊区向阳乡蔬菜产地进行调查。同菜农进行了座谈,并走访了利群菜库。农业组组长包文忠、顾问刘祖裕、省政协常委洪伯铿参加了调查。调查期间,省政协副主席王维之听取了蔬菜产销情况汇报。调查组一方面了解1985年调查所提建议被采纳的落实情况;另一方面重点调查研究了两年间蔬菜产量、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确定种植面积,稳定优惠政策,坚持合同签订到户,进一步扩大保鲜贮存能力,搞好科技服务,建立稳产、高产的蔬菜生产基地等建议,受到蔬菜产销部门的重视。哈尔滨市政府在为1987年蔬菜生产“定盘子”时,考虑了省政协调查组的意见。省市蔬菜产销主管部门的领导说:省政协连续两年组织委员、专家搞蔬菜调查,是抓了大事,帮了我们的大忙。两次参加蔬菜问题调查的委员说:看到我们调查的意见被政府部门采纳,蔬菜产销形势大有好转,我们也尽到了责任,心里感到踏实多了。
  11月中旬,为了掌握离退休老教师基本情况,进一步提出继续发挥部分老教师作用的具体意见,省政协教育组与省教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林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学院等8所大专院校离退休教师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在调查中先后同71名离退休或即将离退休的教师、干部,就如何继续发挥作用问题进行了座谈,提出了许多非常中肯的意见。联合调查组最后形成了专题报告转有关部门。
  亚麻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全国的重点产区。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提高亚麻经济效益,省政协科技组与省社联、省科协、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联合,邀请了30多位亚麻专家和经济工作者及工业、农业、外贸、乡镇企业等部门领导,先后举行了6次200多人参加的论证会。专家们用明确的论点,充分的论据,透彻的分析指出全省发展亚麻生产的三大优势:一、资源优势。黑龙江省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岸,大部属于中温带,适于亚麻种植和生长。全省总种植面积和原茎产量均占全国的95%以上,居世界第三位。二、生产加工优势。全省亚麻原料加工工业已有近50年历史,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完整的加工工业体系。现有13个国营亚麻原料厂和140个乡镇办的原料厂,有纱锭36000枚。三、产品出口优势。全省近几年年出口亚麻纤维两万吨左右,占世界出口总量的90%,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居世界第4位,是全国换汇率较高的拳头商品之一。但是,黑龙江省亚麻生产与世界同行业相比,从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上还有差距。存在单产不高、总产不稳、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技术薄弱、条块分割、多头领导、管理混乱的问题。对此,专家们从经济体制改革、技术改造、资源开发、培养人才等方面充分发表了意见,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2OOO年黑龙江省亚麻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规划》。《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以1980年为基数,到2000年亚麻工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9.4亿元,增长4.7倍;全行业税利积累达到1.5亿元,增长7.6倍;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8000元,增长3.6倍。出口外汇总值以1981年为基数到2000年,预计达到1.7亿美元,增长6.8倍。这个《规划》受到省政府领导的重视。省长侯捷、副省长王连铮、省政府秘书长张若先等,对《规划》都有批示。指出,这个报告是下了功夫的,提出了一些好的见解和建议,并召开了省长办公会进行讨论。《规划》还在黑龙江省《发展战略研究》第十一期发表。《规划》中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有关部门已逐步落实。
  1986年12月,工作组委员会正式撤销,以后相关工作详见本篇第六、七、八、九章。